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福妃,別太甜

第三百三十七章 浮萍有根

第337章浮萍有根

第一篩米餅基本沒得剩。

小童們人手一個,柳玉笙也湊鬧搶了個,掰開來跟傅玉箏一人一半。

看到女兒饞嘴模樣,陳秀蘭在一邊叮囑,“慢點吃,小心燙嘴。”

“知道了娘,”柳玉笙甜甜應了聲,不忘給傅玉箏科普,“米餅剛炕好的時候還軟和,沒那么硬,等放涼了再吃,又是另一個口感了,又香又脆,但是得用力咬,一不小心可能就磕崩牙。”

“那么硬”傅玉箏訝異,她平時不貪嘴,在京城也沒吃過這種東西。

有婦人笑道,“硬才好吃,一個餅子,小娃兒能啃上小半天,給他們磨磨牙。”

“可不是,小娃兒多吃些硬的東西才好,以后牙口棒。”

旁邊的小童們拿了米餅之后,邊吃邊看著她們咧嘴笑。

傅玉箏嘴角不自覺就揚開來,將還燙乎的米餅咬下一小塊在嘴里,細細品。

“怎么樣,好吃吧這是咱這一片的特產,京城還沒有呢。”

“嗯,好吃。”香香酥酥的,糖餡兒甜而不膩,她很少吃這種東西,但是確實好吃。

尤其在這樣的氛圍里,一大群人鬧鬧,和和睦睦的,吃東西的時候會感覺格外香。

看著兩女娃兒窩在一群小童中間吃得香,柳老婆子打趣,“跟著咱囡囡一塊兒,以后家里呀,怕是又要多一只小饞貓了。”

婦人們哄笑,“現在子不比以前,想吃盡管吃還怕養不起咋地”

恰逢柳知夏過來扒炭火,聞言應了句,“養得起。”

哄笑聲更大。

傅玉箏臉頓時燙得厲害。

說這種有歧義的話,不是端叫人誤會么。

柳玉笙扭過臉,跟自家老太太對視竊笑,頗有種盡在不言中的感覺。

還有人用胳膊肘杵了下陳秀蘭,朝她眨眼睛,然后故意高聲道,“知夏今年也二十有二了吧,年紀不老小了,什么時候讓我們喝上喜酒啊”

陳秀蘭笑道,“為這事,我們家里也著急呢,以前知夏跟知秋剛到年紀的時候,家里就琢磨著給挑戶好人家的姑娘相看,結果兄弟倆一個樣,一個兩個都不來,次次如此,久而久之我們也不管了,由著他們,這種事,得自個上心了,以后兩人子才能和樂。”

傅玉箏已經羞得抬不起頭來,明知道不該心虛,可就是生出了心虛的感覺。然在聽到陳秀蘭說話的時候,耳朵又不自覺豎起。

想多聽一些跟他有關的事。

“娘,我的事您就別操)心了,我自己有分寸,有時間,您跟二嬸多操)心下知秋。”扒旺了炭火,把那個籮筐往低著頭耳朵紅得滴血的女子邊挪了些許,柳知夏淡道。

柳玉笙把這一幕瞧在眼底,回頭就喊娘,“娘,真別操)心我哥,我覺得他以后會有了媳婦忘了娘。你看看他現在,連我這個妹妹都不照顧了。”

婦人們再次笑開,“哎喲,妹妹不樂意了,囡囡,你要是冷,到嬸娘這來,籮筐都給你霸著”

“囡囡不氣啊,有娘疼你,咱先讓你哥哥娶上媳婦再說。”陳秀蘭笑得眼睛都快沒了,看看人姑娘給他們逗得,臉上怕是要冒煙了。

柳知夏極是無奈,探手用力在寶貝妹妹頭上揉了兩把,“怎么不照顧你了,你后頭我也放了籮筐呢,有沒有良心”

柳玉笙雙手合十求饒,她當然知道自己后面哥哥也給加了籮筐,“哥,我就開個玩笑。”

“把哥媳婦整沒了,你可就沒嫂子了。”又拍了下妹妹的頭,柳知夏轉去了別的地方。

再逗弄下去,臉皮薄的姑娘,就要待不住了。

若非沒有指名道姓,自己多做了什么舉動會顯得自作多,傅玉箏是真待不下去。

太羞人了。

即便這樣,落在她上那一道道意味深長的目光,也讓她渾如芒在背,不自在到極點。

那男人,怎么就不知道收斂呢

柳知夏也沒輕松到哪去,轉過頭就對上柳知秋怒氣橫生的臉。

“哥,你不厚道啊,居然把戰火往我上拉,不帶這么坑人的”

“我說錯了”柳知夏一臉淡定,“你多大年紀了有著落沒安叔比你才大幾歲,人孩子能滿地跑了,你有影兒沒”

柳知秋頓時被懟得無言以對。

大哥說的好有道理,就他一個人這把年紀還沒著落了的。

“知秋啊,”薛青蓮同的拍拍他肩膀,“以后別跟你大哥對著干,你這腦袋,斗不過他的。”

柳二更是在一旁恨鐵不成鋼,問他大哥,“哥,你說就少讀了幾年書,差別怎么這么大呢這真是我兒子”

柳大點頭,認真道,“是你兒子,跟你像得十足十,不信你問杜鵑。”

老爺子坐在火盆子旁,品著自己的養生茶,時不時滿足的咂咂嘴。

跟前這幾個,都是他們柳家血脈,所有優點全部承襲自他。

不管是憨厚、睿智,還是耿直、單純,都跟他像得十足十啊。

這場鬧一直持續到近晚飯時間,院子里人走光了,才稍微清凈下來。

傅玉箏也煎熬了幾近一下晌,然雖然羞極,卻不覺惱怒。

反而在周圍婦人們的打趣聲中,覺出了快樂、充實。

她們每每總將話題繞在她上,讓她有種融入了這個環境的感覺。

杏花村的人沒拿她當外人看,彼時,她也忘了自己是個從外闖入的外人。

像是浮萍隱隱尋到了根。

轉眼,就是年三十。

氣溫持續下降,越來越冷,人們貓在火盆子旁邊已經連門都懶得出了。

寒風刮得呼呼的,就是不下雪。

早晨起,變成一件極為艱難的事。

打開窗戶,冷風立即往里灌入,外頭地上、墻上,都覆上了晶瑩的白霜。

便是這樣冷的天氣,柳家小院也沒能清凈。

從早上開始,陸陸續續有馬車駛到柳家門口,全是來送禮的的陌生人。

一會一個報,聽得人腦門子突突的。

“香山縣令送來年禮,謹祝如意縣主一家新年如意。”

“香山縣丞送來年禮,祝如意縣主一家闔家歡樂。”

“香山縣王家送來年禮,祝”

“蒼梧鎮李家送來年禮,”

本章完章節內容正在努力恢復中,請稍后再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