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之我是鄭克臧

178.眾生相(上)

董小一扶著白發蒼蒼的老娘,看著面前長滿雜草雜木的荒地,眼淚都下來了。董家原來也是昌國的大戶,可當年封界令一下,祖傳的土地一下子就保不住了。他爹只是理論了兩句,就吃了縣里的一頓板子,回到家沒拖過兩天就死了。眼見得爹死了,娘病了,田也沒了,他一氣之下便帶著家人投了反清的義軍,一晃已經二十多年過去了,其間妻子和兩個兒子先后在逃避清軍的追捕中早早識趣,原本以為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田土了,沒想到突然間就跟著大隊到了東寧,隨即便被授予了面前這塊面積三十畝的荒地。

“兒啊,這塊地真的就是咱們家的了?”老母親瞇著已經渾濁的眼睛打量著這塊小小的領地,似乎至今不敢相信。“頭三年不用繳稅,再后兩年的田賦減半,而且還不用繳人頭稅?”老娘問一句,董小一便應一句,忽然老人嚎啕大哭起來。“他爹,咱家又起來了,他媳婦,你怎么就沒有活到今天看一看呢••••••”

“娘,這是喜慶日子,莫哭了,今后的日子會更好的。”董小一胡亂的抹了把臉,然后帶著哭音勸說著老母。“先回家吧,顏兒估計已經收拾好了屋子,等明個開始,兒子就賣力的把地開出來,年內還說不定能種上一茬菜蔬呢••••••”

董小一所在的村子一共有二十六人家,正好是東寧基礎單位的一“甲”,這也是營造者特意的安排,就連屋子都是統一形制的竹筋混凝土預置板房,雖然看上去外形單調,但此時此刻在董小一的眼里就是夢中的天堂。

回到家里,小女兒董顏兒已經重新布置好了家,說起來,董家來臺時也就兩身衣服和一條麻被,其他什么碗筷、桌椅還有箱柜都是官中發下的,董顏兒要做的就重新打掃一邊,另外就是把灶升起了,燒水做飯。

不過等到董小一回到家里,院子里已經來了不速之客:“顏兒,這幾位是?”

“姑婆、爹,回來啦。”看到奶奶和爹慢慢的挪回來,董顏兒馬上迎了上去,同時一一介紹道。“這位是隔壁的李家嬸子,這位是村西頭謝牌首家的荷娘姊姊,這位高嬸。”董家所處的這個甲事實上并未填滿,至今只到半數,其中一戶甲長、兩戶牌首是從臺南遷來的,還有九戶分別是從泉州、興化以及馬六甲實臺的,正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所以盡管在溝通上頗有些障礙,但彼此的交往卻是第一時間展開了。“這些柴火和菜都是都是李嬸她們送的。”

“怎么好煩勞各位鄉黨。”董小一馬上作揖謝著,盡管不知道他在說什么,但看到動作,明白怎么回事的幾個女人都福了一福作為回應。

“今后就是鄰居了,大家彼此照應也是應該的。”謝牌首的老婆很是爽朗的說著,只是嘰里呱啦的客家話讓董小一有如雞同鴨講。“對了,還是先把老人家扶到屋里休息吧。”

董小一勉勉強強聽懂了幾分,于是告罪一聲,先把母親扶近屋,老太太剛剛坐下便一把抓住兒子的人:“人家又送柴又送菜的,可不管人家存了什么心思,你可別給人家臉色看,得罪了鄰居不好,咱們畢竟才初來乍到。”

“說起來連米都是從官府賒的,兒子真不知道人家圖謀咱們什么。”董小一苦笑道。“不過,娘盡管放心,這些事兒子還是曉得的••••••”

董小一出了屋子,李紳她們幾個還圍在董顏兒身邊評頭論足,此時見得董小一重新走出屋子,高嬸便滿臉堆笑的夸贊道:“顏兒手腳勤快,董老哥日后可是有福了。”

“李家的,謝家的,還有高家的,人家剛剛搬來,你們跑來湊活什么?”董小一還沒有搞明白高嬸在說什么,一個聲音從籬笆外面響了起來,很快,一個人推開院子的扉門走了進來。“還不給我統統回家。”

如同見了貓的老鼠,這幾個婦人忙不迭的跑路了,這個時候董小一才看清楚對方就是在村口接自己一家的本甲甲首,于是忙不迭過去見禮著,就聽甲首用一種帶著濃郁閩南音的南直隸官話一字一頓的說道:“原本兄弟今日才搬來,在下不該來打擾的,不過路過時聽得你這里熱鬧,所以有些話還要交代。”

好不容易聽懂了甲首說些什么的董小一忙請他進正屋落座,對方卻擺擺手:“不必了,話不多,我交代完就走。”

