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內掌柜

第859章 挖墻腳

華珺瑤泡了茶,端進了客廳,大家繼續聊,聊下海的問題。

洗好碗筷的華公社甩著濕漉漉的手進來,坐下來道,“我們單位有的同事停薪留職的,都打算下海經商。”端起茶杯輕抿了一口說道,“他們可是有天然的優勢的。”

“這倒是,懂法律,又調解了那么多經濟糾紛,可以規避很多風險。”蕭邵恒賊笑道。

新中國成立后共有3次下海經商浪潮,第一次就是1984年,那個年代最受歡迎的職業排序依次是:出租車司機、個體戶、廚師……最后才是科學家、醫生、教師。“

“現如今,修大腦的不如剃頭的,搞導彈地不如賣茶葉蛋的,也難怪人心浮動,紛紛下海了了。”華珺瑤感慨道,“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等開張。”這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從此開啟了全民經商的序幕,天子腳下,政治嗅覺敏銳的人多的是,刮起了下海經商的潮。

“幸好我們先行一步,開創品牌,以后競爭會越來你越厲害。”蕭邵恒警覺道。

“我們是早一步,可現在也是什么都缺,人力、物力和金錢。”甘良生食指輕扣著圈椅的扶手道,“金錢倒不棘手,關鍵是缺人啊!”

“公開招聘啊!”蕭邵恒立馬說道。

“杯水車薪。”甘良生嘆息道。

“挖墻腳啊!”華珺瑤很干脆地說道,“國企。”輕輕吐出兩個字道。

“你這是讓我挖社會主義的墻角。”甘良生搖頭道,“恐怕不行,在國營或集體企業里工作,捧著鐵飯碗,對我還不怎么信任。”

“姐夫,你又不是沒有挖過墻角。”華珺瑤輕笑道,“雖然你說的很對,許多人不想改變現在的生活,但是總會是有人不甘寂寞與平淡,敢于做第一個吃鎊蟹的人,有人會跳糟到外資企業工作,涌入南方。”

“嗯!”甘良生點點頭,“這得尋機會,人才難得,尤其是合適的人才。不過呢?人事、戶口、糧油關系、子女教育及退休制度,這些都是現實的問題。”

“這倒是,年輕時拼命攢錢,不就是為了安享晚年,不用凄慘度日。”華鶴年理解道。

“姐夫說不定到時候人家巴不得跟你走,人家工廠不在乎,人家更是想發揮余光余熱,感謝你提供平臺呢!”華珺瑤嬌笑道。

“我靖恒哥在電話里說,鵬城正在醞釀取消票證制度,在特區范圍內,糧油敞開供應,取消一切票證。據說很有可能在明年變成現實,那就意味著,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一切生話必需品。”蕭邵恒說道。

華珺瑤隨即就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我就不相信你開他一月的工資頂他一年的工資,讓他沒有后顧之憂,我就不信他不心動!錢越來越不值錢,不為自己也得為兒女們多攢些錢。”

“這也說的通。”華鶴年點頭道。

“你到底哪兒頭的。”甘良生哭笑不得道。

“我哪兒頭也不是,你找的都是高技術人才,不像我,工人、農民都可以。自從農村改革后,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推廣讓許多農民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富余了大量的勞動力,開始涌入京城。我做的是服務行業,洗碗、端盤子,不需要多少技術含量。想要雇傭工人,多的是。”華鶴年洋洋自得道。

那樣子很欠扁。

“大哥也要小心,別被人給挖了墻角。”華珺瑤提醒道,“尤其是主廚,給人打工,哪有自己做老板來的好。無論工人還是農民,以后啊!人人都想自己當老板。”

“呵呵……前兩年政策不明朗,現如今政策明確了,你看看路邊的飯館,紛紛冒出來了。”甘良生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道,收斂起笑容嘆聲道,“除了人力,這設備也是難。”

“你咋不早說,國慶在日本,雖然不太喜歡日本這個國家,但人家的設備還是很好的。”華珺瑤說道。

“國慶在日本,我咋不知道呢?我一直以為他在香江。”華鶴年放下茶杯道。

“那我還咋去香江啊?”蕭邵恒傻眼道。

“到香江也有人接待你。”華珺瑤輕笑道,“國慶的生意香江有,日本也有。香江池子太小。”

“瑤瑤,這口氣有些大。”華鶴年瞅著她道,香江在他們眼里那是資本主義花花世界,更是遍地黃金,富得流油。

“在香江好歹是炎黃子孫,在小鬼子哪里?語言不通啊?”華鶴年為國慶擔心道。

“在香江語言也不通。”華珺瑤笑道,“生意哪里都能做,國慶寄來的包裹、給你們的東西,你們不都看到了,這能作假啊?你們也知道小堂哥當時走的時候有多少身家。”

“這錢也太好賺了吧!”華衛東咂舌道。

“哪有你說的那么容易,單單就是融入當地生活,你小叔肯定廢了不少的心思。”華鶴年看著他道,“別光看你小叔現在風光,看不到他背后的努力。”

“嘻嘻……我就這么一說。”華衛東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道。

“日本經濟戰后恢復的最快,投資的領域也多。”華珺瑤說道。

“恢復的快,那是因為毀滅的徹底。”蕭邵恒撇撇嘴道,“從近代甲午海戰,中國賠付了兩億兩白銀,在對外侵略戰爭中大肆掠奪了別國的財產和資源,其中我國遭受的損失最為嚴重。這為日本以后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基礎。二戰中的日本本國國土沒有淪為戰場,美國佬喂它吃兩顆原子彈,也只能算是皮外傷。美國為了達到利用日本來牽制中國的目的,在各個方面都給予了日本很大程度上的扶持。”

“所以啊?賺小鬼子的錢不好嗎?”華珺瑤蜜汁微笑道。

“行了,設備方面解決了。”甘良生端起茶杯輕抿了一口,至于人才方面騎驢看唱本,走走看看。

栽下梧桐樹,引的鳳凰來,如果平臺好的話,他不相信引不來人才。

現在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大家又聊了一會兒時間差不多了,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