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華彩

第512章 招降

第512章招降怪誕的表哥:3952

最新網址:77shuku

薛白一直聽說回紇騎兵很強大,畢竟李亨向回紇借兵是拿出了很大的回報。

值得用長安、洛陽的金帛子女來犒賞的必然是精兵,弓馬嫻熟,哪怕戰敗,也很可能憑借馬速逃離戰場。薛白做好了無法活捉葉護的心理準備。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在回紇潰敗、仆固懷恩鳴金之際,竟是有一隊騎兵似利箭般地向葉護的旗幟襲卷而去……

“報!雍王,我等不負使命,已大破回紇!”

這邊,安西軍的士卒以洪亮高亢的聲音向薛白稟報完沒多久,那邊王難得麾下已有傳令兵狂奔而來,遠遠地便發出興奮的喊聲。

“報——”

“雍王,王將軍已生擒回紇葉護!”

薛白正在夸慰封常清、李嗣業,尤其是盛贊李嗣業的勇猛,嘴里還在用著“所向披靡”這樣的成語,王難得的信使已經驅馬湊到了他的面前,目光灼灼,再一次地高聲稟報起來。

“報雍王,王將軍生擒了回紇葉護!”

“好!”

薛白忙于應付,轉頭又夸贊王難得。

他能明顯地感受到王難得見李嗣業勇不可當,心中不服氣,起了較量之意。一個是舊部,一個是新附,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將。

好一會兒,王難得斜挎著長槍,押著葉護,晃晃悠悠地回來,他臉上沒有任何的得意之色,依舊是那么的冷峻平淡,仿佛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于他而言是一件太稀松平常的事。

“好!”軍中頓時有人喝彩,“王將軍先挑吐蕃王子,再擒回紇王子!”

“王將軍必讓外虜絕后!”

聽著這些夸耀,王難得卻是不自覺地轉頭向遠處李嗣業的大旗瞥了一眼,之后才迎向薛白。

先是獻上俘虜,有士卒拉過了葉護的戰馬。

薛白見那戰馬長得極是高大,馬背幾乎有一人高,神駿非凡。他雖喜歡,卻是當戰利品給了王難得,這才是物盡其用。

之后,薛白說了他以為回紇人騎術高超,擔心唐軍追不到一事。

王難得傲然道:“大唐滅突厥時,回紇不過是依附突厥之小部落。我輩騎射,豈能輸于回紇?”

薛白這才意識到,這是他與王難得認識的偏差。在此時此刻這一個王難得的心目中,大唐男兒正是以騎射平定四方,豈甘弱于旁人?

大唐男兒的驕傲還未褪去,雄風依舊在。

追殺敗兵、清掃戰場,夜漸漸黑了下來。

營地里點起了熊熊篝火,到處都響著歡呼聲。歡呼的間隙,能聽到風中帶著隱隱的嗚咽,也不知是風吹過了山石還是傷兵在哭,亦或是七月半的鬼魂出來活動了。

葉護被綁在一棵樹下,除了有兩人看守著,許久不見有人來搭理他,漸漸地,他餓得有些難受了。

風吹來時有蟲子掉落在了他的臉上,他抬起頭,擠著表情,努力伸長了舌頭,好不容易才把那還在蠕動的蟲子卷入口中,一口咬破,很苦,但它還算肥美。

他不是一個吃不了苦的人,草原上常有雪災,他連馬腚上的大虱子都吃過。

終于,他看到薛白向他走了過來,于是大聲質問道:“你就不怕挑起回紇與大唐之間的戰亂嗎?”

