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賦我詞條,茍著終會無敵

第13章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第13章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第13章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林齊病倒了,生死未知!

卻有人將拯救林齊的希望放到了陳敘身上,來人不知,陳敘與林齊已成死敵。

這是何等荒謬可笑?

如果不是徐文遠當面,陳敘必定就要大笑三聲。

人生暢快之事,當如此刻。

找他救人?

他就算是過得了星羅棋布大陣,見得到那位名士,那又怎樣?

他會將面見高人的機會用來拯救死敵嗎?

陳敘雙目之中神光湛湛,他問徐文遠:“徐兄,你說的那位,他只是放言若有人能通過星羅棋布大陣,便可以見他一面罷?可曾說,他會對求見者有求必應?”

“這……”徐文遠一下子就有點嘴巴打結了,“這、這的確是不曾說會有求必應。但是,若能見上一面,至少能有希望不是嗎?”

陳敘道:“徐兄不怕白白費心一場,最后結果卻不如人意?”

徐文遠嘴唇發白,顫抖了幾下,終是一咬牙,就拱起雙手對陳敘長長作揖道:“陳兄顧慮小弟能懂,不論如何,至少你我盡力而為了。至于結果……”

他低下頭,說不出話。

忽覺手底有一股溫和力量自下而上,輕輕將自己托起。

徐文遠一怔,他順著這股托來的力量直起腰抬頭一看,一下子就對上了陳敘神光湛然的一雙眼睛。

陳敘道:“徐兄一早便如此奔波,想是累了,不如便到舍下先用些吃食,休整片刻。我也應當做些準備,這才好與徐兄前去城北一試。”

青年的聲音溫和而有力,帶著一種大地般的從容,徐文遠聽到這里,不知怎么便是鼻頭一酸。

他一早在縣學齋舍中聽到林齊病重的消息,便立即奔去林府探望。

此后去了一趟城北,受挫后他憋著一股郁氣與忐忑,這才又來尋陳敘。

本以為會被陳敘冷嘲熱諷的刁難,哪想陳敘與他設想的全不相同。

徐文遠緊張焦慮的心情微微得到緩解,他跟著陳敘進了灶房,稀里糊涂地接過他遞來的紅豆黑米粥與肉蔥餅。

喝一口粥,絲滑香甜,吃一口餅,咸鮮焦脆。

徐文遠脫口就是:“怎地這樣好吃?美若三春鮮也!”

點贊11……

陳敘微微一笑,卻通過食鼎天書發現徐文遠的每日點贊上限與林齊一般,也是10點。

林齊的每日點贊上限是10點,可以說是因為他會些邪門法術,與普通凡人有所區別。

可徐文遠的上限為什么也是10點?

陳敘一邊思索,一邊引導徐文遠閑談,趁機將徐文遠今日的十個點贊上限全部薅走。

如此,他的屬性點余額很快就又增加了一點。

同時陳敘也沒閑著,他去房里換了件適合外出的衣裳,又抽空叫來賴大娘,請她幫忙去南市街賣肉蔥餅。

賴大娘歡喜得一個勁兒咽口水,脖子斜刺里伸長,看得出來,她不僅想賣,更想吃。

陳敘又贈了她兩個肉餅,然后收獲連串夸贊:“嗨呀,要不我就說陳相公是好人呢,正是陳相公這般的好人才能做得出這般鮮美的肉餅啊!”

點贊11……

累積點贊:454

自由屬性點:2

煙火值:97

好得很,陳敘收拾出五十個肉蔥餅交給賴大娘,賴大娘精神高昂地走了。

去城北的路上,陳敘雇了輛馬車。

這是因為他腿腳不便,拄著拐杖走不了太長的路。

徐文遠又被羞愧到了,連連向陳敘道歉,責怪自己考慮不周,沒有提前雇好馬車。

陳敘渾不在意,道:“徐兄擔憂好友病癥,有些細節顧慮不到也是人之常情,又何必如此求全責備?我應當也不是那等苛刻小氣之人罷?”

最后這一句自我調侃的話一下子便叫徐文遠的心情放松了許多。

徐文遠不由吐出口氣,又自嘲般笑了笑。

“陳兄,如今城北之地已有我縣最為秀出的眾多學子聚集,據說周邊諸縣亦有士人紛紛趕來,甚至就連府城都有名家欲來求見。

此番雖是為救林兄而去,但同時亦是揚名之機。”

徐文遠忽然轉過頭,認真地看著陳敘。

“陳兄,你多番考運不濟,我等同窗其實都知……不是你所學不足,實在是命運之事太過于難以捉摸。

但你若是能借此機會揚名,更甚至是趁機拜入名師門下,從此自當前路坦蕩,一切皆有不同。”

說到這里,徐文遠眼神期待,語氣甚至都有些隱約激動起來。

陳敘坐在馬車里,身體隨著馬車的顛簸而微微起伏卸力,以此抵消車輪運動給自己傷腿帶來的壓力。

他感受著身上的疼痛,輕笑回應了一句:“一切皆有不同嗎?”

青布的車簾好似水波蕩漾,用一種看似柔和的姿態,遮住了天長地闊。

陳敘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夠捕捉到多遠的未來,但他知道自己一定會竭盡全力!

心臟砰砰跳動,呼吸之間,心火似乎是在隱隱壯大。

點贊111……

新的點贊提示一個個從天書面板上冒了出來,料想,應是賴大娘那邊開張大吉了。

城北,竹林。

這是一座無名的小竹林,原先只是錯綜地生長在小峰山的山腳下。

自小峰山往后,遠處有一座名山名為望鶴山,更遠處是濟水蜿蜒,翠微疊嶂,山籠寒水,云峰如聚。

自然便襯得城北的小峰山平庸無奇,這山腳下的小竹林更是少有人踏足。

不料這一日卻是自北地來了一位名士,聽聞此人師從大儒李硯卿,出師后曾在北疆十六州講學,只憑一張三寸不爛之舌,便使得五胡諸部退走天山三千里。

他從北方南下,被天下名家邀約。

飲過世間最烈的酒,品鑒過北疆最有名的美人,以一手星羅棋布大陣,圍困過精怪妖鬼,與龍女共飲,看仙山浩渺。

因此也難怪有名言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自從這位名士不知因何來了濟川縣,城北那座原本寂寂無名的小峰山忽然之間便顯得格外清幽靈性起來。

甚至有人提議要為小峰山改名,就叫:會仙山!

改名之說甚囂塵上,只可惜始終沒有足夠權威的人物將此事一錘定音。

倒是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聚集在小竹林外,少年英才,無不以為自己應當是這世間最為特別的那一個。2012(wangshu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