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您![][]
背景色:
顏色:
字體:
!請以便下次訪問!
麥香聽了趙氏的叫喚,急急忙忙進了屋,葉家的人都上炕等著吃飯了。
“娘,怎么去了這么久?”趙氏忙問。
“她一個大肚子女人,拉著我問了幾句話,這才多一會?”劉氏不高興地看了趙氏一眼。
“娘,大嫂也是著急回娘家,她這么大的肚子,兩腳走回去自然要受累些。”孫氏在一旁笑著說了一句,不緊不慢的。
可惜,趙氏沒有聽出孫氏的反諷,反而陪笑說:“對啊,三弟妹你娘家今兒有驢車來接你,不如把我和幾個孩子捎一段路?”
孫氏一聽變臉了,“這?”
孫氏為難的是,她娘家兄弟的驢車是用來拉客的,要是讓趙氏一家上車了,她哪里好意思開口要錢,不讓捎的話,這么多人在,她該怎么拒絕呢?
錢氏在一旁笑了,在心里默念“讓你顯擺有娘家兄弟來接,讓你顯擺你娘家有驢車。”
不過開口卻換成了:“三弟妹,大嫂難得跟你張回口,何況大嫂又是這么大的肚子,麥綠又這么小,依我說,左右也不過是順腳的事,不如依了吧?”
錢氏自然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她可不像趙氏沒有心眼,早就打聽清楚了各家的營生。
葉大福也知道這個,孫家的驢車是專門拉人進鎮的,所以這會見孫氏為難便開口說:“孩子她娘,我一會挑擔送你們一段。”
三福忙說:“大哥說的是什么話,不過是……”后面的話沒說完,被孫氏偷偷擰了一下,三福明白過來了,忙改口說:“不過是不大順路,我們還有點別的事情。”
趙氏這會也明白過來,自己被拒絕了,臉上憤憤的。
“吃飯吧。”劉氏關鍵時候喊了一句。
麥香和幾個孩子早就餓了,今天的早飯不是玉米面糊糊,而是玉米面稀粥,每人分了一小塊驢打滾,一張小薄餅,炕桌上還有一盤菜,是綠豆芽干豆腐炒雞蛋,另外還有一小碟醬豬頭肉。
這是麥香來了之后的第一頓正經飯,剛想把這張餅拿起來往嘴里送,忽然見大家都是把薄餅打開,把豆芽菜什么的夾到餅上,并且放了一塊豬頭肉,然后把餅一卷,卷起一頭,連菜帶餅咬著吃。
“今天這春餅烙得不錯,火候剛剛好。”趙氏邊往嘴里塞邊說,這么香的飯菜讓她食欲大開,也很快忘記了方才的不快。
麥香注意看了一下,這春餅是一人一塊,這豬頭肉也是一人一塊,她卷好了滿滿的一塊,遞給了麥綠,然后拿過麥綠的餅,自己又重新卷一塊。
麥黃見此,也把自己卷好的遞給麥青,自己重又弄一塊,這時,桌子上的菜也只剩一個盤底了。
吃過飯,今天輪到麥香家當值,麥香和麥黃一個洗碗一個收拾,這時,孫氏家的娘家弟弟正好也進院子了,進門來跟葉鐵柱和劉氏打個招呼。
麥香瞅了對方一眼,也是一身簇新的藍布棉襖,看來孫家的日子確實好過些。
正想著,孫氏挎了一個簇新的粉紫色包袱,手里領著五歲麥苗,進來跟劉氏辭行,三福則在門口喊了一聲。
接著是二福抱著小小的麥金,錢氏也挎了一個半舊的暗紅色格子包袱,領著麥粒和麥種準備出門。
輪到趙氏和麥香幾個了,趙氏倒是也挎了一個陳舊的靛藍色包袱,里面好像也沒有多少東西,葉大福仍舊用籮筐挑了半筐草鞋,然后把麥青、麥綠放進了筐里,麥香和麥黃扶著趙氏出了門。
趙氏的娘家并不遠,也就走了半個多時辰,葉大福一直送到了村口,說了次日早飯后來接,然后匆匆忙忙地去趕廟會了。
從村口進去,趙氏碰到了幾位熟人,均是不咸不淡地打了個招呼,麥香猜想趙氏在娘家的人緣應該不算太好。
趙家的院子在村中間,推門進去,院子里給人的感覺有些凌亂,不規則地蓋了好幾間廂房、偏房,有些擁擠。
“立夏來了?”里面出來一個五六十來歲的農村老太太,皮膚偏黑,也粗糙,一身半舊的靛藍棉襖,還有一塊補丁,頭發盤了一個常見的圓髻,露出了不少白發,也是一根木頭簪子,看著還不如劉氏利落。
“姥姥。”麥黃先喊了一聲,麥香趕緊跟上。
“好,大丫也好了?”