說著,甲首掃了掃慌忙躲進柴房的董顏兒:“警察司在你的入戶執照上寫了大侄女過了年就滿十五了?沒有定親吧?那幾個婆娘怕是就為這個來的。”

為董顏兒來的?董小一模模糊糊的,就聽甲首繼續道:“本藩男多女少,婚配頗多困難,他們或許自家兄弟或是娘家兄弟尚未成親,所以想趁著董老哥初來乍到討個便宜,不過本藩自有體制容不得他們胡來。”

甲首說到這停了下來,等董小一消化了話中意思后才繼續說了下去:“董老哥如今是鰥夫,而且沒有子嗣可以繼承家業,因此根據本藩的章程是可以招贅的,但不知董老哥是不是有這個意思,若是有這重意思,那我就要報上去,在全保甚至全里為老哥挑一個棒小伙。”

招贅,當然要招贅,否則這個家業豈不是不能長久的,但是董小一想得更多,于是試探道:“姑娘年歲尚小,這件事是不是能緩緩再說?”

“本藩法度,女子最早十五、最晚十七必須出嫁,若是逾期未嫁,家中父兄是要吃官司的,大侄女過了年就十七了,可沒有多少的時限了。”甲首平淡的陳述著。“而且老哥剛剛拿到地,要熬熟了可不是件輕巧事,我看老哥歲數也不小了,早點找個幫手,早點還清了官方的借貸,還能少不少利息呢。”

“甲首說得極是,只是董家剛剛來到東寧,家中并無半點積蓄,這嫁妝如何而來?”按當時閩浙一帶的規矩,若是女子出嫁時沒有豐厚的嫁妝,嫁入夫家之后是要受到歧視的,所以董小一才有這么一說。

“老哥糊涂了,你是招贅不是嫁女,要準備什么嫁妝?”甲首呵呵一笑,繼續用難聽的官話折磨著董小一的神經。“而且本藩的規矩,只講究男方的聘禮,不講究女方的嫁妝,老哥招贅雖然沒有那么多的進項,不過償還欠官府的那些吃食錢肯定是綽綽有余的,就連到時候擺席面的花銷也是足夠了••••••”

“娘,就是這么一回事。”送走了甲首,董小一回屋向老母親報告著。“甲首臨走時還催著讓我早點把事情定下來,省得日后鄰居們不好相處,兒子想想也是,只是還請母親決斷。”

中國向來講究早生早育、多子多孫的,如《詩經•大雅•假樂》中就有“千祿百福,子孫千億”的頌辭,因此女子十三、四、五歲就結婚是很正常的,甚至童婚也不少見,男女七、八歲便結婚合房,而董顏兒能拖到現在也是有原因的。

“顏兒可是許過人的。”老人家幽幽的說到。“雖說還沒成親,男方就死了,可望門寡人家會不忌諱?而且既然許人了就該守節,咱們家••••••”

董小一忙打斷老娘的話:“娘,剛剛兒子也跟甲首說了,可甲首說,東寧這邊有章程,寡婦未過三十五歲也必須重嫁,否則夫家和娘家的長輩都抓到官府去站枷。”

“什么?”老婦人一愣。“難道不讓守節嗎?”董老夫人也是秀才家的女兒,自然小時候看過《烈女傳》的,雖然不見得愿意看到董家絕后、孫女一輩子孤苦伶仃,但依舊有些不可思議。“禮教人倫都不顧了,這未免有些喪心病狂了吧。”

“娘,這話不能說啊。”董小一驚慌的看了看四周,自然是沒有隔墻之耳的。“東寧如今跟韃子硬耗,看起來仗還有得打,打仗靠什么,還是人呢,若不強制婚嫁,這人能憑空變出來嗎?”董小一悻悻的說了一句。“都這個時候了,還管什么禮教啊!”

老太太默然了,隨即點了點頭:“既然官府有這個律令,咱們也不好違抗,只是顏兒那里,你做爹的應該去勸一勸,我這個苦命的孫女啊••••••”

這個時候就聽到房門忽然哐當撞了一下,董小一當即回頭看去,就看見董顏兒捂著臉向西面的柴房跑去,他跟母親告了一聲,便追了出去,在柴房里看見哭得跟淚人似的女兒。

“顏兒,這幾年苦了你了。”董小一臉上也掛起了淚珠。“不過如今好了,這甲里只有咱們一戶是舟山來的,不會有人再嚼舌頭,說你是掃把星了,一切重新開始吧。”

“爹!”董顏兒一下子撲倒董小一的懷里嚎啕大哭。

“好了,好了,這么大的人了。”董小一摸了摸女兒的頭發,頭微微上抬,透過柴房中的小窗,他看見了漸暗的藍天,他仿佛是在勸說女兒,也仿佛是在堅定自己的信心。“莫哭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