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新開的小茶館

第一百二十章 學習泡茶

聽到奈奈的想法,冉姝說道:“對呀,確實是,既然沒有規定,那就不用特別趕時間去泡茶了,這樣也好。”

“沒想到奈奈也很聰明嘛!”聞人黎夸贊道。

羅淵見這孩子又開始局促不安,慢慢說道:“奈奈,別緊張,還有沒有說的?”

“我,我說完了,沒,沒了。”奈奈結結巴巴的回道,那手還是交握著的。

平時奈奈說話倒不會這般緊張,可當周圍都是聽者的時候,奈奈就會緊張不已。

灼約見到了,便將這些記在心里。

這時,已經看了一會兒的杜小八開了口。

“哎,你們看這里,還有這里,即使都是綠茶,這泡茶的步驟和器具也不盡相同,這樣看來這茶真是難泡啊!還不如煮上一大鍋茶湯來得輕巧。”

“呵呵,你就是想偷懶吧!三句不離不想泡茶,我看你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對,她就是懶得!”

“不用廢話,要是她再多說幾句不想干的話就罰她將我們一天的茶全部泡了,記得,不是煮,是泡哦!”

“哈哈!這個主意好!妙,簡直是妙極了!”

“喂,你們怎么老是合起伙來欺負我,我不會泡茶好嗎?”杜小八悲傷的說道,想要擠出幾滴眼淚,只可惜她的眼睛不給力,一滴眼淚都沒能流出。

“得了吧,別再裝了,有你花時間逃避,還不如學習怎么泡,說不定等到你泡茶的時候還能幫上許多,不至于手忙腳亂的。”羅淵說道,然后將偷偷溜走幾步的杜小八再抓回來。

“對對,快點學習為上!”

聞人黎也有興致,打開一罐茶,說道:“來來來,還等什么?我們一起看看這種茶是怎么泡的!”:

然后,“……”

“你不是說看怎么泡的,怎么就沒聲了呢?”離落問道。

聞人黎尷尬的回道:“咳,我剛剛想起我們還不知道這種茶是什么茶呢!”

“問灼約不久行了,她記性那樣好,肯定還記得這種茶是什么茶!”陸與非說道,畢竟她可是見識過灼約的好記性的,對于這點,陸與非真的是非常崇拜。

“灼約,這是什么茶葉?”聞人黎也不尷尬了,直接抱著茶罐走過去,然后將茶罐放在灼約的面前,問道:“灼約,你還記得這是什么茶葉嗎?”

灼約低頭看向聞人黎手里打開蓋子的茶罐,只見里面的茶葉很眼熟。

那茶葉是一茶一葉,肥綠潤多毫,條索緊湊秀麗,聞其味道似蘭花的幽香,很像她和任十七去陽世尋找的第一種茶葉,因為當時她翻開那本書的時候,書上有明確的介紹,還配有詳細的插圖。而后來他們卻那家茶莊的時候,她也認真的將掌柜拿來的那種茶葉的樣子記下了,所以這種茶便是那廬山云霧茶。

“這好像叫廬山云霧茶。”灼約回道。

“喔,沒想到這種茶的名字還挺美的!”杜小八發出驚訝的聲音,想要往灼約身邊湊,過程中還擠到好幾位。

“你就一邊呆著去,別在這兒搗亂,沒看見我們在艱難的學怎么泡茶嗎?”

“哦,好。”杜小八表面上一副被遺棄的模樣,可心里卻樂開了花,“嘿嘿,這樣我就可以不用學了!哈哈,我真是聰明啊!嚯嚯!”

但杜小八還沒暗自開心多久,甚至還沒邁出一步,就別羅淵發現,然后制止她離開,甚至還捏住她那可愛的耳朵,將她弄進最里面,然后逼著她照著上面的講解學習!

“啊!我真是太可憐了!”杜小八在心里一邊想著,一邊哀嚎,其實還不是她自己懶,而且她的記性好像也不太好使啊!

既然知道這茶的名字,那下一步便是這種茶的沖泡方法。

像是察覺到看者要查找,那本書竟然自己翻動起來,然后穩穩地停在那篇寫著廬山云霧茶如何沖泡的那一頁。

書上寫著:

廬山云霧茶以六絕著稱,即“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

泡茶的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茶一,水五十,用少許的干茶。

不能使用剛燒沸的熱水去泡,一般以水燒開略為冷卻為宜,用此法泡出的茶湯,能湯色明亮,醇厚味甘。

茶葉適量的情況下,沖泡的次數不宜超過三次,一次可溶物質浸出一半左右;二次則淡上許多,三次則無味。

因廬山云霧茶外形“條索精壯”,沖泡時采用“上投法”較佳。即先將適宜溫度的水沖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將水注入茶壺,若觀其形態便可見茶葉直線下沉,有的茶葉徘徊緩下,有的其葉上下沉浮,舒展游動,不久,干茶吸足水分,逐漸民開葉片,現出一芽一葉,而湯面水氣夾著茶香縷縷上升,這時你趁熱嗅覺聞茶湯香氣,必然將心曠神怡。

廬山云霧茶的濃度高,選用腹大的壺沖泡,可避免茶湯過濃。尤以陶壺、紫砂壺為宜,切記最好不要在泡茶時將蓋子蓋死,可能將茶悶壞,否則口感與香氣上有偏差。

諸如此類種種還有許多,而那原本就耐不住性子的杜小八就不干了。

“沒想到就這一種茶就有怎么多的講究,哎這一看就不適合我來做,申屠姚肯定做得來,羅淵,你就別只盯著我看了,我一看就是那種學不來的那一類。”杜小八扭動自己的身體,想要擺脫羅淵的魔掌。

只可惜她還是沒有能力辦到。

羅淵就像逗小貓般,看杜小八在她的手心里掙扎不出來,輕笑一聲說道:“就算你學不來也要一起,大不了你去煮茶,反正再難喝也不會比你以前煮的差到哪里去,最多倒霉的就是那些喝你煮的茶的魂魄了,反正又不是我去喝。”

“啊……”杜小八只能悲切的哀嚎一聲,那哀嚎聲真可謂綿長,可就算是再持久的哀嚎也在羅淵耐心的等待下停住。

而一邊站著的羅淵則再一次饒有興致的欣賞這幅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