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新開的小茶館

第五百七十五章 三月飛花(三)

湯六回道:“嗯,我到了就給家寄信。”“那就好,那就好……”

于是,湯六便帶著家人的祈愿,和一腔熱情,又踏上了前往東邊學習廚藝的道路。

湯六按照熟人給的指示,一路往東走,走到了一處水網交織的富饒土地。

此處富饒,和他之前待的城鎮不同,這里有眾多的亭臺樓閣,生意也很興旺,而這處多是一些大型的酒樓,小的食肆也比他那里來的精致。

不過,幸運的是,這次,湯六很快就碰到了一家大型的酒樓招學徒。

這一次,這家酒樓一共招了六名學徒,后來,湯六才得知,這家酒樓還有許多來了一兩年的學徒,加起來也二三十名學徒。

來的第一天,便是酒樓的副廚來見他們。

副廚沒有多說話,直接就讓他們提刀去切菜,讓他們練習基礎功,刀工。

便是這單一的刀工,湯六又學了三五年。

想當初,湯六將自己的實力展現給酒樓大廚后,那大廚連連搖頭,說他的刀工根本就不行,這著實讓湯六吃驚,畢竟他也當了三四年的學徒,卻還是被說不行。

隨后,湯六和一眾人觀看了大廚切豆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確實刀工不行。

五年后,湯六終于將心心念念的豆腐切到可以穿過繡花針的粗細,刀工也入了門。

冥界,小茶館。

“等等!”陸與非突然制止道。

對面的魂魄被她打斷,便停下來。

“怎么了?”它問道。

“也沒什么,我就是好奇,你一直說你練刀工的事情,那怎么就不講講這道菜是怎么做的,還有,嗯,味道如何?”陸與非聲音漸漸放低。

“你是說這個啊,哦,沒問題,那我就給你講講。”對面的魂魄回答道。

陸與非欣喜,就等著對面的魂魄講下去。

“首先要準備幾種食材,有嫩豆腐、熟筍、水發冬菇、番茄、綠葉菜,然后將它們清洗干凈,接著……”

隨著對面魂魄的講述,畫面上也呈現出湯六制作這道名叫文絲豆腐的全過程。

畫面上的魂魄將這些食材小心的清洗干凈,然后端著食材去了案臺。

案臺上有一把寬身鐵刀,直挺挺的立在砧板上。

湯六將東西放好,又去取來干粉絲,將其用沸水浸發。

之后,等干粉絲泡發好,他便提起菜刀,開始展現他苦練的刀工。

將這些食材一一切成均勻的細絲,且長短均為大拇指長度。

其中,最難的恐怕要數切豆腐絲。

因為豆腐是極其軟嫩的食材,很難把握其走勢,但湯六眼到手到心到,便是幾息的時間就將豆腐切成薄片,再將薄片聚攏,繼續切成細絲,之后又將一把細絲放進水里,用手指輕晃幾下,如發的豆腐絲便在水中散開。

便是這一步,就讓陸與非看得如癡如醉,而旁邊的灼約也忍不住咋舌。

“還真像頭發絲啊!”

接著,畫面上的湯六起火,將油加入炒鍋,將油燒熱,接著又端來一碗鮮湯,倒入其中,然后加入切好的熟筍、冬菇、番茄、粉絲、綠葉菜,之后是一些調味料。

等到燒至湯汁起沸,再放入豆腐絲,略滾,用濕淀粉勾薄芡,淋上麻油,即可盛入大湯碗。

如此,一碗顏色豐富,色澤水亮的文絲豆腐便新鮮出鍋了!

“哇哦,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哎!”陸與非看著畫面上讓人垂涎欲滴的,還冒著熱氣的菜品,都想吃吃看了,只可惜,這菜只能看,吃不到。

雖然不是她最鐘愛的點心一類的,可美食她陸與非也喜歡啊,只是。

“唉,可惜吃不到呢!”杜小八的聲音從背后傳來。

陸與非看向身后,果然見杜小八貪婪的盯著畫面上的湯菜,就差流口水了。

不過來的不只是她。

“你怎么也來了?”陸與非看向旁邊的申屠姚,杜小八來她能理解,申屠姚來嘛,暫時不知。

申屠姚輕輕動著腦袋,示意是杜小八,然后解釋道:“我聽見隔壁的動靜,就出來看看,就見這家伙扒在門外,就跟著過來了。”

對面的魂魄看著這多出來的兩位,但沒開口。

陸與非很快就默認了她們倆的到來,繼續催促對面的魂魄講下去。

湯六在這家酒樓里又學了五六年的廚藝,等到他將酒樓里的招牌菜都能做得有模有樣后,他又決定,去往其他地方。

原因無他,還是因為那些他見識到就要下定決心去學的廚藝。

起因是一家新開張的酒樓。

這家酒樓和周邊其他的酒樓不同的是,這家酒樓是外來人所經營的,而樓里的菜品也和當地的菜品不同,不但推出了各種名貴的食材制作的菜肴,還推出了各種本地人沒見識過的五花八門的菜肴,并且擺盤也獨樹一幟,裝飾美艷。

抱著好奇的態度,湯六也和同伴去試試水,結果就被這家酒樓海量的菜品折服。

便是他們五六個人點一道菜,這些菜品看上去烹飪的方法都不盡相同,還有每道菜繁復多樣的配菜,正是目前湯六欠缺,甚至是向往的。

所以,在去了幾次這家酒樓,花費了湯六許多的錢財,湯六便協定決心,要去學習。

只可惜,聽聞這家酒樓根據本地的吃食有所改良,并不是原有的模樣,于是,經過一番詢問,湯六得知,要想學習這些菜肴的烹飪,就要坐船,沿著海岸線往南,一直到一處沒有冬天,只有炎熱天氣的地方。

湯六告別了這處他待了八九年的酒樓,帶著自己的行囊,輾轉多時,才抵達了南方的一座城鎮。

下了船,進入了城鎮,湯六就被街上各種香味吸引,看了又看。

和之前的那處相比,這里街上的氛圍很濃,便是街邊的小吃都能占據半條街,而不是之前那種多是酒樓的情境。

在這里,湯六幾乎是每走十步都能看到一處賣吃食的小攤,雖然規模不大,但買賣的人都挺多,氣氛活躍,也將湯六這個外鄉人吸引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