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記事

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知

167第一百六十七章人知小說旗

第一百六十七章人知

說起糖葫蘆,隔天秦連豹從崇塘收工回來,差點就把人家小販手里的稻草樁子的簽筒都給弄回來了。

雖說沒連著樁子買回來了,可整整兩大油紙包,足足三四十串兒的糖葫蘆。

不但自家的這串兒小小子小丫頭俱都有份,就是杜家、周大生周大成家、老舅公家的孩子,還有隔壁紅棗姊妹,俱都有份兒的。

雖說家里的小字輩自來不欠食兒,可糖葫蘆本就是時令鮮食,只有大冬天才吃得到上。何況又是人手一串兒一道吃,自然別有滋味的。

秦連豹見小小子小丫頭們俱是吃的高興,隔了兩天又買了一遭。

不過花椒這會子手里捏著的,卻是上半晌小小子們去崇塘玩耍時給她帶來的。

據說是在一家很有名的青果店里買來的,紅彤彤的糖葫蘆,被金色糖漿包裹得水色瀲滟。里頭裹的卻不是山楂,而是去了皮的荸薺。

花椒還自來沒有吃過這樣的糖葫蘆,第一口咬下去就驚艷不已。又甜又涼又香,兼而有之,別有一番滋味。

只是一串兒糖葫蘆還未吃完,花椒盯著眼前的這一長溜的白芹,心思早就跑遠了。

不管是自家的白芹也好,還是老舅公家、沈家,和方良田莊上的白芹也罷,花椒為了收集數據,每個級別的白芹都是任意抽存了一把的。

做好記號,又按著之前曾經用過的法子,分作兩份離土保存在陰涼避光之處。

七天過去了,花椒再來看時,不管是何種品級的白芹,不管是產自誰家的,但凡是直接裸露在空氣中的,俱已出現了極其嚴重的褐變生銹狀況。

包裹在擰干粗布中的白芹狀況要略好一些,但是也已經出現了褐變。

可是花椒之前保存的那兩把白芹,包裹在粗布中的足足堅持了將近半個月,才陸續開始產生褐變狀況。就是直接裸露在空氣中保存的,也堅持到了十天左右,褐變生銹的狀況才迅速明顯了起來。

花椒下意識地就感到不大對勁。

要知道這會子已是冬至了,也就是說冬天已經正式開始了,是絕對要比十月下旬的天氣寒冷許多的。

可白芹又恰好是冷季蔬菜,應當是溫度越低,越有利于保存的。

怎的會調了個個兒的?

花椒百思不得其解,索性做起了排除法。

忽的心思一動,捏著糖葫蘆就把這一溜白芹收了起來,一路小跑去了后院的試驗田。

跑到頂頭一瞧插在地里的小木牌,才知道她上個月用來進行離土實驗的白芹俱是出自底肥追肥俱是腐熟鴨糞的這塬地。

花椒精神一振。

不過哪怕花椒潛意識里再想將結果往這上頭靠,可她也很清楚的知道,僅僅一次略顯牽強的聯系,是根本無法支撐這樣的結果的,根本不能代表什么,可好歹給了她一個切入口。

說干就干,三兩口吃完糖葫蘆,拖了秦老爹過來給她幫忙,從東頭園子里起來剛剛排下的種芹,施足腐熟鴨糞,美滋滋地開始了實驗。

卻不知道不管是京城也好,蓮溪也罷,秦白芹已經開始風靡。

京城自是罷了,半個多月前八仙居就掛出了秦白芹的店招,店堂里也擺上了秦白芹的包裝竹籃,鋪子里的伙計朝奉外出送貨回賬的時候,都會提上一嘴秦白芹。

這樣一來,秦白芹還未開始售賣,名頭卻早已在顧客群和京城百姓中流傳開了。

尤其是今年龍抬頭收到過秦白芹的那些個老顧客,大半年前的記憶又被引上心頭舌尖,紛紛開始打聽起秦白芹的上市時間,更有人家直接開口訂貨。

結果秦白芹還在半路上,八仙居已是接訂單接到手軟了。

等到冬至前一天,秦白芹正式上市,八仙居的伙計們提著提籃大張旗鼓的往各家送貨。

秦白芹的名頭,一時無兩。

僅僅一天光景,光是門市上就售出了上千斤的秦白芹,盈利上萬兩。

大掌柜帶著鋪子里的賬房親自點貨盤賬,直到半夜才長松了一口氣,卻顧不得休息,又提筆給郭掌柜寫信,翌日一早就動用關系六百里加急送至蓮溪。

而在蓮溪,秦家頭茬白芹起收完畢之后,就當即給方家送去了一百斤秦白芹,俱是一級二級的成色。

知道方老夫人早已同郭掌柜約定好需要秦白芹送人,又從自家的白芹中撥出一百斤,交由郭掌柜給老夫人送去。

方老夫人收下了秦家的白芹,又回了吃食衣料過來道謝。

而主持中饋的方大太太收下白芹,則是如之前一樣,折了銀子過來與秦家。

其實之前給方家送上秋提前白芹的時候,按著秦老爹秦老娘的意思,只當孝敬,自此往后就再不能收方家的銀子了。

托了俞阿婆說明,方大太太心里雖在肉痛,可面上還是笑著婉拒了。

俞阿婆又道若是實在體恤,賞個辛苦錢也就罷了。方大太太卻大手一揮,不知道是不是不差錢的意思,反正還是照著市面上的價格一文不少的折了銀子與秦家。

俞阿婆與秦老娘多多少少都知道些方大太太的心思,可又不能就此斷了方家的白芹。只能盤算著多陳幾回情,方大太太感覺他們梯子搭夠了,心里過了這道坎,或許就能順勢而下免了這筆銀子了。

而再說方家和方老夫人收了秦白芹,方家除了闔家大小自家嘗鮮之外,還得給親朋好友送些去。

至于方老夫人那廂,郭掌柜還送上了成套的白芹包裝,卻是按著八仙居東家的名義給姻親故舊送去的。

而能與方家相互來往走動的人家,無一不是別說蓮溪了,就是整個寧江府甚至南地也是有名有姓的人家,秦白芹也一下子就打開了名望了。

只是蓮溪并沒有銷售秦白芹的商鋪,而大通號從八仙居手里分得的兩千七百斤的秦白芹,還未擺上柜臺,已是或被東家拿去送人,或被老客攔著店門一搶而空,早已一株不剩了。

崇塘錢德隆醬園南貨店的東家錢運仁也是通過同大通號有生意往來的同鄉才搶到了一籃秦白芹,不過兩斤,可這會子市面上的價格卻已是炒到了二十兩銀子。

可更叫錢運仁想不通的是,明明是出自他們崇塘的秦白芹,卻墻內開花墻外香,在外頭已經名聞遐邇,在崇塘卻鮮為人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