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遲慕

第一百一十五章 線索

»»»第一百一十五章線索

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鼠標右鍵快速閱讀功能

美人遲慕第一百一十五章線索

美人遲慕

本章節

六月十三,是康慈太后娘娘六十三歲的壽誕。

可在這一個月之前,太后娘娘就躺在病榻上了。太醫院的眾位御醫束手無策。玄德帝感懷太后當年的養育之恩,特意齋戒三日,前往天壇為母后祈福求壽。

帝輦行至正陽門大街井兒胡同附近時,一聲轟響,兩側圍觀的人群中,突然加劇擁擠,幾個來回,沖破守在路邊開道的御林軍人墻。

幾個衣裳襤褸百姓,沖到大道中間跪了下來,手里持著血寫成的狀子,要告御狀。

守在帝輦四周的大內侍衛緊急合攏過來。前面開道的御林軍加派人手,企圖把那幾位拉扯到旁邊。誰知其中一位苦主是有備而來,打著火折子,把自己身上淋了油的衣裳點燃了。

一時間場面失控,周圍的百姓群情激昂,驚動在后面的圣上和諸位皇子、親王和大臣。

大皇子姬翌奉著圣諭,在侍衛副統領谷峰的陪同下,打馬上前來了解情況。

最后那幾位告御狀的百姓,被御林軍帶了下去。

本來眾人皆以為這個小插曲,就此揭過了。誰知皇帝到圜丘壇祭祀時,又出了意外。放供品的案桌突然傾斜,案上的供品散落一地,被隨行的眾臣視為大兇。

返程回到宮內,玄德帝大怒不止,欲向攔御轎那幫人問罪,一旁的程太傅勸阻了他。

“陛下,此事怕是有些蹊蹺。您是為太后娘娘的身體康健,禱告上天。若因此事遷怒于其他人,豈不是要得罪神明?!不如查清他們所告之事,澄清冤情。上蒼有感于我主心誠圣明,必降下福祉,佑得太后娘娘度過此難……”

玄德帝最后被勸服了。責令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聯合會審。務必在下次祭祀的冬至節前,將他們所請案件,查個水落石出。

半個月后,京城城西太仆寺所在的時雍坊一個普通民宅里。

刖公子坐在案前,跟旁邊地位尊崇的翌公子,在小聲議論著。

“公子,我看姓楊的這回,是真的要玩完了!若證實此事,真的跟他牽扯上關系,只要關到大獄里。咱們就有辦法。讓他出不來。到時樹倒猢猻散,咱們一定能策反幾個,揪出他更多罪證來。”刖公子唇邊一抹殘忍的微笑,加上臉上遍布的傷疤,讓他的表情在燭光下,顯得特別猙獰。

“待此事一了,本公子登上儲位那日,你恢復真姓本名吧!看得出,父皇對俞氏一族,內心深藏愧疚。把舅舅韓國公的爵位襲了。再娶個名門淑女為妻,別再過這種刀頭舐血的日子了。早點成親生子,俞氏一族,到時還要你重新振興呢!”旁邊翌公子長嘆一聲,喃喃道,“二十年了……我總算對母妃有所交待了……”

這時,從院子外又進來一少年,被守在門口的侍衛搜查確認后。被放了進來。

他剛從外面進來,一進到屋內,還有些不適應屋內昏暗的光線。只見他瞇起眼縫,確認屋內的兩人都在時,才向他們施了一禮,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又有了新的線索了。承恩侯府兩個月前丟了個小妾。聽內線報告。好像石敬請他的親家姓楊的,幫忙追查。有兄弟收到羽揚衛那邊的線報,他們下了死命令,見到了她格殺勿論。想是知道了石敬不為人知的秘密。”那少年稟報道。

“真的?”刖公子一躍而起,忙追問道,“知道是哪方面的事不?是何時發生的?”

“說是某天石敬喝多了,是由這女子侍候的,醒來后第二日。這名小妾就失蹤了。原以為是他夫人因妒生恨害死了她,他也沒甚在意。后來因他婆娘跟一個得寵的姨娘斗嘴。才牽扯出真相,此人是收拾行李自己離家出走了……”

“子華,何以見得是知道他秘密而走的?下追殺令,說不定是怕戴綠帽子呢?”刖公子一臉的不以為然。

“不可能。這女子本就是娼妓,是被石敬從勾欄里贖身出來從良的,聽說淪落風塵之前,還是個官家千金。”薛斌解釋道,“找上羽揚衛追殺,好像是端午之前的事……”

他的話,讓屋內的其他兩人陷入沉思。

“把石家潛伏的那人,找機會接出來,帶到你家的玉翎山莊去。讓你妹妹把鐘家小姑娘再約出來。等像畫出來了,讓暗部的兄弟們見見,都出去找找。我覺得此事可能不簡單。”翌公子發話了。

