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之我是鄭克臧

480.新昌府城

正文

“新昌府城的建設早在明鄭成功實施二期北伐之后不久就開始醞釀,當初的設計是作為未來新帝國的首都,只是因為淮河決口泛濫等原因最終改變了初衷,最終形成了周長四十華里內中一百平方里的格局”

“雖然沒有成為日后華夏帝國的首都,但作為江淮行省的首府,新昌府城更多注重的是其政治和經濟上的作用,因此其城墻建設并沒有與同時期的軍事堡壘一樣采用泰西棱堡式的形制,而完完全全依照中國古代四方形城市形制建設”

“新昌府城每一邊的城墻約十華里,高五丈,頂部寬約三丈,全部由巨型水泥塊壘砌而成,水泥塊與水泥塊之間還蓄意采用了卡榫連接的形式,因此顯得格外的堅固,只是因為當時鋼鐵技術尚不發達才沒有采用更牢固的鋼筋混凝土澆筑的手段”

“新昌府城的城墻上共有角樓四座,每邊城墻各有外傾的馬面六處,單邊墻垛二千一百二十個,此外每面城墻還各開兩處城門,城門設計有加強防御的甕城,城門的位置上還設有強化防御用的城樓”

“與大多數的古代城池一樣,新昌府城外同樣構筑有寬闊的護城河,護城河通過人工水渠從池河白塔河等處引來活水,并因此可以通過小型船只進入高郵湖洪澤湖等河淮水系,并有小股支流引入城內構成了城內的水景河道并為城市防火提供就近的水源出于防務的考慮,建設時還在新昌府城的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位置挖掘了四個面積極為廣闊的人工湖泊,湖中各有小島,島上遍植花木,由此形成了東湖橘紅西湖梨海南湖荷香北湖賞桂等新昌勝景”

“以東西南北八座城門兩兩相對形成四條主要干道,正好將新昌府城均分為九個大致相同的城區,而且與以往的古代城池不同的是,在建筑新昌府城之初,便在城內引入了道路綠化城市綠化的概念,而且提前規劃了沿街商鋪”

“新昌府城中最獨具特色的是完整設計了城市下水道,雖然早在宋代的汴梁城,古代中國人就出現了被稱為的城市下水道,但蒙元入侵破壞了中國城市的發展,使得下水道這一設計在中國消失了四百多年,直到新昌府城建成才重新得以延續”

《中國古代城市簡介第三冊》

“新昌府城的建設有無數的第一,其中就政府管理的組織方面而言,我們值得注意的是,華夏政權在其前身明筑權重新恢復江南地區統治權之初就制定的城市管理相當注重,附郭離城制度的實施,使得每一個城市內只有一個主管單位,避免了府與同城的縣之間扯皮現象的出現,而廂里坊的設置保證了華夏政權對城市內居民的控制回過來我們繼續看新昌府城的情況,城市的主干道將城區均分為九個廂,廂直屬于府的管轄,各廂的巡檢司具體負責區內警察戶政工商稅收救火醫院道路清理等責任”

《城市管理學古代城市管理簡述》

當東洋水師把大宗的金銀財寶運抵太倉瀏河碼頭之際,鄭克臧已經離開了新昌城渡江南下太平府太平府的太平鐵礦是華夏政權的重點開發項目,不過與官府全面掌控的瓊州石祿鐵礦不同,在最初階段由華夏官府投入巨資開發基礎道路之后,這個鐵礦的采掘就分區發賣給了多家私商從鄭克臧的角度來看,這樣即可以避免官營機構日后的臃腫腐敗運作不良,同樣也降低了官府采買礦石的成本及與礦工可能出現的直接經濟沖突

當然除了采掘環節以外,對于粉碎洗礦運輸冶煉等緩解還是牢牢掌握在華夏官府手中,兵部鹽鐵衙門及內廷經理處在太平府都設有主管單位,不過真正讓人視覺上得到沖擊的還是江岸邊不可勝數的大型水車以及內陸官私冶坊如林的煙囪“眼下礦區一年能提供二百萬石的礦石,”鹽鐵衙門下屬礦冶司駐太平的員外郎向鄭克臧稟告著,隨著中央政府官制的微調,諸部諸衙門大審院監察院的下屬二級部門的名稱也被統一為司,司郎中的品階也劃一為正四品,作為司副官的員外郎也統一化為正五品“在這個基礎上,官屬冶坊每年能冶煉粗鐵二百五十萬斤,鍛打過的精鐵一百四十萬斤,另外私冶坊每年也能出粗鐵三十萬斤,精鐵約十萬斤”

二百萬石的鐵礦石聽起來很多,但實際上換成異時空的單位不過十二萬噸,由此出產的粗鐵精鐵更是不能滿足鄭克臧的需求:“卿等倒是說說,制約產量的問題是什么?”

一眾官員你看我我看你,還是兵部軍械司鐵作處駐太平的副主事回應道:“回稟圣上,臣竊以為歸根到底還是各處礦場的人手不足”

江南江淮本是人口過剩的地區,本不該出現勞動力不足的現象,但是由于要填補湖廣云貴川益等地因為戰爭導致的人口匱乏土地拋荒的問題,從明直代開始,鄭克臧就大量遷移江浙江

如本頁不能閱讀請聯系在線客服或給客服務留言,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解決!!在線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