這態度,仿佛做錯事的是薛白。

薛白不慣著他,抬手就是一巴掌。

“呸。”

葉護吃痛,把嘴里的蟲汁吐出來。薛白避了一下,落在地上。

“回紇敢勾結叛逆,你阿爺必須給圣人一個交代。”薛白以居高臨下的口吻道。

這完全是對待臣屬的態度,只聽語氣就能感受到薛白代表的是李琮的正統,以及大唐依舊強大到讓回紇臣屬。

葉護不由在心里打鼓,暗忖也許這一戰之后,李琮馬上就要平定各方的叛亂,恢復一個強權的大唐中樞朝廷。

他遂有些心虛起來,道:“我們也是被忠王給騙了,并不知道他是大唐的叛逆。”

也只有到了此刻,把他殺服了、殺怕了,李亨給回紇金帛子女的許諾才算是一筆勾銷,否則怎樣都掰扯不清,仿佛大唐沒了回紇兵就什么都做不成。

薛白卻還不滿意,反手再一個巴掌。

“若附逆者全都以一句被騙了了事,國家法度何在?”

葉護心頭大怒,偏是淪為俘虜,遇到這種事也只能含血吞下,道:“我奉詔來勤王,是因為我忠于大唐!”

“你現在忠于大唐了,劫掠我百姓時如何不記得?”

葉護從來沒學習怎么當一個臣子,所以不太會講話,還在頂嘴,道:“我以為那是賞賜!”

“賞賜?”

薛白又賞了他一巴掌。

葉護被打得雙頰通紅,怒火中燒,干脆低下頭不吭聲。成王敗寇,他信奉強者,這仗打輸了,也沒什么好說的。

“知道我為何能勝嗎?”薛白問道。

“不知。”

“我有個謀士,李泌。”薛白道,“他給我做了謀劃。”

葉護愣了愣,心想,李泌不是李亨的謀士嗎?這么快就背叛了嗎?

薛白問道:“你有個弟弟,名叫移地健?”

“是。”

“他準備在你返回回紇的路上派人殺了你,你知道嗎?”

葉護一驚,問道:“真的?你怎么知道的?!”

薛白并不知道,他只是聽李泌說過,葉護與兄弟感情不睦。這事還是葉護自己與李俶說了,李俶再告訴李泌的。

而薛白知道了此事,就決心要活捉葉護,并將他放回去,讓回紇兄弟相爭。否則,若是讓回紇趁著大唐內亂之際強大起來,必會生窺邊之意。

他怕他們兄弟相爭得不夠激烈,還特意為他們添一把火,挑撥離間。

這是陽謀,葉護哪怕是看出了薛白的心思,也沒有辦法抗拒。

“我自有我的消息。”薛白道:“伱領兵在外這么久,移地健勢必趁你不在,暗做準備,你覺得,若我放你回去,你對付得了他嗎?”

葉護心中大喜,目光發亮地看著薛白,想點頭,又搖頭。

他迫切地想回答,卻發現這個問題并不太好回答。遂絞盡腦汁地想著一個能讓薛白滿意的答案。

“雍……雍王,不能讓移地健搶了我的位置,我對大唐忠心啊!”

戰敗者最后的尊嚴也在這一刻被拋開了,葉護忙著悍衛他的生命與利益,根本顧不得這些。

“我從小仰慕大唐,學詩書禮儀。雍王你看我,文質彬彬。”

葉護努力擺出文質彬彬的表情,渾然忘了自己嘴角還留著蟲子的殘渣。

“移地鍵他不一樣,他野蠻、粗魯,并不臣服于大唐,要是讓他當了回紇可汗,他一定會犯邊的。”

這一番懇切之言,終于說服了薛白。

“有道理。”薛白問道:“若我確定了你的忠誠,我會放你回去。”

“我忠誠,我很忠誠。”

葉護焦急地表達自己的忠誠,很快許愿要為薛白收攏潰兵,鞍前馬后,為薛白平叛。

這一戰之后,大部分回紇兵逃散回草原了。可收攏的也許還有數百或千余人,再加上俘虜,就是一支不俗的戰力。

葉護渴望通過為薛白效力,能帶著兵馬回草原。

當然,薛白是有可能會在利用了他之后,不把兵馬還給他……

次日夜,軍中慶功宴。

薛白忙完軍務到時,見有一人站在那,正要叫他坐下,卻發現那是坐著的李嗣業,比普通人站著都要高。

一整個慶功宴,李嗣業話都不多,坐在那悶頭吃,吃了一整只的烤羊,啃得干干凈凈的骨頭在面前堆成小山。

軍中宴飲,免不了要談及當今的天下形勢。

尤其是封常清,很關注范陽叛軍的動向,他之所以選擇轉投李琮,便是希望能盡快安定下來。

“安慶緒還在相州堅守。”薛白回答道,“他出逃洛陽之后狼狽不堪,而當時追擊他的是張巡、王思禮、李晟等等這些名將。后來李光弼也往河北了,甚至,郭子儀如今就在河東。”

