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天醫

199 見識

親,歡迎光臨33言情!

古言199見識

199見識

199見識

醫術交流會定在半月后,為了顯示大堯的泱泱氣度,這一屆杏林考生該學規矩的學規矩,該聽教誨的聽教誨,一副淡定從容的模樣。

只有不自信的人,才會臨時抱佛腳。他們學醫多年,萬卷學問盡在胸間,這段時間,倒不如說養足精神,輕松應對接下來的醫術交流會。

第一日,杏林考生寅時正起,梳洗完畢,集體來到尚醫局正廳。在所有考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后,承御和三位典御進來了。

首先由公孫承御代表尚醫局,恭賀這群杏林考生入駐尚醫局,并預祝他們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為大堯醫壇事業添磚加瓦,繪上獨屬于自己的色彩和功勛。

內容雖然普通,由這位公孫承御說起來,卻別有一番煽動力。這些考生,初來乍到,無不期盼著能夠一鳴驚人,早些展現自己的實力。

這次醫術交流會是一個好機會,殿試已經過去無法彌補,最重要的還是接下來在尚醫局的表現。殿試發揮出色,在尚醫局中沒什么突出表現也枉然。在這個地方,成果說明了一切。

尚醫局的三位典御,先前所說的孫稻香孫典御,在杏林盛會會試結束后,便回到了尚醫局。對于一眾考生來說,他已經是老熟人了。

孫稻香著重向眾考生介紹尚醫局的歷史,從尚醫局成立至今,已有近百年。中間經歷了數個階段,現在正達到全盛時期。

在這些階段,誕生了哪些杰出的人物,又有多少喜人的成果問世。都被記錄在尚醫局尚名冊內,流傳后世。

尚醫局御醫們特別開了一門課,就是尚醫局的歷史,每位尚醫局御醫都要學習。而教授這門課的,正是孫典御。

典御和承御,日常事務繁忙,很少有親自授課的。但尚醫局的歷史例外。大堯是個非常注重醫術歷史的王朝。孫典御學貫古今,對大堯的醫術歷程研究得非常透徹,由他來授課再合適不過。

孫典御說完后。便是吳典御。那個迎接新生入宮,為人親和的吳典御,也很得考生的歡迎。

吳典御向大伙兒介紹尚醫局的現況,目前尚醫局內一共有三百零六位御醫。除去這屆考生,一共有六位首席。二十六位金牌,六十二位銀牌,二百一十二位百杰人員。

這屆新生考核尚未完全結束,尚醫局新進成員暫時還不能統計。得等到三個月后定下首席人選后,才會做新一輪的資料更新。

孫典御,吳典御。還有張典御。這位張典御,大家還很陌生。相較于吳典御的親和。張典御要嚴肅不少。一聽到他要發言,大伙兒都挺直著腰桿,一副聆聽訓話的模樣。

張典御向大家介紹考生們未來的課程安排以及授課的一干老師,以及御醫們的年終考核參考要素與等級評定。

三位典御,分別就過去、現在和未來,向考生們基本介紹了尚醫局的大致情況。余下的,就要靠大家伙兒自己去用心學習。

課程安排在三日后,這三日,考生們出去置辦所需要的物事,與親朋告別,接下來就會留在尚醫局,除了任務需要,不得隨意出宮。

所謂的任務,大堯尚醫局是為大堯百姓服務的。尚醫局的御醫們除了做學問,研究醫術,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宮,為大堯權富之家看診,還會定期為百姓義診。在尚醫局的功德殿內,掛了一口大鐘。大鐘上掛著一塊塊的小紙牌,紙牌上寫著需要就診人的姓名,大夫們定期抽簽,抽到了便前往哪一戶看診。

那些豪富之家,也可以主動要求哪位大夫前去。大夫點頭,就派他前往。只是這種情況,需要支付尚醫局和看診大夫高額的診金。

尚醫局有不少的御醫,都有特定的老主顧,這是他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尚醫局御醫大多高傲,更多時間寧愿拿來研究學問,只是有許多人也不好得罪,有召喚也只得前往。

吳典御帶大伙兒去了功德殿,看到了足有兩個人寬,兩米多高的大鐘。大鐘的里面,掛了一根根的紅線,紅線盡頭,系上了銅黃質的小木牌。這個小木牌是隨時可以取下來的,每次有新的主顧,就會寫上那人的名字掛上去。

這個鐘,叫做功德鐘。除非病人親自點名讓哪位大夫前往,其他看診一律免費。而每個大夫看了多少病人,病人反饋情況,都會記錄在冊。每三個月進行一次統計,發給御醫們功德金。

每年就是功德金,御醫們都有不少的收入。所以說大堯尚醫局的御醫們,不但身份體面,就連手頭也是非常優渥的。

在尚醫局,首席御醫受征兆是最多的。但因為是聞名整個大堯的首席御醫,地位和資歷都非同一般,也不是什么人都敢征兆,更不是什么人都征兆得起的。即便那些豪富之家,也得看御醫們自己的心情。他們不去,沒任何人勉強,全在他們自己的意愿。

考生們新奇地翻看著這些小木牌,這些木牌上幾乎全是璐華城叫得上號的人物,還有一些木牌則寫上了日期。日期是每個月固定的義診時間,每次義診,將會派上十到二十位御醫,規模還是非常大的。

“我們也可以前往這功德殿抽簽嗎?”一個考生壯著膽子問。

“暫時還不行,得等到杏林盛會完全結束,你們的名字和頭銜記錄在冊,才會被編入功德殿中。”

也就是過不了多久,他們的名字也會出現在這功德殿中了。初入尚醫局的考生,不管看到什么都是新鮮的,驚奇的。

吳典御只是笑笑,現在覺得有趣,待以后日日被征兆時便覺著煩了。知道御醫們為何大多性格古怪麼,不勝其擾,和顏悅色之余,也只能孤僻行事了。

不過作為尚醫局的御醫,不能只做學問,與人打交道也是重要一環。在尚醫局各門課業中,這些也會編入其中。要不然尚醫局的這群怪咖,還不將大堯權富得罪光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