“好了,多謝姥姥掛念。”
“喲,這孩子長了一歲,聽著這話音可比去年懂事多了。”房間又出來一個三四十歲的高高瘦瘦的女人,顴骨比較突出,一看就是一臉的刻薄相,這就是麥香的大舅媽方氏。
“二姐,姐夫沒送你們來?”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過來了。
“怎么沒送?到村口便走了,說是要去趕長寧鎮的龍王廟會,看看能不能賣出幾雙草鞋。”
“哎呀,這妹夫也是,都到村口了也不進來喝杯熱水。”方氏虛乎一句,也只是說給杯一杯熱水。
“冬至,還不領著大丫幾個上炕坐一會。”姥姥余氏開口了。
“哎。”
“大姐和秋分還沒到?”趙氏問了一句。
“大春要抱著一個小的,也走不快,你大哥去接了。秋分差不多也該到了。”老太太余氏說完往外瞅了瞅。
麥香這才知道趙家有四個閨女,大春、立夏、秋分、冬至,每人的名字都有一個季節。
沒多一會,秋分一家三口進門了,大春帶著五個孩子也隨后進門了。
麥香坐在炕上,一邊跟麥黃幾個說笑,一邊留神聽大人們嘮嗑,這趙家有四個女兒三個兒子,麥香的姥爺已經故去了,家里現在分了家,老太太帶著小女兒跟著大兒子趙元江過,兩個小兒子一年分擔老太太一些糧食。
麥香的另外二個舅舅今天也都陪著媳婦回娘家了,所以沒看到人。至于大舅媽方氏,好像是因為娘家父母都不在了,所以也就不回了。
不過見到了大舅家的四個孩子,兩兒兩女,大兒子今年也是跟冬至一般大,十六了,方氏一直訴苦,正是能吃的時候。
麥香暗自感嘆,這么一大家人,竟然沒有一家日子好過的,都是窮人,尤其是大姨媽,身上的衣服跟麥香的娘一樣破舊,幾個孩子也是跟麥香家差不多,面黃肌瘦的。
麥香見炕頭放了一個針線笸籮,里面有一個繡繃子,麥香順手拿過來,是一條手帕,繡了幾朵梅花。
“小姨,繡一條這樣的帕子能掙幾文錢?”麥黃先問了,倒是省了麥香的事。
“繡的好能掙五文,差一些的也就四文。”冬至說。
趙家的女孩原本都不會繡花,是大春和麥香的娘立夏出嫁后,沒個手藝冬天便沒個進項,回娘家訴苦,老太太余氏這才想到要小女兒去學繡花,正好老二媳婦會,便跟著她二嫂學,攢幾個私房錢準備當嫁妝。
一般好的熟手,冬天閑著的時候一天能繡兩條呢,所以有這項手藝一個冬天攢個幾百大錢是沒有問題的。
“大姐,我們回去也跟小姑學吧。”麥黃受了觸動,剛才臨出門時一比較,就是自己一家子破破爛爛的,三嬸孫氏不就是仗著自己會繡點花所以才有新衣服穿嗎?
能有一件漂亮的新衣服,是麥黃記事以來最大的愿望,這愿望甚至強過吃一頓飽飯。
冬至見麥黃一個勁地追問繡花的事情,便從自己的枕頭下拿出一本舊黃歷來,里面夾了幾個花樣。
麥香這才知道,繡花要先有花樣,照著花樣去描圖,然后再照著描好的圖一針一線地繡,冬至也就會繡一個手帕,花樣很簡單,麥香一看描花樣倒不難,難的是坐下來一針一線地繡。
麥香的上輩子一向是一個坐不住的人,除了看電視和玩電腦,別的時候,她都喜歡出去逛,所以,坐了一會,便說:“小姨,麥黃,不如我們也廟會逛逛,看看能看到爹嗎?”
“廟會?好啊。”麥黃也是一個閑不住的人。
“這?”冬至有些猶豫了,她今年十六了,到了說婆家的年齡。
“姥姥,我們跟小姨去廟會玩玩,行不行?”麥黃先喊了出來。
“去吧,冬至,你拿幾個子,給你這些外甥外甥女們買點零食吃。”老太太說道。
她知道想讓兒媳掏錢是不可能的,好在冬至一年也能攢一吊來錢。
當初老頭走后分家時,老太太便跟幾個兒子兒媳說好了,小女兒今后不用家里陪嫁,就靠她自己繡花攢錢,要不然,這幾個錢早被方氏惦記了去。
“知道了。”冬至笑著拿了十文錢,帶著十來個孩子蜂擁出門了。
小孩子們本就喜歡熱鬧,加上知道冬至帶了錢,哪里還有不愿出門的理?
Ps:冒個泡,新書求收藏求點擊求推薦求評論,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