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書商

第六十四章、曹家表叔表嬸?

再說麥香進了曹家,柳蕙蘭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了點東西,像是要出門的樣子。

“我正要給你送點心呢,你怎么反倒給我送來了?”柳蕙蘭看見麥香手里的東西,笑著問。

“嬸子留著自己吃吧,你一個人在家,輕易也不能出去一趟,想買點仟不方便。”

自從曹驥滿月后,家里的婆子退了回去,聽柳蕙蘭的意思,那婆子是明琳家的,只是臨時來幫幫忙。

“嬸子,你來看,今天我還真有好東西給你。”麥香拆一個香囊,那紗料堆花不適合柳蕙蘭。

柳蕙蘭拿在手里看了看,說道:“這做工這么精致細巧,只怕不是一般人家出來的,你是從哪里得來的?”

麥香把事情一說,想了想,問道:“嬸子,你的鉆也不比這個差呀,你也不是一般人家出身的吧?我那天跟我五叔去山上砍柴,正好碰上先生和他的弟弟,先生的叔叔為何要出家呢?”

麥香也是見曹雪芹不在,女人之間閑聊還是能捕捉到一點有用的信息。

“你這好奇鬼,憋了這么長時間才問,沒憋壞了?”柳蕙蘭用手指戳了麥香一下。

“嬸子,你這話的口音不像北邊人,倒像是南邊人說的話。”

麥香上世是南京人,當然能聽出柳蕙蘭這句話里帶了點南方口音。

“我可不從小在金陵長大的,帶了點南方口音也正常。”

“嬸子是金陵長大的?件候來北京的?”

“我來北京那年十四歲了,我今年三十八了,你算算我是哪年來北京的。當時先生家里出事了,叔叔的官職丟了,只得回北京。哎,這可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想當年,康熙爺在的時候,我們曹家是何等的榮光,誰知。。。”柳蕙蘭說到這里,才意識到麥香是一個小孩,閉了口,這些話要傳了出去,就是大不敬。

麥香猜到后面她要說的是雍正,也不追問,曹家怎么倒臺的麥香知道,她想知道的是曹家的家事,想知道《紅樓夢》是自傳還昜,張愛玲得出的結論昜,但是還是有很多紅學mi們一直在往自傳說上靠。

“嬸子,先生除了有一個弟弟,還有別的姐妹嗎?”麥香好奇地問。

“叔叔家有二個女兒,從小跟先生很要好,可惜都沒有好命,早早都沒了。”柳蕙蘭感嘆道。

麥香一聽,這倒是跟書里差不多,書中的女子都沒有奐

“嬸子,我聽姥姥都要選秀,而一旦被皇家選進了宮,整個家族都會跟著借光的,先生家的人就沒有一個進宮的?”麥香干脆直接問出來了。

“曹家進宮的人倒沒有,只是,先生家里有一個姐姐,曾經進了和碩理親王府,我們家的日子,因為她好過了,可惜,后來也因為她,萆現在的地步。”

“和碩禮親王府?那是誰呀?是不是代善那一支?”麥香痛恨自己的歷史知識貧乏。

“不是這個禮親王,是道理的理,算了,跟你說這些做什么,麥香,這些話,到了外頭千萬不能說,知道嗎?”柳蕙蘭意識到不妥。

“知道,嬸子放心吧,我知道深淺的。只是這理親王到底是誰呀?”

可惜,柳蕙蘭閉口不談這事了,正好這時,曹雪芹也進門了,麥香不好再磨了。

“麥香,你來得正好,本來我還想去找你呢。”曹雪芹進門從衣兜里掏出了兩張紙。

“這是什么?”麥香打開一看,是自己畫的招財豬和喜羊羊。

“就是我上回跟你說過的,想把你畫的花樣拿去賣了,這不,托人找了一個路子,他說一個花樣十兩銀子,而且,要你畫的最新花樣,還是外面沒有人用過的,以后也不能用。”

“能不能問問先生把畫賣給了哪里,這么苛刻的條件?”麥香好奇了。

“我托人找了內務府的一個管事,是給宮里辦差的,你覺得合適嗎?”

麥香想了想,一張畫才值十兩銀子,可是一張畫對麥香來說,既可以用到風箏上又可以用到繡花上,還可以用在玩具上,這十兩銀子怎么都可以掙回來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先生,我覺得不合適,我不想賣,不過仍是要多謝先生為我費心。”

麥香雪芹的感ji是真心的,他自己這么穒都沒有去謀點什么路子,為了麥香卻不惜去托人找關系,他是真的憐惜麥香,關愛麥香,麥香哪能不感動?