話到這里,他問道:“諸君知道為何這么多名將,奈何不了一個安慶緒,還使得他重新聚眾數萬?是安慶緒雄才大略、能耐不凡嗎?”

眾人都看向薛白,李嗣業也放下手中的羊腿,吮了吮手上的油。

“糧草?”有將領答道。

“是我們自己停下來了。”薛白道:“很荒唐,可就在殲滅安慶緒的前夕。太上皇一道旨意,不僅斷了糧道,還使諸路大軍互相防備起來。舉個例子,圣人原本讓兩淮供應雍丘糧草,使張巡能過黃河追擊安慶緒,可眼下,張巡沒糧出雍丘不提,還得防備賀蘭進明從寧陵進攻他,如何破賊啊?”

封常清默然。

薛白又道:“圣人派李光弼去主持大局,李亨便遣郭子儀前往,兩個名將在側,安慶緒卻還在相州安然無恙,兩虎相爭,一小兒在后拍手稱快。”

封常清道:“既然已經擊敗了忠王,不如盡快解決內亂,使朝廷令出一門。”

“依封節使之意?”

“遣人使忠王、廣平王投降,如何?”

“招撫郭子儀,李亨自罪退位,回十王宅歇養。”薛白并不廢話,直接提了條件。

他并不是怕與李亨再繼續打下去,而是希望能盡快招撫郭子儀。否則夜長夢多,誰知道郭子儀在東線會打出怎樣的戰果,萬一把長安攻下了呢?

封常清一聽這個條件,有個微微搖頭的動作,認為太苛刻了。

相當于讓李亨現在就放棄皇位,接受被幽禁,且把命運交在旁人手上。

薛白當然也知道,不能只有這硬梆梆的話,還是得修飾一下。

“這是我離開長安之前圣人說的,圣人仁厚,最重視手足之情,要的是李亨知罪能改。李亨只要愿意認罪投降,依舊是圣人的兄弟。”

提條件的時候,他態度很硬,說著說著,條件雖然一點也沒變,他的語氣卻寬容柔和了起來。

“都是至親兄弟,能有什么解不開的結?為了大唐社稷,讓李亨承認長兄的皇位是應該的,很難嗎?莫忘了,他與太上皇出逃時,是圣人一力守著長安,回過頭來,圣人是要寬恕他的,圣人的原話是,‘身為長子,守住了家門,只想要阿爺兄弟回來,有這么難嗎?!’”

聽到李琮這句話,封常清頓時體會到了這個天子的辛酸,不由紅了眼眶。

“陛下……仁厚。”

“如此仁厚的陛下。”薛白抬手往涇州方向一指,質問道:“李亨又是如何對圣人的?!”

封常清雖還未朝見天子,心中已浮現出一個仁厚明君的形象。

他不愿辜負李琮,也希望時局不要再動蕩下去,遂用力一點頭,道:“那便請雍王請一道寬赦忠王的旨意,我亦會遣人盡可能地說服忠王認罪退位,還大唐一個海晏河清。”

“好,還大唐一個海晏河清。”

諸將這才松了一口氣,李嗣業方才也在聽薛白與封常清議論,此時才再次拿起刀切著烤羊吃。

這是他面前烤的第二只羊了,而他還像是沒吃飽的樣子。

王難得一直在看著他,幾次似乎想開口說些什么,見李嗣業忙著進食,遂又沉默下去。

倒是薛白過來與李嗣業聊了幾句,把這次大勝的封賞告知,這件事,薛白從不假手于人,都是親自做。

李嗣業謝了,對封官一事反應平靜。至于賞賜,他只是看了一眼以示恭謹,道:“末將終待在軍營里,用不到這些錢財、屋舍田畝,請朝廷收回去賑濟關中百姓吧。”

薛白目光看去,發現李嗣業雖然長得巨大粗獷,眼神卻很干凈,確實是不看重錢財家業。

“好。”

李嗣業能感受到薛白懂他,遂道:“謝雍王。”

“李將軍有什么別的想要的?”

