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華彩

第514章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最新網址:yingsx第514章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第514章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其實,仆固懷恩只需要像辛云京一樣剛來時就認個錯,表示了恭敬的態度,事情也許就過去了。

可他性格犟得厲害,又自恃功勞高、付出得多,一定要把這些事情掰扯清楚,渾不知世上有很多事其實是掰扯不清楚的。

在辛云京看來,仆固懷恩太過跋扈了。若要放任這樣一個忠奸難辨之人引來其回紇女婿入關中,甚至不如與李琮談出一個對彼此都好、對社稷有利的條件來。

“陛下,仆固懷恩御前咆哮,臣請治其不敬之罪。”辛云京再拜道:“葉護之敗,仆固懷恩亦難辭其咎。為防萬一,臣請暫解其軍職,直到查明真相。”

因擔心李亨不答應,辛云京還貼心地把接替仆固懷恩的人選都選好了。

“京畿招討兵馬使馬璘,忠勇可嘉,兼救駕有功,可替代仆固懷恩。”

李亨若是果斷,當場就解了仆固懷恩的職,以仆固懷恩之忠心,絕不可能當場抗拒。偏李亨又不想做這等過河拆橋之事,連忙叱責了辛云京,下令都不得再談,一切就當沒發生過。

他當著眾人的面,把薛白那封信撕成碎片,道:“都回去吧,別中了薛逆的離間之計。”

“陛下,可臣……”

仆固懷恩猶不甘心,還想自證清白,李俶連忙把他拉了出去,算是好不容易把一場內訌壓下來了。

入夜,涇州城并未安靜下來,城中依舊有人悄然活動著。

有身影鬼鬼祟祟地到驛館,敲了敲魏少游的住處,不一會兒,門便被打開了。

“魏公。”

“進來說。”

魏少游引進了來人,關上門,臉上浮起了笑意,道:“你能來,可見是個知恩圖報的,很好。”

對方原是一個小吏,乃是當年魏少游任朔方轉運使時提攜的,因此得以建了擁立之功,被李亨封了官,如今就在李亨的元帥府任事。

“小人聽聞,雍王早年間也曾得到魏公的救命之恩,他知恩圖報,向長安天子舉薦魏公,小人當見賢思齊。”

“好一個見賢思齊。”魏少游欣慰道:“你是個聰明人啊。說吧,可有何消息?”

“辛云京早就懷疑仆固懷恩有反意,今日得了信,果然是鬧開了,小人聽到他與駱奉先說‘葉護之敗,難保不是仆固懷恩所為’。”

魏少游眉毛一挑,顯出喜色來,低聲道:“忠王、廣平王重用宦官,尤其相信身邊人所言。你且拿這些錢財去向駱奉先求官,再告訴他,是仆固懷恩故意讓仆固玢被俘,投效長安。之所以殺了這兒子,擔心事情泄露而已。”

“魏公放心,駱奉先嗜財如命,此事一定能辦妥。”

“再放出傳言,稱忠王有解仆固懷恩兵權之意。此事,讓人以忠王的名義詢問仆固懷恩麾下將領即可。”

“小人明白了。”

魏少游了解李亨的用人方式,知道這位“圣人”威嚴未立,用人過寬而又多疑,吏治并不嚴肅,故意對癥下藥,出了這么個主意,相信李亨想防都防不了。

不出魏少游所料,駱奉先在李亨面前中傷了仆固懷恩。

他這么做,卻不僅是因為錢財,而是他認為世上就不可能有武將比宦官還要忠心,他閹了身子入宮侍奉,仆固懷恩倒好,能把兒子都殺了。

再說,仆固懷恩兩個女兒嫁給了移地健,轉頭,葉護就敗了,那些回紇騎兵潰散回草原,只怕要被移地健收服。

除了駱奉先,李輔國、魚朝恩在此事上也是相同的看法。

“萬一讓他把圣人獻給了薛逆,那可如何是好啊?”

