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娘子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差地別(第三更)

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差地別(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差地別(第三更)

西府的偏院有好幾處,不知道毛氏是不是有意而為,安置羅氏的偏院居然與柳氏住的院子相鄰,隔著矮矮的院墻就能互相看得清楚。

羅氏被軟轎抬過來的時候,險些又氣得背過氣去,她先前還嫌棄這偏院破爛簡陋,瞧不上柳氏母女縮頭縮腦在這里茍且活著十幾年,可現在自己竟然也被送了過來,她這個正室夫人就這樣被打發到了這里,她怎么能接受!

她伏在軟轎上,喘著氣瞪著后面遠遠扶著婢女打著傘走著的毛氏,恨不能啐她一臉唾沫,無知的鄉野村婦,居然也敢在她跟前得意。

一雙手捏得發白,終究還是把氣吞了進去,孫嬤嬤勸得對,就是有再多委屈和氣,如今她都得忍著,為了她自己,為了明月也得忍著這口氣,只有留在這府里,才能慢慢再打算起來。

顧老夫人、毛氏、顧明珠,這些人一個一個都記在她心里呢,總有一日她會千百倍還給她們!

到了偏院門前,羅氏索性閉了眼,不想被柳氏看了笑話,讓人抬進了房里去。

毛氏看著她被送進去,總算是大功告成,笑瞇瞇地與緊閉著眼不看她的羅氏道:“嫂嫂,我看這院子很是清凈,最適合養病了,你身子不好,就在這里好好養著吧,有什么要得打發人去與我說,我教人給你送過來。”

這話很是熟悉,就是當初毛氏來長安時,羅氏與她客氣的話,那時候羅氏還是府里的當家主母,還嫌棄這二房兩口子是無用的拖累,要打發他們早日回青州去,可現在卻是整個掉了個,毛氏倒成了掌家的了。

羅氏心里如同被人拿刀子絞著,手指甲狠狠攥緊肉里,疼得緊了才忍下這口氣,任由她嘲諷地取笑著。

好在毛氏如今滿心都是府里的賬本和田莊鋪子,說了幾句,便帶著人走了,留下羅氏與幾個陪嫁的婢仆留在了偏院里。

聽到毛氏走了的聲音,羅氏才從榻上睜開眼來,顧不得多看幾眼房里的擺設,便吩咐孫嬤嬤:“讓人去安寧伯府打聽打聽,看看宮中的詔諭可來了?還有我阿娘怎么樣了,她可是照我的話說了,出了紕漏沒有!”

這才是要緊的,現在顧家暫時留著她在府里沒有送回去,可若是羅大夫人再出了什么事,可就保不齊會不會立刻被顧老夫人趕回去了,她不能再被親娘拖累了名聲了!

可她話剛落音,孫嬤嬤便是一臉為難,好一會才低聲道:“夫人,老夫人吩咐了,不許偏院這邊的人隨意進出,如今想要回伯府打探消息怕是也不能了。”

羅氏頹然松開手,無力望著帳子頂,顧老夫人如今正避諱著她,自然不會允許她的人進出西府,這是要把她徹底軟禁起來了。

可是她滿心著急,若是不能知道那邊的動向,還不知道羅子業與安寧伯夫人又會使出什么招數,把先前的丑事全部推到羅大夫人頭上,那會更加糟糕。

她這會子是真急了,思來想去倒是想到了一個法子:“去,去請二娘子過來,我與她說。”

她被關起來了,可顧明月沒有,老夫人那么看重顧明月,必然不會責罰她,只要顧明月打發人去她外祖家里打探一番,便能知道是何境況了。

孫嬤嬤答應著,打發了小婢去院子里傳話。

羅氏惦記著顧明月一會過來,才想著看了看房里的擺設,頓時皺了眉,吩咐孫嬤嬤:“讓人趕緊收拾干凈,把窗攏都打開來,去我那妝匣子里取了香點了,四角都要擺上香爐,這房里一股子霉味,二娘子身子弱怕是受不住……”

她自己委屈點也就罷了,舍不得委屈女兒,明月又是那么個善解人意柔弱的性子,只怕看了這副模樣又會難過。

孫嬤嬤帶著小婢把房里收拾了一番,又照著羅氏的吩咐煮了茶湯候著,只等著顧明月過來了。

可是去傳話的小婢卻是一個人回來了,拜在羅氏跟前道:“小菊姐姐說二娘子昨日回來受了驚嚇,又哭了大半日,今兒一早便起了熱,正打發去請醫官來瞧,實在是起不了榻,只能過兩日再來給夫人請安了。”

幾句話說得羅氏臉色大變,唬地連忙問那小婢:“你可見著二娘子了?她身子如何了?醫官還不曾來?”

見小婢連連搖頭,羅氏的淚止不住往下落:“想不到老夫人狠心至此,娘家出了事,嫌棄我便是了,怎么會連明月也怪上了,難不成也不給請醫?”

“這孩子自幼身子弱,好容易年紀大些見好了,我只當是無妨了,卻被我連累的又病了,也不知怎么樣了,要緊不要緊!”

看著羅氏傷心的樣子,孫嬤嬤也跟著難過,夫人自己病得這樣重了,心里卻還是念著二娘子,果然是慈母之心,再硬心腸的人也瞧著難受。

羅氏傷了好一會心,才強打起精神來,與孫嬤嬤道:“明月病著,還是別讓她擔心了,你讓人再去把明玉喚來吧,如今也只能指望她了。”

說起明玉,她便心酸,若是當初生的是個小郎君,現在何至于這樣被婆家搓扁揉圓,怎么也會看在她有了子嗣的份上留著點情面,終究是肚子不爭氣,生出個女兒來。

顧明玉帶著婢女匆匆忙忙趕到偏院,才一進門看見這院子的擺設,她便忍不住落下淚來,自己娘親是府里的大夫人,父親的正房妻室,素來高貴大方,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現在卻淪落到了在這偏院里養病度日,教她怎么不心酸。

她進門前抹干凈淚,強撐起笑臉給羅氏請安:“阿娘可好些了?”

羅氏見了她的笑心里百般不舒坦,一心想得還是當初生兒生女的差別,不由地別開臉去:“叫你來,有事要與你說,你好生聽著,若是再幫不上權當沒我這個娘吧。”

不是不氣惱的,兩個女兒一個樣樣都好,事事都教她滿意,還有一個卻是這樣不成器,遇見了事也不知道指望不指望得上,真是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