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宋

二六六 交陣

逆宋_二六六交陣影書

:yingsx二六六交陣二六六交陣←→:

艦隊繞過高句麗,繼續向北。為了御寒,兵士都擠在船艙里不出來。

要攻打龍源府,須得從羅津縣靠岸,穿過莽莽叢林,方能到達。

艦隊一直沿海岸線行駛,放眼望去皆是冰天雪地,看不到人的蹤跡。

好大部分路線都在輪船局的貨輪航線上,向導并不難找。

輪船靠岸羅津時,已是寒冬臘月,柴宗訓開口問到:“劉卿家,你說乞乞長海會聯合遼兵在岸上布置重兵埋伏王師嗎?”

劉光義回到:“皇上,倘是布置重兵,倒也不怕,怕就怕乞乞長海遠遁。我軍遠海作戰,糧草不濟不能久留,最終只能無功而返。”

“那就不耽擱了,”柴宗訓下旨到:“先來一輪歡迎禮炮,隨后全軍登陸。”

艦上火炮對準岸邊一陣狂轟濫炸,白雪裹挾著泥土四下翻飛,林間鳥兒被炮聲驚醒,紛紛凄厲的叫著遠遁。

先鋒劉廷率先登岸,帶著手下兵士前去探路。

半日后劉廷返回:“啟稟皇上,岸上積雪足有數尺,雪路難行,臣探路二十里,此處并無人煙。”

柴宗訓下旨到:“命所有軍士,帶七日干糧登陸,全軍直撲龍源府。待全軍登陸完成后,工匠將艦船開至海中拋錨,防止敵軍斷我后路,七日后開回岸邊接朕。”

劉光義勸到:“皇上,雪路難行,皇上還是安坐船上,由臣率大軍去擒乞乞長海便可。”

“冰天雪地之中兵士在行軍受苦,朕豈能安坐船上?”柴宗訓說到:“還是勿要耽擱,趕緊行軍吧。”

“皇上萬乘之軀,倘是有個閃失,臣如何向太后、皇后,向朝廷交代?”

“劉卿家,都說你是我大周第一勇武之士,你是對自己沒信心,還是對朕沒信心?”

臣子被擒,皇上不顧冰天雪地親征;環境惡劣,皇上與士卒同甘共苦,這一波把全軍將士感動得無以復加。

“劉大帥,”隨行保護的董遵誨說到:“你且去行軍布置,皇上有我就行。”

劉光義定定的站在原地,兀自不動。他雖然是個粗人,但也不忍讓皇上跟著受苦。

柴宗訓為了活躍一下氣氛,笑到:“早年間朕聽說老董打遍天下無敵手,就連宋王也懼三分,現下又聽說劉卿是我大周第一勇士,不知你倆人到底誰厲害一些?”

董遵誨知道他的意思,內心也確有些不服,開口到:“待擒了乞乞長海,我愿與劉大帥在御駕前比試一場。”

所謂武無第二,劉光義一下就被激起好勝心:“好,待擒了乞乞長海,本帥便與董指揮比一場,看看究竟誰是第一。”

柴宗訓笑到:“既要擒乞乞長海,還不趕快行軍布陣?”

劉光義轉頭喝到:“大軍分為三路,兩翼須好生照看,防敵偷襲,劉廷,你率先鋒在前開路。”

其實劉光義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四下里白茫茫一片,倘有敵人蹤跡,一眼便能探知。且偷襲最重速度,如今雪地泥濘,為了行軍能快一些,大軍不得不將火炮留在船上。倘敵人設伏,等他在雪地中沖過來的時候,本方早就布置好防御陣勢了。

一路行進到龍源府,可以看出有人生活過的痕跡,搜遍整個城池,一個人影都沒看到。

劉光義最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乞乞長海遠遁,讓王師撲個空,白白耗費錢糧。

董遵誨說到:“似乞乞長海這等小人遠遁也就罷了,怎地遼人也不敢來?”

向導解釋到:“大人有所不知,除了收刮渤海人,或派兵鎮壓渤海叛亂以外,遼兵是不駐扎渤海的。如今天寒地凍,遼兵更不會來。”

劉光義問到:“皇上,怎么辦?”

柴宗訓轉問向導:“龍源府周邊地勢如何?”

“回皇上,”向導說到:“周邊全是莽莽叢林,大軍雖只帶著干糧,但若有一營人馬專于林中尋找軍糧,當能多撐些時日。”

前世柴宗訓到過東北最遠的地方是奉天,對于這一塊所知甚少。不過有篇課文還是學過,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證明這地方物產是非常豐富的。且五常的香米,是超市里賣得最貴的。

董遵誨諫言到:“皇上,若能多撐幾天,那趕緊追吧。”

柴宗訓伸手示意他不要打擾,瞇眼思慮一陣:“大軍轉向,朝南追擊敵軍。”

“皇上,”向導說到:“往南過江便是遼之白山城,恐會遇到遼軍。”

“那不是正好?”劉光義捏緊拳頭,指節處發出‘咔咔’的響聲:“倘能就此俘獲一名遼軍統領,正好與楊大人交換。”

向導勸到:“大帥,遼軍勢大,遠非渤海可比。”