三人成虎,李亨一聽這話,生怕自己被薛白活埋了。

他其實并不相信仆固懷恩,只是害怕引起動蕩,不敢輕易除了仆固懷恩之權,登時糾結起來。

李輔國在一旁見狀,轉念一想,出列道:“圣人,奴婢有一個辦法。”

“快說。”

“圣人何不召回郭子儀?”

李亨道:“朕還指望郭子儀圍困長安,如何能將他召回?”

“奴婢是這么想的。”李輔國道:“李泌當時說,太原的王縉、相州的李光弼、雍丘的張巡等人都支持薛逆,故而要切斷其聯絡。可如今史思明南下,河東、河北應對史思明尚且來不及,又何需郭子儀?再者,郭子儀出兵這么久,無所作為,想必是他與李光弼有私誼。”

其實誰都明白,更大的原因其實不在郭子儀,而在于西京鳳翔丟得太快,堅定了各地許多將領支持長安的決心。但話肯定不能這么說。

聞言,李亨不由點了點頭,對李輔國刮目相看。不知從何時起,自己身邊這個宦官已經有了獨到的見地。

李輔國眼皮一抬,很快觀察了李亨的神情,他如今已十分擅長于揣摩李亨的心思并根據它來說些看似頭頭是道的話。

可事實上,他想召回郭子儀的理由很簡單,害怕薛白或仆固懷恩要了他的命,覺得還是郭子儀來鎮局面更讓人安心。

李輔國接著道:“圣人再留郭子儀攻長安,即便是攻下了,難道是要讓郭子儀的威望超過圣人嗎?”

李亨眉頭一動,馬上就起了召回郭子儀的念頭,卻還有猶豫。

“凡事就沒有比圣人安危更重要的。”李輔國繼續道:“今圣人兵少,苦守涇州,召回郭子儀才可保圣人無恙。至于平定薛逆,太上皇既已布告天下,長安早晚可下,又何必急于一時?仆固懷恩萬一有叛心,除了郭子儀,又有誰能鎮住他?”

李亨終于被說動了,當即下旨,召郭子儀立刻到涇州勤王。

此時距房琯在咸陽橋大敗、郭子儀出兵河東不到一個月,李亨卻戰略反復,使郭子儀來回奔命,看起來荒謬,其中卻還有一個原因。

讓郭子儀出兵河東是李泌的主意,一開始李亨就覺得舍近求遠了,只是出于尊重李泌所謂的“大局”與“長遠”才答應的。如今李泌都背叛了,當然不該繼續堅持其策略。

這一件事,標志著李亨由聽從李泌的建議轉變為更聽從宦官的意見。

郭子儀還未歸來,短短數日之間,涇州城內外忽然傳言四起。

軍中不少人都在私下議論著圣人要解了仆固將軍兵權一事,且消息終究還是傳到了仆固懷恩耳里。

另外,一些仆固懷恩麾下做的不法之事也被人提了出來,朔方軍有胡漢相雜,本就難以管束,仆固懷恩平時也確實喜歡縱容軍士。

比如,他的兒子仆固玚曾見軍中將領有妻子美艷,便擅自劫走,因仆固家的大功,無人敢問。辛云京一直就看不過眼,如今終于動了手,要把那女子奪回來歸還給那將領。

仆固玚出使回紇未歸,其麾下士卒攔著辛云京,被辛云京射殺了兩人。

此事鬧到李亨處,還未有結果。

朔方行軍司馬范志誠進了大帳,面露憂色地道:“將軍,末將聽聞了一件事。”

“又有什么事?!”

仆固懷恩心情很差,正在暴飲,面前已經堆了數不清的酒壇子了,一張臉也喝得通紅。

范志誠道:“末將聽聞駱奉先與圣人進饞,提醒圣人提防將軍成為下一個安祿山,已派人去召回郭節帥,為的就是鎮壓將軍你。”

“我哪里像安祿山了?”

“是,將軍除了是胡人、戰功赫赫、大權在握、深受陛下信任,其余無處再像安祿山。”

仆固懷恩揉了揉眼,清醒了些,問道:“你這是在說反話嗎?”

