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遲慕

第一百四十一章 勸慰

搜小說

宣傳、收藏、推薦《美人遲慕》

草木蔥←→

謝氏當晚進梨清苑,就把倪氏對她說的那番話,轉告了鐘澄。

他好似并不感到意外,聽完后沉默良久,最終只說了一句“知道了”,就沒了下文。

誰知次日上午,謝府的尚書夫人程氏,派管事遞來帖子,說是她婆婆謝太夫人聽聞本家侄女來京了,想邀鐘謝氏去府上一聚。

謝氏在尚書府還沒回來,鐘府下人中卻傳開一個說法。

說是往年程太傅跟鐘老太爺有舊,加上大姑娘進京時,救過謝家公子。上次謝尚書托人向鐘府提親,想求娶大姑娘,太太卻存心攪黃了。還說,淮安祖宅的二奶奶只所以會到京里,就是為這門親事而來的。

昨日謝家媒人莊太太來訪,言語間透露,那邊老夫人還是挺喜歡大姑娘的,只是不愿跟逆臣之女做親家。這回怕是徹底沒戲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

之前大家都見證過,為了跟謝家的親事,老爺跟太太爭吵過不只一次。今天謝家又把二奶奶請去做客,謝家想跟老爺當親家這事,十有是真的。

一時間,有替妙如惋惜的,有暗地里感嘆繼母不賢的。

當然華雍堂那邊的下人,皆曰謝家本來就沒什么誠意,都是做戲給人看的。程謝兩家跟力旋胡同那邊的楊老太爺是政敵,這在京城,都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掌燈的時候,謝氏終于回來了。

她并沒有直接回客院,而是進了梨清苑,讓人請來鐘澄。

“九叔,今日嫂子去謝家,不僅見著了謝老夫人,還會到了程太夫人。莊太太昨日那話。恐怕是真的。程老爺子的初衷,是念著當年與五堂叔的舊情,怕九叔你,跟楊家牽扯太深。毀了五堂叔的清名,才想著借這事拉九叔你一把。”謝氏慢吞吞地倒出原委。

“來不及了!如今跟她都有了兩孩子了。楊家已然垮臺,若是休離,讓她怎么生存下去?再說,當年她父親,確實救過母親和妙兒在先……若真棄了她,我鐘澄才真成了見利忘義。薄情寡恩之徒……”鐘澄悻悻地回道。

“可妙兒她的親事……”

鐘澄眸光一暗,低頭不語。

浮閑居的內室里,妙如比著剛描下來的花樣子,拿了繡花繃子一針一線地繡著。

丫鬟蓮蕊則立在案桌旁邊,拿著姑娘用過廢棄的紙張,一筆一劃小心地描摹著字帖。

“姑娘,您看!奴婢這回有進步了吧?!”她把剛寫完的字,拿給小主子看。

“嗯,是不錯!最后一‘捺’,收筆時應再果斷些!多寫幾遍就好了。”妙如指著某個字。點撥道。

“奴婢這就再去練練。”蓮蕊收回紙箋,猛一回頭,看見門口躡手躡腳走過來的人影,“煙羅姐姐,怎么進門你都沒聲音的?”

那丫鬟滿臉通紅,扭捏道:“奴婢看姑娘正在用功,怕打擾了她!”

妙如抬頭望了她一眼,直覺感到她今日有些怪異。吩咐道:“蓮蕊,到客院去看看二伯母回來沒有,把桌上那疊稿紙送給她。”說著,她指了指書柜上一撂卷冊。

蓮蕊放下筆墨,把硯臺紙筆都收拾整齊了,才拿起東西。朝姑娘施了一禮,告辭出了門。

“說吧!有什么事?”深深望了煙羅一眼,妙如低下頭去,繼續做著她的針線活。

“這事之前奴婢告訴過您,就是那個謝家提親的事……府里的下人,都在議論呢!說謝家那邊……不愿跟逆臣之女做親家。”煙羅湊近她的耳邊,小聲稟報著。

妙如的手一抖,針尖刺上了她的大拇指。

“哧……”她抬起頭。找了塊帕子按住受傷的地方,望著煙羅,“都議論些什么?”

煙羅跳了起來,握著她受傷的手,著急道:“奴婢該死。讓姑娘受傷了……”

妙如推說不要緊,催她快說后面的。

煙羅就把府里的傳聞,還有府外的流言,都說了出來。到最后,妙如的眉頭,不知不覺擰了起來。

“秦媽媽在哪里?你快把她叫過來,就說我有急事找她。”收起繡花繃子,她吩咐道。

秦媽媽匆匆趕來,看到妙如一臉凝重地坐在那里,不知如何開口。

煙羅搬來杌子,又請她坐下,妙如開口道:“媽媽,最近您聽到家中的傳言沒?”

