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生存記

第四百一十九章:不能托后腿

(女生文學)

把姑娘們都趕去吃飯,陳溫單獨留下了李如,她拿起李如的成衣,拿到半空中抖了抖,把多的線頭抖落在地。

看了半晌后陳溫小心地避過針線對半疊,還給李如。

“是不是比起她們還差上許多。”

李如把衣裳卷了一卷,隨手塞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未等陳溫回話她自己又假裝不甚在意地站起來拍了拍短裙邊。

“你先吃飯去吧,我出去走走,看看遠景。”

陳溫剛想點頭,抬眼看到李如眉眼的郁色,她反悔了:“一起去吧。”

月色攀爬,高高懸掛于空中,四周都是房屋,有一兩家屋內點著燭火,大多都聚在月色底下自家院中吃晚飯乘涼嘮嗑。陳溫她們從他們身邊走過總是被很熱情地叫住后邀請她們進來吃口熱飯。

陳溫站在他們籬笆外一番寒暄后拒絕了他們想留她吃飯的話。

一路走著說著,她們拐進一處小道。這是一條通往田地的小路,路邊有一條小小的水渠,被月色一照,像天上星。

陳溫走得遠些便只能時不時聽到一兩聲說話聲,偶爾還有狗吠的聲響,遠遠的。

影子在腳下,李如一步一頓想踩自己的影子,可每一步都沒踩到。

煙火氣息濃郁極了,陳溫住在張家村只要晚間有出門走動每天都是這么過來的,田間小路,鼻間飯菜的香味,耳邊蛙叫蟲鳴,陳溫舒坦地閉了閉眼。

如果……李如的肚子沒叫出聲的話,她能閉著眼走很久。

“餓了?那回去吃飯吧,咱現在回去飯菜應當是熱乎的。”說完便折身往回走。

李如背著手跟上陳溫的腳步。

兩人安靜極了,好像只是為了散步而來,現在散完了正好回去。可兩人都沒吃飯呢,腹中空空,陳溫卻不想加快腳步,依舊走得緩慢。

“你好似還沒回我,我做的衣裳是不是比她們差許多?”

李如忽然說了句話,陳溫頓時間還沒能反應,可身體先是一愣,停住了腳。

“是。”陳溫用余光看了她一眼。

她實話實說。其實看到李如成衣的第一眼是發現不出毛病的,只有你往細了地看,往偏了地看方能看出她的不足之處。

繡花處總有一小塊的布皺成一團以及跳線這種小問題居然還會出現在李如的衣裳上,陳溫當時看完都不知道說些什么好。

她說不出什么批評的話,因為奇怪的是,這些問題讓李如單繡的時候是好的,是挑不出毛病的。

她其實也怕說話重了她心里有落差,暫時想不出什么好話來,只好陪著她走走。

即是讓李如緩緩,也讓她緩緩。

讓她想想怎么給李如加練為好,陳溫想不出。其實技巧還是要日積月累來的好,每個人悟出的道理不一樣,她一下子促成總會有很多毛病的。

可陳溫急于求成,她只能培訓成這樣,該教的都教的,剩下的就要她們一點點練一點點發現自己的不足。

李如搖了搖頭,輕輕笑道:“我就知道。”

她面上帶笑可心里有絲絲苦澀。

唉,明明自己已經知曉了,卻非要再問一遍陳溫,做什么自取其辱。

今兒個對比了下其他人的,她才知自己有多不適合。其實也不用對比其他人的,她自個兒都看著別扭。

“我再練練吧,再繡一片葉定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我信你。”陳溫說:“其實應該是你不習慣軟乎的料子。”以前給她們的布料都是硬的,那才要大力拉緊。

“大多是我的問題,我還是沒能習慣。”李如小聲地說著話:“我總不能成為累贅拖了她們的后腿。”

“怎么會,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錯處,你何必妄自菲薄。”

“可我的錯處就擺在最淺顯的地方讓旁人指。”李如搖了搖頭:“我不愿被人批評。”

她性子向來好強,也最受不了別人的指責批評冤枉。就指陳溫招繡娘的時候她被人冤枉說陳溫以權謀私讓她選進的她就受不了要與人打一架,雖然吃力不討好但她心里舒坦了。

冤枉不行,指責批評更是不愛聽,這些都會讓她大受打擊。

現在被陳溫她們指出來還是好的,她很努力地去改正自己的錯誤,若是往后真當成了繡娘做出一件衣裳,被人退回來說丑,那她定難過至極。

“人要有批評才會成長。”

“可我希望得到的是溫聲提醒而不是大聲責罵批評。”李如情緒低落下來:“我從小到大聽到的責罵批評無數,我不想脫了家還接到這樣的話。所以我會趁著還未當上繡娘,努力改正的。”

她對自己認知清晰,陳溫再多的話也說不出了。

“要不明日這時候你來找我吧,我親眼看著你繡看著你改。”

“可你白日也跟我們一樣要繡衣裳,不如我讓李梨教我一下吧。”

陳溫要繡的可比她們繁瑣多了,一點點出錯都要拆掉重來,陳溫白日費了心神,晚上還要為她費心神,李如有些過意不去。

“沒事。”

李如還是堅持搖搖頭:“我不浪費你的時間,這是我沒做好的事,會找補回來的。”

“沒……”

李如拍了拍陳溫的肩膀:“回去吃飯吧。”往前跑了幾步又回頭對陳溫笑了笑:“你快來。”

往后日子照常,該忙還是忙,陳溫做了兩件成衣后,忽然發現有人婚期提上日程了,她還答應給別人做喜服呢,于是還要多做一身喜服。

除此之外,陳溫每日空閑看綠景的時候要時常走到李如身邊去看她繡的如何。

頭幾日一如往常,陳溫還能偶爾指出她手勁不對,后來更多的是李如自己去尋李梨找補,陳溫就再也不用指導了。

后來有一夜,陳溫瞇了一小會兒便想起夜,舉著她的荷花燈去茅房,走過李如的屋子的時候看到窗邊燭火亮起。

陳溫的影子投在窗戶紙上,她未敲窗,徑直走過去,去茅房。

等她解決完一切回來的時候那扇窗已經被木具頂開,窗里坐著還在改繡花的李如。

陳溫把燭火放在窗臺上,小聲地同她說話:“怎得這般刻苦。”

李如未曾抬頭,跟陳溫說:“改完這個我就睡了,晚上沒有聲響我心靜地快。”

“那我不打擾你了,早些睡覺。”

不得不說勤能補拙,李如在堅持了這么多天每日請教李梨加上夜晚自己點燈改補后,效果顯著。

等到五日后陳溫再看,她的那些小毛病全部都改正過來了,之前繡的不好的,全部換了個模樣。

果然努力的人總會與光明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