劉光義揮動拳頭:“本帥倒要看看,是遼軍勢大,還是本帥拳頭大,下令三軍,轉向南面追擊敵軍。”

大軍向南進發,將干糧暫存,一面圍山打獵,一面行軍。

圍山打獵一來可補充軍糧,二來可找尋山中人跡。

倒也的確在山中發現幾戶人家,不過都說沒見過有大軍經過。

雖圍山打獵能補充軍糧,但并非長久之計,雪地行軍異常耗費體力,原本七日的干糧,五日便要見底。

劉光義趕緊勸到:“皇上,目下軍糧已然不濟,倘遇敵來襲,遷延上數日,必致軍心不穩,懇請皇上下旨回師,補充軍糧后再來搜山。”

柴宗訓思慮一會:“劉卿,在雪地艱難行軍數日,卻一無所獲,你甘心么?”

劉光義勸到:“皇上,行軍打仗,最忌意氣用事,況目下孤軍深入敵境,當以穩妥為主。”

柴宗訓說到:“前方便是遼之白山城,大軍正好攻下補充糧草。”

“王師已深入渤海多日,倘遼軍在白山設伏,時間是完全足夠的,還請皇上三思。”

“雪地行軍,最為不易,”柴宗訓說到:“朕不信遼人短時間內便能聚集大軍于白山設伏。傳令下去,大軍加快行軍速度,攻下白山城,讓將士們吃上一口熱飯菜。”

“皇上,”劉光義諫止到:“不如由臣率軍向前進發,皇上與董指揮暫時在此等候?”

“劉卿,你攻江寧時的急切哪里去了?怎地到了此處卻婆婆媽媽起來?”

劉光義也是沒辦法,他自家若是戰死遼境,倒也算死得其所,可御駕跟著,讓他一直有些畏首畏尾。

柴宗訓不給他猶豫的機會,起身到:“大軍速速進發。”

大軍行進到混同江邊,江對岸果然看到一處城郭。

此時城下有軍營駐扎,逶迤數十里,看樣子至少有十萬大軍。

這個時候剛好是晚飯時間,對面炊煙裊裊,陣陣肉香飄過來,周師將士饞得直吞口水。

劉光義怒到:“先前沒烤肉是怎么的?還不趕緊扎營,防止敵人偷襲?”

“且慢,”柴宗訓觀察一陣后說到:“對面遼軍數量不滿萬,正好趁此時殺過去,烤肉剛剛熟。”

“皇上,”劉光義說到:“一萬士卒焉能用得上如此之多的營帳?皇上提防遼人誘敵之計。”

“朕斷定對面遼軍不滿萬,”柴宗訓喝問到:“將士們,你們想吃肉嗎?”

“回皇上,想。”士卒異口同聲回答。

柴宗訓手指前方:“還不趕緊沖過去,將他們的肉搶了。”

劉光義眼見不能阻止,揮舞大刀喝到:“將士們,隨我沖啊。”

江面結冰厚達數尺,大軍沖上去紋絲不動,有些士卒沖得太快,不慎滑倒,趕緊起身繼續向前沖。

遼兵也停止烤肉,紛紛列陣迎敵,看陣勢的確最多不過萬人。

河面與堤壩有一定落差,且堤壩陡峭,很難爬上去,遼兵站在堤壩上萬箭齊發,阻住周師沖鋒。

遼兵只管放箭,遼將在堤壩上叫囂到:“來呀,來呀,上來呀,攻上來有肉吃呢。”

先鋒劉廷憤怒之極,率兵瘋狂向前沖,卻不得不丟下一些被射成刺猬的尸體狼狽逃回。

“哈哈哈…”遼將狂笑到:“不知死活。”

士卒中箭的慘叫聲不住傳來,眼見江面被熱血染紅,劉光義狂叫一聲,揮起大刀向前沖去。

遼兵弓箭即刻轉向,朝他射來,劉光義大刀轉動,將弓箭隔開。

周師得到短暫的喘息時間,立刻變陣,弓箭手沖到最前端。

士卒開始放箭,大大減輕劉光義的壓力,他趁此機會,沖上堤壩。

一群遼兵舉槍來刺,劉光義一試橫掃千軍,熱血將三個腦袋噴上了天。

旁邊遼兵趕緊過來補位,還來不及將長矛刺出,寒芒閃過,一群遼兵慘叫著倒地。

劉光義側頭望去,卻見董遵誨正神在在的看著他。

這一下可就刺激他了,大刀再次橫掃,遼兵挨著即死,觸著即亡。

董遵誨那邊也不遑多讓,長槍過處,鮮血開花,遼軍防守陣地很快被倆人打開一道缺口。

見此情形,前鋒劉廷當即舉槍大喝:“弟兄們,隨我沖啊。”

“殺呀。”周師拼命往前沖,遼兵抵擋一陣之后,便節節敗退。

周師越殺越起勁,而遼軍兵敗如山倒,快速向城內退散。

城墻也無法阻止周師的進攻,遼軍只得一退再退,逃往前方的正州。

所謂窮寇莫追,周師大獲全勝,此時架上的肉剛剛烤熟,圣駕也隨之來到城下。

劉光義上前問到:“皇上,你是如何得知遼兵不滿萬的?”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