“老奴聽說了,想來是真的!以前聽老太太生前偶爾提起過,說是老太爺在京城為官時,跟一位姓程的大人走得近……離京時,只有那位大人帶著兒子前來送行……”秦媽媽臉色也不大好,想是受了傳聞的影響。

“不是說程謝家的事,媽媽不覺得,這流言傳得有些蹊蹺嗎?哪有守規矩的人家,將自家小姐沒落實的親事,被她們滿府隨意散布的?把妙兒當什么了?”妙如黑著臉,道出心中不快。

“姑娘是說……有人故意的?肯定是宋姨娘……為了自個兒上位,不惜毀姑娘的閨譽……老奴這就跟老爺說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秦媽媽轉身就要出門。

“不忙,咱們沒證據。”妙如拉住她。

“不是她還有誰?這些消息只有梨清苑能傳出來。二奶奶是個真心疼愛姑娘的,決計不會讓人亂嚼舌根。宋姨娘在管家,姜嬤嬤也是宮中出來的老人。這是守了禮儀?還是合了規矩?”秦媽媽臉上的憤然之色,讓人以為她要找人去打架。

“媽媽,您先上門跟姜嬤嬤念叨念叨,她們應該知道收斂的!”她勸道。

秦媽媽離開后,妙如頹然地坐在軟榻上,揉著額角。

大姑娘院里的管事媽媽上門說了那番話后,姜嬤嬤隨即就轉述給了宋氏,后者的臉皮漲成了茄色。

宋氏原打算,將楊氏破壞提親之事,還有尚書府如今嫌棄楊家背景的情況,傳得府里人盡皆知。

一來是打壓楊氏的威望;二來明日自己再出來。懲戒幾個下人立立威;三來為老爺早下休妻的決心,推波助瀾一番。

沒料到,首先有異議的,竟是浮閑居的老媽媽。不知這是她自己的護主之心,還是大小姐的主意。

在姜嬤嬤面前,宋氏尤其覺得抬不起頭來。當初請她去教禮儀規矩,為的是討好大姑娘。還是自己派去的,卻讓姜嬤嬤也跟著沒了臉。

可是,此次不加把柴把楊氏拱下正室位置,以后再難尋到這種機會了。若說能讓老爺掛在心上的。恐怕只有大小姐了。涉及到妙姐兒的親事,她就不信對方能不起休妻的心思。

明偲若是有正當的名份,將來也能說一房體面的媳婦。自己若是當了正室,父母兄弟在老家也會有體面。

府中的流言,果然讓宋氏如了意,傳遍了全府,也傳到了華雍堂。楊氏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她叫來崔媽媽:“快,快!到掇芳園給姐姐送信,把妤兒順道接回來……”

汪夫人帶著妤如趕來后,聽了妹妹一番哭訴。才知道謝家提親的事兒。

心有戚戚焉,不禁把父親楊景基也給埋怨上了。

她的旭兒說親的時候,何嘗不是被爹爹耽誤的?

當初梅家小姐雖然是婆婆相中的,卻也是個溫婉嫻淑的大家閨秀。爹爹只想著在吏部找個盟友,把旭兒的親事也給惦記上了。到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終落得個兩頭失的結局。

害得旭兒的親事,至今仍無著落。

“你也不用太多心。妹婿不是這種人。當初他跟爹爹差不多都決裂了,還不照樣關心旭兒。”汪夫人安慰道,停了半晌,又嗔怪起妹妹,“不過,你那事做得的確不地道。當人母親的。不說為妙兒的親事操心,幫忙去說和。反倒去破壞。這事拿到哪里,都說不過去!俗話說的好,寧折十座廟,不毀一樁親。”

用手帕捏了捏鼻子,楊氏啞著嗓子道:“爹爹說,程太傅并不是真心的,是為了打擊他那派的士氣。而且那謝老夫人名門望族出身。哪會瞧得上她,既沒嫁妝,又沒娘家勢力的。”

聽聞此言,汪夫人更是無語。

妹妹瞧不上妙兒,婆婆還把她當成寶呢!昨兒個見到妤如。還念叨起妙兒來。

她這妹子是在發酸吧?!

坐在回掇芳園的馬車上,汪夫人心緒如海潮般澎湃。

妹妹的求助,在她的意料之中。

這幾天外面的風聲,她也略有耳聞。若是爹爹定罪了,妹妹就是她娘家唯一的親人了。

如果她被休了,姐弟三人的婚姻,去了兩樁。若楊家出了棄婦,自己在汪家的地位,將會更加尷尬。若將來旭兒娶進的是位名門媳婦,她這婆婆該如何當?

有什么辦法,既能勸服妹婿莫要休妻,又能平息鐘澄的怒氣呢?

剛回春曦堂,長公主身邊的何嬤嬤,就把汪夫人請了過去。

“聽說你剛從鐘府回來,你妹妹如何了?”長公主關切地問道。

“她身子好了些,勞您記掛!只是擔心父母在獄里受苦,又找不到門路去探監,有些憂心過度。”汪夫人斂眉垂首回道。

“為人子女能有這份孝心,其情可憫。過兩天的宮宴上,老身去太后那邊,看能不能為楊家求個恩典,讓你們姐妹倆,給父母兄弟捎點厚衣厚被的。”

謝過婆母,汪夫人又跟她說了一會兒閑話,就回房了。

萬禧堂里,長公主并未歇下,叫來送妤如回府的婆子,打聽起鐘家的事來。

“哦?!尚書府嫌棄楊家?鐘探花是什么意思?”聽了婆子的報料,長公主眼中一閃,眸子登時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