“我也覺得十兩銀子不合適,麥香這一個多月讓我繡荷包,用的都是這些花樣,我還掙了一吊多錢呢,加上那壁鞋,我這兩個月都掙了三兩銀子了。”柳蕙蘭在一旁說道。

家里的日子好過多了,柳蕙蘭著實感ji麥香,她以前是一個過日子沒有仐算的人,要不然家里也不會如此窮困,這段時間,都是麥香在一旁幫奒,不僅解決了溫飽,還第一次有了余錢。

“好,聽你們的,不賣就不賣,我也是想著不合適,回來問問麥香的意思。對了,明天是端陽,準備點東西,我給叔叔送去吧。”曹雪芹看了看炕上的東西,說道。

“書稿還帶嗎?”柳蕙蘭隨口問了一句。

麥香一聽這個留神了,這書稿還帶給曹頫看,莫非這曹頫真的就是脂硯齋?

“嗯,帶上吧,他也就這點念想了。對了,敦敏那還有些手稿沒有還回來,哪天他們來了提醒我一聲。”

“書稿已經還了回來,這點心就是他們送來的,出去買酒了,說是一會還回來找你。”

麥香見他們兩個訝事,自己也好再留下來,從他們家院子出來的時候,見院子里的南瓜花開的正好,便在門口對柳蕙蘭說道:“嬸子,這南瓜花用辣椒炒了很好吃的,不如我幫你摘了炒了吃好不好?”

曹家的院子里原來是空蕩蕩的,還是那個婆子臨走時替柳蕙蘭開墾了幾畦菜地,種了點白菜、韭菜、辣椒和南瓜,婆子走后,柳蕙蘭也不知打理,還是麥香托著八福過來幫她澆水拔草的,因為麥香自己也不懂如何種菜。

不過南瓜花能吃這個麥香懂,麥香上世的奶奶就愛吃這個,不光愛用辣椒炒了吃,也愛用南瓜花來烙餅吃。

“辣椒炒南瓜花?不知就酒喝味道如何呢?”明琳拎了一小酒壇子進來了,后來跟著敦敏敦誠兄弟兩個。

“麥香,不如你做了來試試?”敦敏不等曹雪芹發話,先開口了。

這兩人時常來串門,也沒有拿麥香當夂

麥香一看這么多人,這點南瓜花哪里夠吃?便去自己家的菜地里采了一大捧的南瓜花,回來坐在堂屋門口把外面的那層表皮撕了,把里面的花蕊摘了。

“先生,不如還把那張婆子送來,你這沒有一個人幫忙那哪成?師娘要帶孩子,哪里能顧得上照顧你?”明琳見麥香幫著柳蕙蘭在干活,說道。

“算了,將就吧,我這條件如今哪能養得起下人?”曹雪芹推掉了。

“我就佩服先生這點,先生從昔日的錦衣玉食到如今的繩c花ng瓦灶,也是一樣的安之若素。”敦誠笑著說道。

“正因為如此,才會有先生的《石頭記》,先生乃奇才也,一本書,兩個故事,雙管齊下,其中的妙處,越看越令人不忍罷手。”敦敏笑道。

“可不,我也覺得,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體會,有的時候,恨不得也在上面題寫幾句書評,就是怕褻瀆了先生的巨作。”明琳笑著說。

“明琳的建議倒是提醒我,我打算自己抄一部《石頭記》,把平郡王的一些評語也抄上。可惜,他走的早了,還沒有看完先生的書。”敦敏嘆道。

“可不是這話,要是沒有他,我這書也寫不到今天這個程度。”曹雪芹也嘆道。

麥香聽到這話嚇了一跳,從來沒有想過福彭居然也會是手一,他有過什么經歷?

“對了,先生,我前些日子在我本家看到了令表嬸,她還拉著我問先生過的好不好呢。”明琳說道。

明琳的本家就是富察家,也是先皇后的本家,曹雪芹的表嬸又是誰呢?怎么會在富察家?難道書中元春的原型真是乾隆的皇后元妃?

因為麥香記得有人提過這個說法,也說元春的原型其實就是富察皇后,死在德州的船上,離家鄉路遠山高的。

“行了,今天好容易大家聚在一起,不說這些掃興的事。”敦敏見曹雪芹沉默,忙打斷了這個話題。

“先生,你不要傷心,令表嬸在我本家并沒有吃苦,她親手帶大了我堂叔,我堂叔如今是一等忠勇公,保和殿大學士,是皇上身邊的紅人,他開口跟皇上求了情,如今令表嬸已經自由了,身邊都有兩個婆子伺候她了,不但如此,還把令表叔接了過去,一塊團聚了。”

明琳的話剛說完,敦敏就瞪了他一眼,說道:“有這么好的事情為何不早說?”

“我以為先生知道呢。”明琳不好意思地mo了mo頭。

“如此甚好,我過兩日便進城去看看他們,我有些日子沒有見表叔了。”曹雪芹終于展顏一笑。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