范志誠道:“將軍何不想想,圣人屢戰屢敗,如今能倚恃者,除了將軍還有何人?”

“我當然知道,我是圣人的柱石,那他更不應該疑我才對。”

“謬矣。”范志誠道:“越是只能恃仗將軍,圣人越害怕將軍會背叛他。依末將所見,軍中傳聞,圣人要解將軍兵權,此事不是空穴來風。”

仆固懷恩面色僵了僵,眼中浮起悲慟之色,把手里的酒壇子一摔,起身便往外走。

范志誠連忙攔住他,問道:“將軍何處去?”

“我去見圣人,自請解職。”仆固懷恩啐了一口在地上,道:“一腔熱血,反受猜疑,再打這仗也沒屁大意思。”

一句話說完,他才忽然意識到,這仗不打了,無非也就是讓慶王安穩當皇帝,也許天下反而還太平了。

“不可啊!”范志誠忙道:“將軍一旦失了兵權,辛云京、駱奉先等人豈會放過將軍?將軍不為自己考慮,也不為滿門考慮嗎?”

仆固懷恩一把推開他,大聲道:“我忠忱為國,別無二志,又何必為一己之私多做盤算?!”

范志誠便跪倒在地,泣道:“末將絕非要攔著將軍為國盡忠,可末將不忍看將軍的忠心被踐踏啊,將軍越是忠勇,他們越是輕賤將軍,這才是末將最痛心疾首之事。”

這番話戳到了仆固懷恩的痛處,他不由眼睛一酸,淚流滿面。

范志誠又道:“將軍不要坐以待斃啊,依末將所見,眼下唯有兩條出路,上策莫過于將軍一聲號令,命朔方將士拿下忠王、廣平王父子,押于京師,獻于天子,則將軍不失安定社稷之大功……”

話音未落,仆固懷恩轉過身來,抬腳一踹,把范志誠踹在地上滾了兩圈。

“懦夫!我絕不做這等賣主求榮之事,你若再敢說一句,我現在就殺了你!”

范志誠重新爬了起來,道:“將軍若不愿如此,那便唯有回師朔方,圖得保全。”

仆固懷恩不答,思量了許久,終究是不忍就這樣棄李亨、李俶而去,最后還是決定上書一封,把事情都解釋清楚。

他回到大帳中坐下,招過范志誠,道:“我說,你來寫。”

范志誠嘆息一聲,見勸不動仆固懷恩,只好坐下,提起筆。

“我是鐵勒部的夷人,從太宗朝就世代效忠大唐。我年輕時就得到過東宮的恩惠。”

范志誠遂寫下“臣世本夷人,少蒙上皇驅策”,同時搖了搖頭,心想,如今再說這些還有何用呢?圣人一旦起了猜忌,只會越來越深。

但仆固懷恩還在不停說著,說他這些年的功勛,說到后來怒氣漸生,一發不可收拾。

“陛下不加明察,聽任讒邪之人,這是最讓我痛心泣血的事。我仔細反省,認為我有六大罪,不得免死。”

“安祿山背叛,天下兵患不斷,我不管母親年老,跑到靈武追隨陛下,募兵討賊,這是我不忠的大罪之一!”

范志誠聽到后來,也是義憤填膺,下筆飛快。

“斬子仆固玢以嚴軍律,舍天性之愛,是臣不忠于國,罪二也!”

“二女遠嫁,為國和親,合從殄滅,是臣不忠于國,罪三也!”

“臣與子仆固玚躬履行陣,志寧邦家,是臣不忠于國,罪四也!”

“薛逆挾慶王以令天下,臣拒其高官,是臣不忠于國,罪五也!”

“臣戡定中原,志在興復,欲使陛下勤孝兩全,是臣不忠于國,罪六也!”

