名門妾室

62章 以后的安排

“福清叔,那些田地,我們是想拿回來自己種的……”玉棟離開王家村時,就想過了,回家后他要種地養活弟妹。

“拿回來?”金福清想拿回來不容易,可一想,本來他以為那些東西,顏慶洪都不會還,人家還不是拿回來了。

想到玉秀跟顏慶洪的那些話,愣是將顏慶洪給壓住了。

“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古話還是有理啊。

他把其他話噎回去,只拍拍玉棟的肩膀,“好。到時要是有什么事,我能幫得上的,就來找我。”

“恩,好的,謝謝福清叔。回頭我們商量好了,再來找您拿個主意。”玉棟想著當初聽爹跟人的客套話,嚴肅地頭了一句。

送走金福清后,玉棟將金福清臨走那話了,“秀秀,要不,我們再去跟叔父,那些田地我們自己要種?”

玉秀想了想,田地上種著莊稼,只怕顏慶洪有理由推脫,“哥,那些田地要拿回來,只怕不容易。叔父要是,田里麥子晚稻種上了,他好聲好氣,我們總不能去拔莊稼吧?”

“大姐,他要一直有糧食種著,我們就一直等著?憑什么不能去拔掉?這,沒道理嘛。”玉梁有不服氣。

“他要是覺得我們年紀,種不了,不如租給他種,他多給租子,那我們怎么?”

“我們不租還不行?”

“行。不租就得等他把莊稼收了,可莊稼一茬茬接著種,就被賴上了。”

玉梁沒想過還能這么不要臉,張了張嘴,不知該什么。

“四,你記著,笑里藏刀的人最可怕,慢刀子割肉最難受。他不還,別人他沒道理。可我們要是去拔莊稼,別人就會我們霸道。”

有時候,世人的判斷,就是這么矛盾。

玉秀想著人心險惡,又道,“以后,遇事得多留個心眼,多想想為什么。”

“那……那我們怎么辦?”玉梁被玉秀這話,繞得有糊涂,急得想哭。

今天順利搬回東西,玉棟幾個以為拿回田地,也就是幾句話的事。現在,被玉秀這么一,不由都苦了臉。

田地的事,玉秀也一直在想。

鄉村里種地,也是不容易的。就拿田來,江南種水稻,為了讓水稻長勢好,水田里就得多蓄水。可種水稻時,往往是缺水的時候。除了靠近河邊的田,其他的水田都會缺水。

自己家里的水田地勢高有水的,會把水堵上。而地勢低的人家,會要求上邊的人家開堤放水。

每年,多少人為了爭田水吵架甚至打架的?

他們家這兩畝良田,就在顏慶洪家的上邊,就算拿回來,到后面,還是有麻煩。

她得想個一勞永逸的好法子才行。

玉棟默了半晌,抬頭,“沒事,就算拿不回田地,還有山呢。我可以跟爹一樣,進山打獵去。”

顏慶江一聽打獵,抬起頭,連連頭贊成。

“哥,你去學武。還有四,去學堂去。顏楠現在就在私塾里學呢,四也得去學堂讀書去。”

玉棟明顯想要學武,周明和洛安又都他是學武的好苗子,又有武大勇這個門路,玉秀一心要成全他。

可四還,以前爹在時總摸著玉梁的頭他聰明,玉秀想要玉梁去讀書進學。

玉梁聽到讀書,眼睛亮了一下,可很快就搖著頭,“大姐,我不要學,我……我不喜歡讀書。”

“瞎。大姐買的書,你經常去摸。”玉淑一下戳穿他了,“四,你去讀書,以后也考個秀才回來。”

“家里的錢沒多少,我就算了,讓四好好讀書去,我在家種地,糧食還能賣錢。”玉棟也看到過,玉梁不止一次地摸著那些書本。

“哥,你學武也是好事。你學武,四讀書,恩,你們都得是文武全才才行。你們放心,家里有我呢。”

“就是就是,我會幫姐的。哥,你要是學得跟周世子一樣厲害,誰也不敢欺負我們了。”玉淑也。

“就是就是,哥,我也能幫大姐二姐。你學好武功,回來教我,我以后也要保護你們。要這么厲害的,嘿哈……”玉梁聽到學武,高興地跳起來,比劃了幾個姿勢。

玉秀看玉梁那樣子,撲哧一笑,“那是街頭耍猴戲的,你還學。”

“嘿嘿,我就是比方嘛。”玉梁被笑得不好意思了。

顏慶江噌一下站起來,重重頭,“學武,棟兒,學武。”他著,居然就大步往院外走去。

玉棟四個一愣,看他走出院門,玉秀急了,連忙叫道,“叔,你去哪兒?馬上要吃飯了。”

“東西,拿東西,回來。”顏慶江回頭了一句,轉身又大步走了。

幾個人不知道他要拿什么東西,等到吃了晚飯,玉梁和玉棟去河邊洗澡,順路拐到村廟去看,也沒見顏慶江在村廟。

東屏村的村廟就在村頭正對著石橋頭,前后兩進,前殿供著神像,后面一進是給看廟人住的屋子,也有爐灶。

因為廟只有村里人燒香,香火不旺,雇不起看廟的。顏慶江住進去后,村里人覺得多了個看廟的也不錯。

“叔真是,去哪兒也不跟我們一聲。”玉梁看天色有黑了,村廟這邊黑乎乎的,有擔心。

“可能叔東西找好了,忘了跟我們了。”玉棟知道顏慶江的記性不是很好。

起來顏慶江長得和顏慶山和顏慶洪一樣,也是眉目清朗的。要是梳洗打扮了,肯定好看。只是,聽叔婆生他時難產,頭壓到了,所以腦子就有不大好。

他們時候,沒少聽到村里的大娘們惋惜:好好的一個伙子,長得也俊,可惜是個傻子。

其實,顏慶江并不傻,他只是腦子不太活絡而已。

玉棟看顏慶江這里,一菜都沒有,角落堆著的棉絮,還是前年他娘在時給送過來的,天熱了,叔沒替換的被單,還蓋著棉絮。

“我們先回家去,回頭給叔送飯菜過來,再送床床單來。”

玉棟著,拉了玉梁先回家去,走出村廟,遠遠的,看到一輛馬車,駛過村口的石橋,沿著河堤路往村里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