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頭我勸你向善

第162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

顧明澄的靈臺之外也有這樣一層硬殼,只是比靈動期更為剔透。

方怡在修行年月上,遠于顧明澄甚多,靈力轉換真元不足,修為上不去,照理說該與顧明澄差不多。

或許因馭靈道獨特的道心,那層殼呈現為薄而寂滅的黑色,仿佛一面密不透光的鏡面。

攝意訣一觸即離,那一瞬,以梟的神識靈感之強,亦未能察覺,鏡面后一雙同樣漆黑如墨的眼,微微啟開一線。

梟窺視后撤了術法,心下有了大致的輪廓。

難怪如今的筑道初期,神識弱到如此地步,只能當作五感外放的耳目使。

若說這是為守護修仙之人不為邪魔宵小覬覦,妄行奪舍之力,為何未入道如景琛,也有“守道”加持?

道心碎則人亡,這普天功德,守護的并非人,而是道心。

上古時,世間大道萬萬千,俯首可拾,如今卻成稀缺資源,被圣山牢牢把控。

那么,這所謂“守道”,是如何加諸在每一個修仙者身上的?

他手中把玩一小塊青璃,聯想到景玉樓私自修出靈臺,心中略有所悟——

修仙者獲取靈氣,幾乎完全來自靈石,或許這正是癥結所在。

青璃在貓兒鼻子前晃了一下,隨后拋向遠處。

修辛極爭氣,像惡犬見了肉骨頭,撒足狂奔追去,橘色身影消失在寂靜夜色中。

梟的視線也凝視那片黑暗,腦海中浮現魔淵下窺見的至明火。

光與暗對立相倚而存,永恒不滅,是為四方真理。

“二位慢走,不送。”

太子起身一禮,揚長而去。

步下朝陽臺,口中打了個清脆的唿哨,大橘撒歡奔回,在他腳邊蹦跳討好,全然不顧自己是只貓,長尾搖得歡快。

顧明澄如此jing明之人,對太子之前的小動作全無察覺,反而是方怡眼中迷茫散去,下意識摸了摸腦門兒。

馭獸和丹器兩道,卻是因道心的特異,鉆研技藝的同時,靈感一向更勝同階修士。

尤其靈宗這一系,馭獸術并非只是單純馴服妖獸之法。

這世間不止妖靈、器靈,人之三魂七魄,同樣以命輪為根基。

當世只有馭靈道,主修神魂,方怡于神通道法上平平,靈感卻極其敏銳,這時心頭生起古怪:誰偷窺我?

這一絲警惕落在他不著調的性子,此刻突發奇想,拔腿追上前面的背影:

“我知道了,陣法是你畫的,你通曉馭靈術!”

顧明澄趕上方怡,兩人一道追進太子的清暉殿。

“你能看懂仙篆文?”

太子博覽群書,連靈骨煉刃那么大的造化都有,再添這一項,顧明澄此時有幾分信了方怡那番論調。

南明朱雀在上古時,可不僅僅是與通幽圣人比肩,碎塵遁虛,那是堪比先圣的化羽境。

莫非妖皇遺脈,真有世人無從知曉的傳承。

兩位仙人死乞白賴非要跟進來,太子只得吩咐瑁鼓上茶,引著他們到偏殿就坐。

見了滿殿高及頂梁的書架,顧明澄不佩服都不行。

書案上有一整套修仙典籍,從《靈修入門五千言》,到《符法經略詳解》、《靈鑒玄經》、《通丹錄》、《將器譜》,一應俱全。

這是圣山刊印的全本,雖不如《警世錄》那般天下通傳,世家大族、皇親貴胄這等家世的子弟,要想顯得勤勉上進,一心向道,必得人手一套,拿回房里供著。

然而五十歲以下,能自己獨立看懂原本的,幾乎沒有。

圣山不吝私藏仙家道法,不代表入道不需要門檻,這套典籍以仙篆文書寫。

非圣山門下鎮妖塔一系,只有真正的修仙世家,得前輩親授,花費數十載功夫鉆研,才能看得懂。

這里面有個悖論,必須以靈修入門的口訣,初通九竅之后,動用靈力才可辨明這種,類似符文、形意具象,又晦澀莫名的字。

學過的人大多這么說:比銘文好懂點。

這口氣大的,好像他們能看懂銘文似的。

凡人無法意會天書,導致修仙界入門者越來越少,門檻越來越高。

如顧明澄這種野路子出身,跟著治水奇人璞疏幾十年,一本《入門五千言》還沒全看明白,是入鎮妖塔后才惡補的。

方怡一把抓起那本《靈鑒玄經》,嘩嘩翻了幾頁,指著上面做了注釋、畫圈標重點的符陣圖,一副抓到現行的得意:

“我就說吧,這貓的陣法是你自己畫的。”

太子把一盞茶推到他面前,承認得毫無負擔,“孤不過拿它練手,技藝不jing,讓宗子見笑了。”

方怡撲在案上,打翻了茶盞,前襟濕成一片,“如何畫出越級陣法?”

他的臉幾乎貼到太子鼻子上,太子朝后避開。

“《轉物歸心》有言,魔火降世,世間再無湮滅之力,方有鵬蜉之差而生,浩瀚之力不傷微塵,化物于微,即可以輕就重。”

顧明澄在旁心頭一動,上回那伙南疆亂邪,也鉆了鵬蜉之差的漏洞,這項法則竟與魔淵有關。

《轉物歸心》專論術法天規,詮釋天道大義,已非入門仙典。

塔里的傳道堂教授這類進階功課,須蒼門以上方可聆聽參悟,如他這種入門不足百年的黃門仙,都還未有資格。

“你有‘化物于微’筆法?”

方怡大喜,眼神急切,這套失傳已久的繪符法,他只聽師尊提過一次。

“阿謹說,大概南澹會有殘卷,我今趟來正想去找,你有借我看看。”

賈平的買書任務還沒完,通過商行跟禺州那邊下了定,南澹體制松散,書籍流通極廣,已到的一批充實進這間偏殿。

預計后續到的,這里已塞不下,還得另辟空間。

太子很大度一抬手,“孤看完也不知擱哪兒了,方大師得閑的話,可以自行翻閱,無須見外。”

以“化物”筆法勾繪符咒陣法,梟以前就通曉,在修辛身上繪陣時,未及多想,還真沒想到,如今的馭獸道已經失傳了這門技藝。

“化物于微”脫胎于太微宗道法《化物訣》,原是一套斂息術,想來以南澹典籍的收藏情況,應該是有的。

因了這句話,方怡接下來幾日,就賴在東宮這間偏殿不走了。

一開始還惦記著找書這正事,之后被太子收藏的各種野史孤本轉移了注意力,更是樂不思蜀。

“你這也有《弘晟傳》!我上回在湘南那邊聽的只有半部,可把我難受壞了,你這兒是全套……”

梟早就嫌方怡礙事,奈何這人臉皮厚,好賴話楞是聽不懂。

面無表情掃過那套話本,“聽聞丹桂坊有家書館排了戲,方大師不如去那兒瞧。”

方怡一聽來了興致,站起來剛朝外走,忽然回過頭,目光轉向一旁正殿深處,煤球眼眨巴兩下,笑嘻嘻道:

“恭喜太子,先天器靈出關。”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2m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