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惡毒后娘她超兇

第168章 透漏一二

接下來的日子,村里人都忙碌了起來,也沒人說八卦,也沒人吵架了。

每天天沒亮就要下地,天黑了才回來,扒拉兩口飯,倒在床上就能睡著。

都在田間地頭忙活,小孩子也要下地幫忙。

老人只要還能動,能搭把手的,都要搭把手,實在干不動力氣活了,就在家做飯帶孩子,都不得清閑。

沈佳言算著日子,看了看那甜菜的長勢,才恍然發現了一個問題,她只怕將菜用甜菜,和糖用甜菜搞混了。

而本地的甜菜,就是牛皮菜,厚皮菜,葉子掰了就能長,根莖沒有糖用甜菜那樣粗大。

糖用甜菜,那是兩年生植物,今年種,明年才能收獲根莖,用來榨汁熬糖。

就是不知道這菜用的甜菜能不能熬糖,熬出來的糖估計出糖率沒有糖用甜菜那么高了。

一時真是哭笑不得,自己雖然記住了這些步驟,可真正的種地實踐起來,才知道這里頭的區別。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還的想法子去隔壁村打聽一下,那邊有沒有糖用甜菜,就是根莖跟紅蘿卜一樣的那種,如果能找到那就再好不過了。

不然她也不會培育選苗技術啊!

早知道會穿越,就應該去學農業栽培了!沈佳言如是這般想著。

雖然和自己設想的有了差距,不過沈佳言倒是并不氣餒,也并不心慌。

畢竟她手里有錢,心里不慌。

大不了慢慢來,實在不行,再賣幾個食譜好了,唔,上次賣給了醉仙樓,下次可以賣給聚賢樓嘛!

不過這樣,本來以為六七月就能收的甜菜,恐怕要等到九十月份,等秋收后,大家都閑下來了,應該就差不多了。

甜菜根里的糖分存貯夠了才行,太過早了,糖分不夠就減產。

之前可以拿甜菜葉子也試驗一下。

沈佳言心里打定了主意,趁著村里大家都忙活,又去了一趟鎮上。

這次到鎮上,老規矩,還是先去找了老郎中,先把脈,又開了藥。

這次出門是和慕天澤一起出來的,他的胳膊也正好讓老郎中給看一下。

慕天澤對自己的傷勢雖然也關心,可是更關心沈佳言的身體,從老郎中給沈佳言把脈,就守在旁邊寸步不離。

聽老郎中說吃了藥之后,身體慢慢的字啊恢復,堅持吃藥調理個半年應該就差不多了。

又讓沈佳言多吃點肉,魚和蛋,反正能滋補身體的,多吃總是沒壞處的。

旁邊慕天澤都一一記在了心上,想著家里的雞如今才是半大,不能指望它們下蛋,看來還得買兩只老母雞在家才行。

沈佳言如今看慕天澤倒是很能擔起事來,也改了很多,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真改了,不過平日里這些小事交給他去辦,倒是十分順手。

這煉制白糖的作坊,以后是要開在慕家院子里,總歸瞞不住慕天澤他們的,反正最核心的東西掌握在她手里,這些東西,到時候作坊開起來,隨便外頭人進來都能看到,沒什么大不了的,索性也就采辦剩下需要的器具的時候,將慕天澤帶上了。

慕天澤相當聰明,從當初沈佳言讓他去隔壁村打聽甜菜起,就猜測到沈佳言估計要做點什么。

看著沈佳言一點都不避諱,帶著他采買這些東西,雖然不太明白是做什么用的,可大致知道,沈佳言要干一件大事。

而且也沒有瞞著他們的意思。

他也十分沉得住氣,只聽著看著,半句不問。

心里想著,沈佳言這些事情都不瞞著,沒說要做什么,肯定有沈佳言的道理,要么時候未到,要么有別的難處。

只將一切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這態度,讓沈佳言十分省心,反倒忍不住透漏了一二:“我買這些東西,是有正事要用。我也想過了,咱們現在雖然手里還有一點銀子,田地也租出去了,可到底沒個靠譜的收入,將來家里有個什么,只怕就慌了手腳。”

“只可惜我們都不是種田干活的料,所以我倒是想做點小買賣,只是此事還沒成,倒是不好說,你心里有個數就好,若是有人問,你就推不知道。”

慕天澤聽了這話,只覺得沈佳言是拿他當自己人,跟他商量呢,哪里有不答應的。

連忙保證:“娘放心,誰我都不說,就是阿玥和阿潤也不說,免得他們保不住秘密,被人套話!有什么事情我能做的,娘盡管吩咐就是了!”

沈佳言等的就是慕天澤這句話,見他主動問上來,就帶著他去采買東西。

清單都列好了的,要幾口大缸,還有還有上次定做的漏斗狀的器具,東西太多了,最后不得不雇了一輛馬車給拖到家里去。

那一對石頭碾子因為石匠的學徒都回家要收割麥子插秧,已經說好了,等忙過這一段,就給沈佳言送去。

沈佳言琢磨著,到時候在門口搭上一個棚子,將石頭碾子放在棚子下,風吹日曬就不都不怕了。

到時候估計還得在村里借兩頭牛拉石頭碾子才行,不然憑借人工,估計得累夠嗆。

不過這都不著急,等村里人這段夏收忙過了,再雇人來搭就是了。

見東西都采買齊全了,馬車都雇好了,沈佳言讓慕天澤帶著馬車夫和東西先回去。

上次慕天澤回來說的那事情,那個黑面漢子,總歸覺得有些不放心,她想法子在鎮上打聽打聽才好。

慕天澤雖然不知道沈佳言留在鎮上還有什么事情要辦,可他猜想著要么和這要做的小買賣有關,要么就是和她的身體有關。

也就只點頭答應了,帶著馬車夫,趕著馬車回家去了。

沈佳言見慕天澤和馬車走遠了,想了想,尋了個沒人的巷子里折騰了一會子出來,就改頭換面了。

從一個年輕的小媳婦變成了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頭發上包著一張帕子,臉上黢黑,嘴角還多了一顆大痦子,彎腰駝背,十分的不起眼。

如今這十里八鄉都要收割麥子,來鎮上的人都少了不少,更不用說來賣山貨了。

再多的山貨,在鄉下人的眼里,也不及地里的糧食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