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頭我勸你向善

第103章 王爺審王妃

自端陽那日起,三名太子妃被殺一案早已在臨陽傳的沸沸揚揚,尤其是三件丟失的圣賜之物,更是引得無數人猜測揣度,誰想今日竟齊齊重現。

死者之一的郭秀玲,其實她的簪子早在死前便已丟失這事,景玉樓昨日已從第二次查問中,從她貼身侍女那里知曉。

正與那封匿名信中所述一致。

此刻雖是查回兩件贓物,但事情查到這一步,除了其中之一與蔻丹樓有瓜葛外,其實并沒有對他來說,特別有用的證據。

反而,把自己妻子給牽扯進來。

此時,景玉樓對這件事幕后之人的手段,真正起了幾分懼意。

褚夫人站在他邊上,正和孟氏相對而立,兩個女人一個眼神對上,褚夫人猛然提了高腔:

“我想要這南海赤髓簪,都是聽了楚辰王妃的主意。”

“就是就是,要不是王妃說起南海赤髓如何靈驗,我也不會回去就讓人四處去尋。”

孟氏連忙接口。

這一突如其來的轉變,令得山巔亭中溫瑩心下恍悟,原來這小王爺不是謝安的人,臉上帶了一抹早知如此的高深莫測,冷笑不語。

程鴻坤微不可查朝宇文虎偏了偏頭,淡聲道:“此案幕后祭主心思狡詐,四處攀咬,需慎防邪崇有意玷污井木塔之清譽。”

他這話看似公允,并不特指誰攀咬誰,不論之后事態如何發展,都挑不出錯來,卻是已明言需考慮謝家聲譽。

宇文虎心頭大喜,從后悄悄瞥一眼高華清貴的女仙,躬身道:“謹遵塔使諭令。”

顏若依在一片喧嘩聲中,從容步出花廳,向著丈夫走去。

湖邊早已站滿了人,數百人圍觀身為大理寺少卿的楚辰王,當眾審問自家王妃。

實在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觀。

顏若依唇邊含著一抹矜持微笑,向丈夫斂衽一禮,并未等他開口詢問,主動辨答:

“那日定國公府花宴上,本是眾人說起郭四小姐頭上的南海赤髓簪,我確有在旁點評一二,道南海赤髓性溫,對婦人有暖宮之效。”

那雙淺紫的眸子顯出一份俏皮的狡黠,“王爺該知,妾身對女醫之術略有通曉,但全城熟識的女眷也盡數悉知,我從不在人前指點生養助孕之法。

祖小夫人是花宴上才偶知有喜,她此時腕上所佩南海赤髓手串,乃先慈遺物,端陽節后,做為賀禮送至祖府,有禮單為證。

至于這二位……”

她轉向孟氏和褚夫人,“人前人后多次討教養生之法,那日花宴也是如此,皆被我好言相拒,當日與宴諸人,皆可為我作證。

或許她二人見我喜佩南海赤髓,有心揣測也未可知,若說購買簪子由我主使,全屬不實。”

她這話說完,身后花廳里傳來七嘴八舌的聲音:

“我等都可作證,王妃從未說過南海赤髓有助孕之效,明明就是她們兩人自行揣度,有心嫁禍……”

更有口無遮攔的紛紛嗤笑:

“自己懷不上孩子,倒賴別人……”

“無后為大,這兩人已犯七出,還不趕緊休了作罷……”

這花廳里都是已婚的夫人輩,此時安置在別處,未出閣的小姐姑娘們,也被這邊的動靜引得過來觀望,聽了這些言辭,一個個羞紅了臉。

東院來的一幫老爺們兒也是臉顯尷尬,有板正的已掩耳退避三舍,直道:“成何體統!真真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

一時間眾人似乎都忘了,此時審問的,乃是事涉三人慘死的命案,都揪著孟氏和褚夫人的笑話,好一通嘲罵。

褚世忠一張臉漲成豬肝色,此生最痛被人當眾恥笑,直恨不得將他婆娘這始作俑者打死泄憤。

倒是梅郎中尚有幾分事不關己的鎮定,他子息尚可,全是這一心想爬上主母之位的小妾,自作主張罷了。

對這個給他帶來禍事的女人,心里已是恨透了,全副心神只在如何給自己脫罪上,揪住之前景玉樓的推測之言,辯駁道:

“王爺毫無憑據,說是下官垂涎圣賜,暗害三人,實在過于武斷,既已掌握發貨來源,自去尋那什么……蔻丹樓即可,何以……”

他說到蔻丹樓三個字的時候頓了頓,這才覺出有些耳熟,似乎這些日子聽人提起過,好像是那家著火的脂粉鋪子……

這類東西,他平時極少關注,這會兒話卻說不下去。

景玉樓此刻正接過扶風悄悄遞上來的一張硬箋,一眼看過,心下猛然轉喜,抬起頭來,卻對上妻子一雙隱帶憂慮的眼,立刻反應過來麻煩出在何處。

耳中聽著扶風低聲稟報,他抬眼又和顏若依對了個眼神,隨后吩咐一聲,“請出來說話。”

張氏被帶到花廳外時,神色毫無慌亂,倒似早有預料,面對楚辰王的提問,將之前花廳內所言,如實重述:

“端陽那日,張妃娘娘留妾身在宮中晚膳,約摸是酉末剛過,娘娘送妾身出來,因說消食,朝梔木林那邊略走了走,瞧著孟氏在曼伶閣外候見……”

孟氏在旁慌了神,“我沒有……,那晚貴妃娘娘沒召見賤妾,我,我沒進去……”

張氏恍若未聞,被她打斷便停了口,待她不說,接著道:

“之后妾身從西廷宮院大門出宮,見到貴妃娘娘宮里的代云姑姑,帶著蔻丹樓東家徐思瑤進去。”

景玉樓看向孟氏,“你當晚可有見到徐思瑤?”

孟氏眼睛眨了又眨,半晌支吾,“沒,沒留意……”

景玉樓回過身,再次朝山巔亭的方向,雙手持箋過頂一揖,朗聲道:

“今大理寺截獲,蔻丹樓東主徐思瑤替宮中謝貴妃所制,煥顏湯方一張,方上所示藥材若干,藥引為——女子額皮焙干研末,佐以處子之血一斗……”

這令人聞之悚然的湯方,之前已在花廳傳閱,景玉樓此時高聲讀出,是為向山頂的塔使稟報。

今日義善堂大宴賓客,臨陽城有頭有臉的人幾乎都到場,此刻皆聽得分明,人人面露驚懼。

一個未出閣的女子,全身鮮血不足小半斗,這煥顏湯要拿三個人的血來做引,如此邪佞之舉,足稱罪大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