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珠夫人是太后娘娘閨中密友,眼看著手中的田地被人丈量去,哪能忍下這口氣。
直接進宮求見太后娘娘。
“娘娘,您可是知道我的,我從不占別人便宜,也不容別人占我便宜。”斛珠夫人將田契、地契都放在桌。
“早些年,皇莊經營不善,不得不向我那莊子借錢,這錢借了沒還,我們才商議用田地抵扣。”
太后陰沉著臉,聽著斛珠夫人陳述。
“可你看,那慶王妃,不分青紅皂白,硬要丈量回那么多去。這不是欺負人嗎?”
“白紙黑字,手指印都在這,可沒有硬搶啊。”
黑臉的太后,看也不看那些契約。
冷冷地看著斛珠夫人,“哀家做皇后的時候,時常為皇宮的銀錢擔憂,生怕用多了被皇上不喜。
一直以來,都是用哀家的嫁妝,補貼皇宮用度。”
“可是今日哀家才知道,我的節衣縮食,是為了壯大你們的荷包,是喂養你們這群白眼狼。”
憤怒的太后,一把將茶盞扔出去。
“都當哀家是傻子?侵占了皇室的家財,還到跟前來理直氣壯,說那些東西是你們的。
哪來的臉面?居然敢說出這樣的話,哀家也替你們感到羞愧。”
“太后息怒。”斛珠夫人跪了下去。
“娘娘息怒。”
“息怒,如何能平息哀家的怒火?哀家勤勤懇懇這么多年,節衣縮食了二十幾年,而你們。
而你們過著奢靡的日子,一面看著哀家的笑話,一面迷惑哀家。
讓哀家以為天下都是這般,天下人都餓著肚子。”
“混賬東西,都是混賬的東西。”太后將身邊的東西,都扔了出去。
“太后息怒。”
“太后娘娘息怒。”
過了好一會兒,咆哮的太后停下了。
太后胸口起伏,大口喘氣,“你們都不要來求哀家,所有一切都是你們咎由自取。
有事去找皇上,皇上定會給你們一個公道。”
太后是皇上的母親,皇上要做什么,太后必定鼎力支持。
凡是來求見太后的,太后一律不見,統統趕走。即便是韓家的人來,她也不會接見。
當蘇靈雨知道這事后,她派珍珠進宮,給太后獻上一計。
珍珠說:“王妃說:世人都不懂太后,為了大梁吃了多少苦,尤其是宗親、宗夫們。不如太后邀請各家夫人進宮,讓她們隨同太后過幾天日子。”
“慶王妃想做什么?她有什么意圖?”嬤嬤問。
太后擺手讓嬤嬤不要說話,示意珍珠繼續說下去。
“王妃說:太后以往是怎么吃的,就讓各家夫人怎么吃。請各家夫人進宮體驗生活,這吃喝用度,可不能由皇家出。
讓她們各家給嚼食的銀錢,若是誰家讓太后娘娘您滿意了,誰家夫人就能回家。”
這下誰都知道慶王妃在的意思了。
嬤嬤捂嘴驚訝地說:“這是綁架啊!”
太后冷刀子掃過去,冷聲道:“拖下去掌嘴二十。”
“太后息怒,奴婢知錯了。”
“拖下去。誰敢傳出一個字,亂棍打死。”
“是。”
這等陣仗,嚇到了珍珠。
珍珠雖然是宮娥出身,但沒見過多大的主子,也不曾見識過太后的手段。
“慶王妃還有什么說的嗎?”太后問。
珍珠顫抖地說:“王妃說:有些人家里,拿了皇上的田地去種植,卻不給租借銀,這么多年了,該折算折算給了吧。
夫婦一體,她們這些做夫人的,該為夫君解憂。將這筆銀錢給還了吧。”
“王妃就說這么多了。”
太后頷首。
珍珠看了眼太后,斗膽地說:“王妃說,能不能將功補過,那黃連、《女戒》……”
“那黃連就不用吃了。《女戒》還是要抄,你回去轉告慶王妃,要是過年前抄不出來,就讓她到皇宮來抄。”
“是。”
送走珍珠,太后讓皇上來一趟。
太后將慶王妃所說的一切,告訴皇上,讓皇上定奪,該不該這般做。
“母后認為呢?”
“這般做雖然有違皇室名聲,但名聲這東西,在乎的就重于命,不在乎的什么也不是。
你看慶王妃,昨日在京都做的,那么一喊名聲盡無,人人都說她是妒婦、悍婦。
可那又如何,她依舊我行我素。現在的所有的不好,將會在秋收時,一一遮蓋。”
“不管她有多兇惡,有多霸道,她都是天下人所愛戴的人。是她讓培育高產種子,是她研制出農藥,也是她讓百姓增收。”
太后看向皇上,“只要皇上所做的,有利于民,民心皆向皇上。等皇上心愿達成,歷史種種皆為你所書寫。一時的偏激,不影響大局。
皇上若是怕有人謀逆,大可不必,兵權不在他們手中,誰想反對也不成。”
若是誰敢造反,那就殺了誰。
皇上說道:“母后既然覺得可行,那便做吧。兒臣會在前頭定住壓力,只要母后好好的,保準不會讓他們到母后跟前,給母后添煩心。”
“有皇上這句話,哀家就放心了。那些大臣你管著,進了后宮的人,哀家來看著。”
“辛苦母后了。”
皇上嘆氣,“戶部正在整改,新法頒布,只需撐上一年半載,便能緩解危難。”
“皇上心中有數便好。名聲這東西,哀家不在乎,你不要顧及哀家,朝堂上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吧。”
“多謝母后體諒。”皇上說道,“宗婦進宮,得要好生安置,太醫院的更要時刻準備著,莫要出了什么差錯。”
“皇上盡可放心,哀家操辦宮務多年,出不了大事。”
“是兒臣拖累了母后。”
“為了蕭家的皇朝,為了大梁。一切都值得。”
太后當即命人擬旨,她要召集夫人們進宮了。
邀請那些宗夫好呢?
全都邀請進來,還是只邀請那些富裕的?
太后拿不定主意,索性全都邀請進宮。
一個個的給她們刮油,讓她們體會一下后宮節省的生活。
當天下午,陸續有宗婦入宮。
車隊浩浩蕩蕩入宮,讓京都的百姓以為。宮里又舉辦了什么宮宴,享受奢靡的生活。
遂不知這一支車隊,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
往后的一年多的日子里,京都的高門大戶,恨死了慶王夫婦。
將慶王夫婦,視為世上最惡毒的夫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