兩人寫罷這一紙奏書,俱覺酣暢淋漓。

仆固懷恩心頭郁氣消了不少,迫不及待就讓人將它呈遞給李亨。

在他看來,如此字字泣血的誠摯之言,一定能讓圣人明白他的忠心。

若是李亨能體諒他,他便繼續效忠,若是不能,他便率軍回朔方罷了。

可他卻沒想過,這與其說是一封自證清白的奏書,倒不如說是挑釁李亨耐心的戰書。

一封書信被打開,薛白的目光從字里行間掃過,道:“虧得有李長源的妙計。”

他最近很喜歡用這句話,凡是有關招降李亨之事有進展,都得贊一贊李泌,生怕旁人不知李泌在輔佐他。

信是魏少游送來的,詳述了涇州的各種情形,提醒薛白小心郭子儀回師。

倘若郭子儀真的回師,對于薛白,確實會是一樁頗危機之事。也許薛白正攻著涇州城,斜地里便有一支驍騎猛沖過來,將他一箭射翻。

可若是薛白現在就被郭子儀嚇走,也有可能就中了李輔國的計。

薛白當然不至于被一個無知宦官的主意嚇退,當即招過老涼,低聲吩咐起來。

“伱去點一支精兵,人數不要多,三百余人即可,從繳獲里拿出朔方軍的盔甲旗幟,扮作仆固懷恩的人,去涇州城外鼓噪。”

老涼一聽就明白了,道:“郎君放心,我明白了。”

“去吧。”

薛白看著老涼的背影,偶然間也想起了多年前在長安的遭遇,那個令人窒息的大缸是李亨對他的背叛。

若某日有機會,需要把李亨活埋,他絕不會手軟。只是眼下,他還是該把目光放回河北。

相比于他的志向,哪怕是相比于史思明帶來的威脅,李亨暫時不那么重要了。

李亨又從窒息的噩夢中被驚醒。

他夢到自己被活埋,醒來一看,卻是張汀的手臂壓在自己的脖頸上,遂掙扎出來,起身,往外走去。

已是四更天了,所謂行宮的大殿上依舊燈火通明,李輔國正在為他整理文書。

見到李亨過來,李輔國有個慌忙想把一封奏章收起來的動作,恰被看到了,只好無奈停下。

“給朕看看。”

李亨搶過那奏章,見是杜鴻漸的秘奏,奏折上的話很委婉,內容卻很現實。

說是,李亨如今退位回長安還算手上有籌碼,李琮不可能動他,甚至可以化解兄弟矛盾,聯手除掉薛白,李琮無子,儲位可以傳給廣平王,保全社稷。

又說薛白如今根基尚弱,是趁著他們兄弟鬩墻壯大勢力。那么,最重要的是結束兄弟鬩墻。若繼續頑抗下去,消耗實力,對大唐不利,對李亨也不利。

總而言之,要把對抗李琮、薛白的戰略,改成聯合李琮,對抗薛白。

杜鴻漸這是理智之言,可事實是,李亨一旦回長安,更可能會是任人魚肉的俘虜。極難達到這些目的。而杜鴻漸隨時可以倒向李琮。

“圣人。”李輔國道:“杜鴻漸反了……”

“別說了。”

李亨擺擺手,知道恰是因為李輔國也覺得杜鴻漸的話有道理,才會想要把奏折藏起來。

他心煩意亂,不明白為何自己的一生是如此的失敗。

“陛下,還有這個。”

李輔國遞過另一封仆固懷恩的奏折,小聲地道:“依奴婢看,仆固懷恩有大不敬……”

李亨一看,當即臉色就僵住了,不安地踱著步,道:“召李俶、房琯、辛云京、馬璘等人來。”

他并不是果斷的人,等眾人來了,想必又是各種不同的意見,討論許久,難以決斷。

果不其然,即使是看到這樣的奏書,李俶也還是認為仆固懷恩沒有反,可卻不敢力保,害怕李亨懷疑他與仆固懷恩有勾結;辛云京則是堅決認為仆固懷恩反了。

正在此時,忽然,城外鼓聲大作。

“怎么回事?!”

李亨連忙派人去打聽,不多時,監軍魚朝恩匆匆狂奔而來。

甫一入內,魚朝恩便拜倒在地,哭嚷道:“不好了!仆固懷恩反了!”

