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頭我勸你向善

第184章 顛沛流離那些年

簪寶閣今日唱《弘晟傳》終幕,身為忠實擁躉的戲迷方怡怎能不來。

景玉樓特地給他在二樓弄到一個雅間,連在城外堪察地脈的溫瑩和顧明澄,也被叫來作陪。

顧大仙長駕臨,陶然館主親自相迎,進了樓,青軒趁著左右無人,將手中一物悄然遞上,輕聲道:

“顧仙長,有位故人求見。”

那是一枚玉佩,上刻“韶華”二字,顧明澄心下一驚,面上卻不動聲色,審量青軒一瞬,語氣平和:

“請館主帶路。”

“不敢。”

青軒躬身一揖,抬手做了個請,將他引到二樓角落,一扇屏風掩住的小門外。

屋內女子身著男裝,長發束在頭頂,扎成利落的馬尾,衣飾亦與時人迥異,是南澹江湖俠士的裝扮。

文瑯落落大方一拱手,笑容帶些促狹:

“顧少爺,多年未見,你可還記得我?”

顧明澄定睛看了她半晌,神情間難免有一絲失落,卻又松了口氣,剛才在外面,他以為端木苓自己跑到南黎來了,著實擔心了一把。

這句久違的稱謂,令他乍見故人的驚喜,多了些沉重。

當年顧家未中落之時,與韶華將軍府比鄰而居,顧明澄和大將軍之女端木苓自幼一同長大,帶他啟蒙武藝的,正是眼前這個女子。

“當年扎馬步,沒少吃你的苦頭,我怎會忘得了你。”

顧明澄朗聲而笑,壓抑心頭的急切,盡量讓聲音聽起來不那么激動:

“苓丫頭怎么樣,……為何還是去了南澹?”

“哦?看來顧仙長都知道了。”

文瑯換了稱呼,抬手請他入座,斟滿面前酒盞,“主公是韶華軍唯一的繼任者,大將軍的心血,不能任由凋零于外,當年大將軍殫jing竭慮守護的這片疆土,也該給她在天之靈,一個公允的說法。”

顧明澄坐得筆直,聽她這番話,神情尤為鄭重,沉沉點頭,“沒錯。”

自聽說顧明澄入鎮妖塔,這幾十年,端木苓在她的勸說下,一直未主動與他聯系。

文瑯見他此時態度,心頭一塊大石落地,含笑道:

“主公沒有看錯你,她始終惦記著,當年與你顛沛流離的那些日子。”

當年西南戰事吃緊,顧明澄父母相繼離世。

端木苓是韶華大將軍端木容的獨女,自幼無父無兄,母親掛帥出征,偌大的將軍府便只剩她一人。

茲國叛軍兵臨城外時,她還不知母親已于圍困中力竭戰死。

在那之前,被圍的求援軍報并未入城,身后百里外駐扎的齊朝大軍,也毫無動作。

韶華軍在大將軍死后,再未歸來,西州邊城就這么被茲國人輕易敲開。

那年顧明澄十五,端木苓八歲,半大少年帶著個小女娃,于戰亂中出城,茫然四顧,不知何去何從。

傳言紛紛,都道韶華大將軍叛國通敵,死于茲國人之手,端木苓哭得死去活來,怎么都不肯相信。

一路避開叛軍鐵騎橫踏,兩個孩子輾轉往前線的方向走,千里尋親,大多時候是顧明澄背著她。

戰火對于幼小的他們來說過于無情,并不因端木苓是將軍之女就稍有寬容,最終還是被亂民蜂擁的人流帶偏了方向,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后來顧明澄只能帶著她,去尋找父親的知交好友璞疏山人。

然而,這位治水奇人居無定所,要找到他,同樣如大海撈針,兩個孩子就這么饑寒不濟四處流浪,待尋到璞疏之時,已過去五年。

之后總算過了兩三年暖衣飽食的安穩日子,小丫頭出落成大姑娘,私下里也添了些女兒家的心思。

他倆相依為命多年,論感情自然深厚,但顧明澄離家前承了那枚道心之種,一門心思只在修仙向道,再說他那耿直性子,哪里懂得女孩子這些細膩想法。

他大她七八歲,在路上那些年,幾乎是把這丫頭當女兒一樣,背在背上養大,又當爹又當娘。

第一次聽到端木苓的表白,顧明澄當場呆成一只木頭樁子,簡直頭大如斗,狠狠訓了她一頓。

要說端木苓和他一同長大,也是近墨者黑,同樣生了副倔強脾氣,被他氣得狠了,當時就道:

“顧溯,你口口聲聲說為我著想,其實就是看不起我,將來你成仙入道長生不老,而我再過幾十年,就該老得雞皮鶴發,牙齒都掉光了,你是怕到時跟你不般配,被世人恥笑你找了個老太婆,是也不是?”

顧明澄被她這番話懟得目瞪口呆,指著她的手都在抖,“你你,你說的都是些什么混賬話!”

世間凡人想要踏入修行,難如登天,除了靈石資源難以積攢,最重要的是覓得道心的機緣,幾乎是萬里無一。

端木苓自此后心知肚明,恐怕與顧溯是兩個世界的人了,正當心灰意冷之際,文瑯幾經輾轉,終于尋到她。

始知當日母親出征前,便已接到齊皇問責的秘旨,指她有通敵之嫌,要求自證清白。

也是因了那封秘旨,收到求援的大軍,開拔到端木容被圍困的鷹嶺峽左近,卻硬是按兵不動。

端木容后來僅帶百名親衛,將敵人誘入峽谷深處,給韶華軍僅剩的八千部下,爭取到一線逃出生天的戰機。

文瑯是端木容麾下先鋒統領,本該沖在最前,卻被大將軍逼著立下血誓,帶領余部突圍而出,絕不回頭。

亦是遵循大將軍遺命,率兵叛出齊朝。

朝中早有人看不慣她一個女人領兵帶將,還立下赫赫戰功,既要誣她叛國,端木容只能殺身,以成全皇帝想要的這個“仁”。

坐實叛國之罪的那天起,這支隊伍便只余引恨離家的下場,待到重歸故土那日,或許已再無洗刷污名的機會,但即使拋灑血與淚,也要自證清白。

文瑯把韶華軍帶到與鷹嶺峽一江之隔的千仞山脈,那里是南澹與齊朝的界山所在。

雖在外人看來,韶華軍叛至南澹,實際只是游離于兩界之間,化整為零安頓在群山峻嶺中,之后文瑯便回來尋找端木苓。

眼見不能與愛慕之人白首偕老,端木苓最終能義無反顧地跟著文瑯離開,基于兩件事。

其中一個原因相當隱秘,也是顧明澄至今百般費解,每回對端木苓心生惦念之際,都覺得又冤枉,又抓心撓肝。

歸根到底,緣自當年老頭兒的一句話:

“苓丫頭,阿溯是頭蠢驢,你說你一個姑娘家,偏要上趕著往他跟前湊,他能不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