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百里旭和尹白兩人來了花廳,見百里楓正在花廳和崔管事說話。
“咦,姑母現在有事在忙?”
崔管事先跟兩人見了禮:“主子剛剛有事吩咐于我。現在已經講完了,小人這就告退。旭少爺尹公子若是有事,可直接跟主子說。”
眼見著崔管事離開后,百里旭才對百里楓說道:
“侄兒剛剛和他們出去看到外面有很多流民,但他們卻沒有住的地方實在是可憐,在想我們能不能幫他們做點什么。”
百里楓在外素有善名,耳濡目染地,百里旭也有一副好心腸。
百里楓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問道:“那你想做點什么?”
“官府有救濟糧已經給他們挨個分發了,暫時勉強夠流民生存的,我們也不好在這方面太出風頭。但是我看他們可以讓住的地方卻很少,望云城里的寺廟,也容納不了這么多的人,現搭的棚子又時間來不及,并且耗費材料太多。我在想可不可以把咱們名下那幾個暫時不用的空店面拿出來,讓他們暫住在里面。畢竟寒潮馬上就要來了,沒有地方住流民很容易被凍死的。”
百里旭畢竟是少年心性,雖然想要做些好事,但想法總還是簡單。
他這樣一來,就是把流民往城里面送。大量的流民進入城中,必然會影響到城中原本有序安定的生活。稍有不慎,甚至會引發。若是不查驗清楚進程流民的身份,則有可能會把鄰國的奸細放入城中,若是有敵國趁機把士兵分散混入城中,里應外合,極容易攻下望云城。到了那時,可就是亡國之罪了。
但是這些百里旭應該是一時沒有想到,所以百里楓覺得自己有必要把這其中的利弊和百里旭講一講,但還要注意不能直接否定他的意見。
“我名下是有一些空的店鋪,倒是可以借給你做你想做的事情。但是你有沒有考慮其他的后續問題?”
百里旭不解:“還有什么問題?”
“空著的店鋪里雖然已經沒有了貨物,但剩下的貨架卻有很多。若是按你所說的,讓流民住進去的話,那么這些貨架怎么辦?
這些東西放在里面占據地方,而且很容易被流民破壞;而如果拿出來的話,這些貨架的搬運和存放都需要額外的人力財力。更何況,我們也沒有足夠的地方存放。這些你都有想過嗎?”
聞言,百里旭微微有些汗顏。
“這些還只是其一。其二,當初店鋪的格局都是為了做生意,現在如果讓人居住的話又實在是狹窄逼仄。況且里面沒有合適的床榻,席地而睡的話,地上的涼氣也是十分傷身的。是不是需要給流民準備草席床鋪?匆忙之間上哪里去尋這些東西?這些你都有仔細想過了嗎?”
直到此刻聽完百里楓的分析,百里旭才發現原本自己一時匆忙間想到的好主意卻是有著不少的問題隱患。
“姑母想的極為周全,這些事情我都沒有想過,是我考慮不周。只是這樣一來,我們幫他們做些什么?”
百里旭也清楚,施粥是官府主要做的事情,他們也不好在這一方面出大力,免得有出風頭的嫌疑,惹得地方官員不滿。她跟這幫子官員打交道多年,自然了解他們的底線。
百里楓凝神思索,腦中浮現出之前的一個計劃,靈光一閃:“我倒是知道有些地方可以合用,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這些地方不能輕易隨意使用,如果需要使用恐怕還要報備官府,。”
“姑母說的是什么地方?”
尹白轉了轉眼睛,問道:“楓姨講的,可是那些靠近城郊的那些被封了的宅院嗎?”
百里楓心中有些驚訝尹白的觀察力,畢竟那條街道現在的位置可算是偏僻荒涼,尋常人很難注意到那里,更何況尹白一個初到望云的外鄉人。
但她面上卻不顯:“還是小白看的仔細。其實那里都是些長久沒有人住的空宅。如果可以把這些封掉的宅院打開的話,那么流民倒是有了不少容身的地方,而且這些宅院既有房間又有做飯的地方,雖然長時間不用有些破舊,但簡單收拾一下還是可以住人的。何況對于災民來說,也只是需要一個暫時居住的地方。等天氣轉好了,他們自然就會回去的。”
但尹白有些好奇:“這些宅院為什么被封掉?我看那些宅子又大又氣派,原主人應該也是當地有名的人物才對。”
百里楓精神恍惚了一下:“它們以前是有過輝煌的日子,可是花無百日紅……這些宅院牽扯到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十三年前晉軍入燕,因為當時燕國的百姓抵抗,所以戰爭打得很慘。但可惜燕國當時只是個小國,常年偏安一隅,根本就沒有料到會突然被大國攻打,短短數月便亡國了。晉軍戰勝之后,交戰的城址幾乎十室九空,尤其是一些當地的名門望族,更是逃的逃散的散,所以就有很多他們遺落的宅院。
這些宅院前期耗費巨大金額,所以占地面積極大日常費用,也極高,所以即使后來有官兵駐扎在這里,也沒有哪座官府或是富人愿意住進這里,所以這些富麗堂皇的宅院便空落在這里,因為怕被百姓毀壞,所以這些宅子大多都封存起來。
如今過了這么多年,這些宅子里已經有些破敗了,也不會有人愿意再去購買,官府倒是有可能松口,讓這些宅子開封,到時候就可以讓流民住進去。
百里旭得到這個建議十分欣喜,因為他可以去找黎華,他父親是駐邊將軍,他說的話官府應該會聽的。
流民謝天謝地地住進了那些被封的舊宅。
這些被封的舊宅都是當年的士族。一座大宅,連著林林總總的仆役住的房子,占據了大半條街。三座宅府,分屬三大世族。除了一座涂家的府宅,黎將軍不同意開放,其他的宅子都成了這些流民的避難所。
那些宅子極大。即便是過了這么多年,內里的家具物件多以不在,但那些石砌泥注的東西倒還在。他們各自拿著發給的衣物,尋了屋舍住著。只要是頭頂有瓦片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流民挨著一起的身影。因為怕流民鬧事,所以在每座宅子外都留了幾個官兵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