旁人都以為他是從城外兵營來的,用吊籃進的城。實則他能這么快趕來,只因他住在城里。

這宦官既貪生怕死,又不愿被李亨看出來。必須說出兵營中的情形,遂根據自己打探到的情況,十分篤定地道:“仆固懷恩麾下的部將們鬧起來了,鼓噪仆固懷恩挾持圣人,要獻給薛逆啊!”

“真……真的?”

“奴婢親耳聽聞,他們在喊‘忠王不信將軍,今夜就擒了忠王,撥亂反正!’”

說到這里,魚朝恩意識到自己說錯了,又補充道:“奴婢是親眼所見啊!”

駱奉先聽得大驚,跳著腳,尖聲道:“奴婢早知仆固懷固要反!”

到這一步,就連李俶也無法再為仆固懷恩說話了,只好向李亨執禮道:“仆固懷恩本不欲反,奈何為左右所誤。”

李亨終于是心防大破,悲愴泣下,攤手問天道:“天咎大唐,就不能許大唐一個不叛的大將嗎?!”

聞言,辛云京、馬璘等人皆大步邁出,抱拳道:“陛下!臣等愿平仆固懷恩之亂!”

言語雖慷慨,事實上他們都知道經此一變,元氣大傷,再無力與薛逆抗衡了。

“將軍!”

仆固懷恩今夜又飲了許多酒,是在大醉之中被推醒過來。聽聞了營外有數百人鼓噪。

不等他酒醒,營內已有更多人被帶動了起來,鎮壓都鎮壓不住。

見此情形,范志誠就知大事不好,勸仆固懷恩早做準備,要么去投薛白,要么率眾歸朔方。

一開始,仆固懷恩不信。

可沒多久,辛云京、馬璘已連夜點兵,準備來攻打他了,不由他不信。

“豈能如此?豈能如此?”仆固懷恩悲憤仰天,捶胸頓足,道:“我部世代忠于天可汗,怎就成了叛逆啊?!”

“將軍,速作決斷吧!”

仆固懷恩決斷不了,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這種大事,得聽郭子儀的。另外,他的長子仆固玚還在出使回紇,請兵平薛逆。

這讓他覺得暫時回朔方觀望是有更多余地的選擇。

到這一步,他其實還不愿徹底地與李亨父子翻臉,遂大喝道:“走,回朔方!”

這是混亂的一夜,涇州城外人仰馬嘶。等到天明,留下了一地的狼藉。

晨陽灑下時,朔方軍的大營猶在,地上鋪著一些尸體。營地中未走的士卒們蹲在地上抱著頭,麻木且不知所措。

李俶登上城頭,舉目四望,目光失云了往日的神彩。

他真的不明白為何一切會成了這樣,他自詡英明,也不知自己到底是在哪樁事上做錯了,導致局勢成了這樣。

“阿兄還不明白嗎?”

耳畔忽然想起了熟悉的聲音,李俶恍惚了一下,知道是自己幾夜未睡,出現幻覺了。

他的腦海中浮現了李倓的身影,于是甩了甩頭,要把這身影甩掉。

“從一開始我便說了,寄望于回紇收復二京,便是成功了,軟弱帶來的后果,阿兄一輩子彌補不了……”

“滾開!”

李俶大怒,喝罵著。

李倓的聲音卻還在響著。

“阿兄你心志不強,不敢求長遠,怕夜長夢多。你們求援兵,哪怕犧牲二京百姓也在所不惜,因為你們從心里就知道自己弱小,弱在骨子里!”

“你胡說!你已經死了!”

“因為弱在骨子里,所以你們害死了我,對嗎?同樣的,永遠無法信任仆固懷恩,他的背叛是注定的,否則他就會和我一樣,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閉嘴!”

李俶發狂,再一轉頭,卻是又愣住。腦中的幻覺已然消散了,然而,天地交界處,一支兵馬已經出現了。

薛逆兵臨城下了。

可仆固懷恩與其兵馬已經不在了。

李俶愣愣看著這一幕,終究頹然跌倒,腦子里浮起一個問題……真要降了嗎?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