“末將喜歡養馬。”李嗣業也不客套,“葉護的座騎是大宛良駒,還是頭公馬,末將想用它配種。”

說罷,他轉頭往王難得的方向看了一眼,道:“今日末將是步戰,否則定能擒來葉護。”

此事倒是有些讓薛白為難了,總不能再把王難得的馬匹要回來。

“把馬牽來。”那邊,王難得已向親兵吩咐道。

薛白這才不覺得尷尬。

然而,王難得大概是不服氣,道:“在戰場上連殺二十余人,我并非沒有過。”

李嗣業聽了大笑,隨手拿起一個酒壇子丟給王難得,道:“謝王將軍的馬。”

“你的刀也讓我開了眼。”

“哈哈哈!”

這些軍中將領之間還是簡單的。

像高仙芝那樣與同袍常常處不好的,畢竟是少數。

大笑聲中,封常清也端起酒,向坐在角落里的一個滿臉刀疤、默默無名的將領敬了一杯酒,然后笑了起來,感覺到松快不少。

“早點平定了,早點回安西。”他在心里如是道。

薛白出了帳篷,略有些醉意。

“郎君。”樊牢上前道:“高參求見。”

“他找到沈氏了嗎?”

“找到了。”樊牢有些欲言又止。

薛白能明白,點頭示意自己聽懂了,道:“葉護,他還是李俶的結拜兄弟。”

樊牢最重義氣,掐著小姆指譏道:“他們的義氣。”

不一會兒,高參過來了,各種復雜的心情都寫在臉上。

“雍王,末將……”

等了一會,薛白見他不繼續說下去,道:“若依我的建議,待回了長安,封賞了你的戰功,讓你阿娘替你尋一個適合的妻室。”

“末將懇請雍王,能讓末將帶走沈娘子。”高參道,“請朝廷收回末將所有的賞賜……就只有這一件事……”

“你們倒是都懂得為朝廷省錢財。”

“是。”高參羞愧。

薛白不由罵道:“一點上進心都沒有。”

“是。”

“很多年以后你也許會后悔,自己本可能成為一個功臣名將,因為一個女人耽誤了。”

“末將以后也許會后悔……可末將,不后悔。”

這些年,薛白只顧著在意哪些人能成為名將,又是如何成為名將的,現在卻發現,其實大部分人原來都是不那么有上進心的。

追求都不一樣,人家想要的就不是功成名就。

“也蠻好。”

薛白忽然想到了杜五郎,想必他在這滿是血色的戰場上搏殺時,杜五郎還在長安呼呼大睡。

“你若要帶走沈氏,往后別在軍中了,隱姓埋名地過吧。”

“謝雍王!”高參大喜。

“真不想上進?”

“末將不想再打仗了。能保衛一次長安,不辜負當了那么多年禁軍,夠了。”高參道:“其實每次血沾在身上,那些胳膊斷在地上手指還能動,末將……我都要瘋了,我只想守著沈娘子,不想經歷戰場了。”

薛白對此無話可說,道:“她愿意跟你走?”

“是。”高參目露心疼,想了想,又低聲道:“她是一個很好的女子,李俶不知珍惜。”

薛白倒是還在思量著幾樁事。比如沈珍珠的兒子,比如馬上就要派人去招降李俶了。

末了,他想到李俶根本就不在乎沈珍珠,此事不影響;至于沈珍珠的兒子往后也許高參帶走?不重要。

“去吧,別讓任何人知道。”

“謝雍王!”