薛斌領命而去。

妙如最近比較煩,父母因她的親事又開火了,家中的氛圍開始緊張起來。

自那次提親后,謝家請媒人莊太太遞話過來:說若是鐘探花嫌他兒子無功名在身,不防多考慮一段時日,等兩月后,他兒子的秋闈成績出來了,再作決定不遲。

這番話讓鐘澄感動不已,認為此乃謝家有誠意求娶他女兒的表現。

楊氏死不松口。正妻在堂的前提下,鐘澄又不能真的讓宋氏,來安排女兒訂親過禮的事宜。

夫妻雙方一直是這樣的膠著狀態,直到七月七,白綺要接妙如姐妹三人,到任家中作客,跟她小姑子一起過女兒節。妤如當即表示,她不想去,跟表姐約好到楊府去聚會。

七夕那日大清早,妙如兩姐妹,帶上丫鬟,搭乘馬車,就到了住城北慈隆寺旁邊的任家。

讓打算上門邀請妙如上濕經山,神威將軍府的二姑娘薛菁,撲了一個空兒。

白綺嫁人后,就再也沒到紅廟街的白家鋪子上看顧生意了。她把繡活帶到家里來做,然后送到鋪子上去,幫襯家里的吃穿用度。

任家幾代都是在京中居住的,隔壁街坊鄰居、親朋舊友,聽說他家的新媳婦有一手好繡活,家中原是開繡坊的。紛紛前來找白氏繡些東西。

漸漸地,璇璣繡坊的名聲,倒是先在任家所在的金臺坊給打響了。

甚至有些大戶人家,請白綺上門去教她們家待嫁的閨女。不過任母長年臥病在床,被一心要照顧婆婆的白三娘給婉拒了。在眾人的慫恿下,后來在家里,開了個小型的刺繡學坊,教父母愿意送出來的少女們,做一些針線活。

這樣一來,她倒比先前熬夜做繡活時,輕松了不少。

妙如聽了,艷羨至極。看來自己注定與白家的絕活無緣了,讓她心中飲恨不已。

前年認識的任家小姑娘曄兒,如今也長大了,她跟妙如一般大小。

這兩年在嫂嫂的耐心教導下,任曄也練得一手好繡活。妙如看到的作品,就好像看到是自己繡的一樣。若當時白姑姑留在鐘府任教,自己的繡功,應該也能達到這種水平吧!

三位小姑娘乞巧完畢,妙如跟任曄已成了好朋友。午后,她帶著嬋如,跟新朋友在她閨房中小憩。

睡得迷迷糊糊間,聽到隔壁房有人在說話。

“賢弟不要過于憂心,當初為兄在進考場前,也是這樣患得患失,生怕考砸了,家中再也撐不起為兄重學三年的費用了。特別是春闈前,開頭娘子也沒給個準信兒……我心里更是忐忑不安。多虧了賢弟這個媒人,帶來的好運……”是任姑父在說話。

“那是任兄自己實力所致,真羨慕你……大小登科……還娶上了心儀的姑娘……不知兄弟我有沒有這個運氣……”說話的聲音有些熟悉。

猛的一個激靈,妙如突然意識到,此聲音不是別人的,好像是旭表哥。

自去年汪夫人生病,鐘家母女上掇芳園探視后,差不多一年沒見過他了。后來又有了兩人議親的那檔事兒,更不能見面了。

平日里,汪峭旭上府里請教鐘澄學問,后者總是有意無意把外甥留在外院。如今鐘府不只楊氏一位女眷,汪峭旭也不能像前些年那樣,在內院走動了。

妙如心里暗暗祈禱,任姑父或白姑姑,千萬別向他提起,自己姐妹倆,在任家做客的事來。

可老天爺好像故意和她作對似的,她不愿什么,就來了什么。

白三姑在廚房里忙活了半天,來到小姑子的房里。

看見任曄、妙如和嬋如都睜開了眼睛,靜靜地躺在那兒,她上前打招呼道:“你們都醒了?我做了幾碗涼粉,都出來到堂屋里來喝喝吧!正好你表哥也來了,這下好了,人都到齊了!”

那邊的談話聲,聽到白綺的這些話,陡然止住了。

對方想是也沒料到,鐘家姐妹此時竟在任家做客。

沒辦法,在煙羅的幫助下,妙如理了理妝容,隨著任曄出了她的房間。

鐘家姐妹倆走到旭表哥跟前,朝他施了一禮:“見過表哥!”

汪峭旭眼里含著笑意,朝她們還了禮,問道:“表妹們怎么在任兄家里?”

妙如答道:“今日是咱們女孩子乞巧的日子,當然是女兒家之間走親訪友,熱鬧一番……表哥好生沒道理,還問起咱們來了……”

她的臉上紅紅的,像桃花花瓣一樣嬌艷欲滴,也不知是剛睡醒的緣故,還是害羞鬧的。

三個女孩并排站在那里,猶顯得她出類拔萃,容色出眾。尤其是那雙眼睛,清亮如水,波光瀲滟。說不出的靈秀生動,天生帶著一股顧盼生輝的神采!

汪峭旭不覺發起呆來。()

[檀香書永久地址:

官家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