高參拜倒在地,磕了一個頭,身影漸漸消失在夜色中,走向他自己的生活。

涇州城外,又有幾騎殘兵歸入大營。

仆固懷恩是一個很堅韌的人,經此大敗,還準備整軍再戰。大不了就是退到靈武去,薛白要想滅了他可不容易。

涇州城內,李俶卻感到十分喪氣,在獨孤琴的懷里大哭了一場。

他不覺得這是窩囊,而是魏晉風骨,是真性情。

“我打了敗仗,在你心里可還是那個無所不能的李郎?”

“郎君從來就不需要無所不能。”獨孤琴道,“郎君是最好的。”

二人還在甜言蜜語,程元振趕到了門外,小聲稟道:“殿下,圣人發怒了。”

“怪我兵敗?”

“是薛逆遣使來了。”

李俶只好收拾精神過去,到了一看,卻見薛白派來的是魏少游。

魏少游原是朔方水陸轉運使,對李亨有擁立之功,后來隨房琯在咸陽橋戰敗被俘,因他的家仆曾救過薛白,也就降了。

“叛徒,你竟還敢來?”

“廣平王息怒。”

出乎李俶意料的是,魏少游的態度并不強硬,不像是來招降的,倒像是趁機偷逃回來的。

當然,上一個回來的仆固玢已經被仆固懷恩砍殺了,魏少游也很害怕,說話語氣輕柔,一副為李俶盡心竭力的樣子。

“薛白派你來做什么?”

“雍王希望忠王與廣平王能迷途知返……”

待魏少游把薛白的條件說了,李俶也是勃然大怒,明白了李亨為什么差點要斬殺魏少游。

“豈有此理?逆賊欲篡我大唐社稷,還想讓我束手就擒?!”

魏少游道:“臣此來,實為廣平王考慮。不提大唐社稷安穩,臣只問一個問題,這仗若想繼續打下去,錢糧從何而來?”

李俶道:“自是從蜀郡、江淮運來!”

“臣是朔方轉運使,沒有人比我更清楚的了。鳳翔既失,關中道路不通,蜀郡、江淮即便運糧,又如何運來?”

“郭子儀自當拿下河東,甚至不用運糧,已收復長安。”

魏少游問道:“廣平王可知,此番是為何敗了?”

“為何?”

“告知廣平王也無妨。”魏少游道:“有李先生出謀劃策,雍王如何能不勝?”

李俶訝道:“誰?”

“李泌李長源。”

“不可能。”李俶一向能忍,此時變了臉色,道:“先生不會背叛我。”

“恕臣直言,李先生忠的是大唐社稷,而非……”

“我們才是正統,先生絕不可能支持一個叛逆。”李俶徑直打斷道:“別以為我不知,你這是離間計。薛白想收服先生,但他做不到。”

“雍王所為,一直都是在彌補忠王、廣平王犯下的錯誤。李先生豈能看不明白?”

“我們守大唐正朔,還能是犯錯?”李俶譏笑。

這種事情,彼此心中都明白,嘴上又不可能承認,魏少游也就不肯多說了,答道:“封常清之所以歸附,正是因李先生出面。”

李俶變了眼神,想要反駁,可他確實想不到除此之外的理由。封常清總不能是為了大唐社稷安定才選擇附逆的吧?

那么,李泌真成了薛白的謀士?

此事莫名給了他心里蒙上了一層陰影。

魏少游放低了聲音,道:“臣真是為廣平王考慮,以大局為重歸降,聲望自是不低,足保你在長安享清福,豈不好過在朔方吃黃沙?”

說著,他補充道:“這正是李泌與封常清出于私誼,為你勸說雍王的結果。”

李俶不信,甚至想要殺魏少游,卻偏能從與他的談判中看出一些東西來。

魏少游又道:“如今歸降,猶是皇子皇孫。等到身邊諸將士都背叛出走了,到時可就晚了。”

李俶敏銳地捕捉到,魏少游這句話是極篤定的,像是薛白又要招降他這邊哪個大將,不,這又是離間計。

可萬一呢?

(本章完)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