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宋

三〇八 失敗

三〇八失敗_逆宋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三〇八失敗

三〇八失敗←→:

柴宗訓只在需要的時候將天神當回事,欽天監定下的日子可以隨意改動,能把大臣送入河中溝通河神,隨便念幾句咒語便可令薩滿稱臣,連帶著他的一批親信大臣,都對天神不那么尊重。

張齊賢根本沒把石刻放在眼里,而是轉身安撫役工情緒,讓他們盡快復工。

林彥升在一旁喋喋不休:“張大人,這石刻要么是天神指引,要么是別有用心之人所置,倘張大人就此放過此事,莫非真要包庇造反者不成?”

張齊賢看了看被擒獲的二人,轉身到:“林大人,本官定會將此二人嚴加拷問,將石刻之事查個水落石出,給林大人,給眾役工,給皇上一個交代。”

林彥升張嘴想辯,卻不知從何開口。

誰能想到這些役工都是口嗨呢?每日上工之時,總會聽到有人抱怨活兒苦,抱怨差役,抱怨朝廷,抱怨錢賺得慢花得快,更有脾氣暴躁者,恨不能當時就拿起鐵鍬造反。

這種狀態下,似乎只要有人煽動,所有役工就會揭竿而起。

可惜林彥升和趙德昭這種在世家中‘何不食肉糜’長大的人不會了解,抱怨和造反真的是兩回事。

他們可以‘一將功成萬骨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役工身后卻是千千萬萬個家庭,誰不是為人夫為人父為人子?造反豈有那么容易?

就像流水線上,那些天天抱怨伙食差工資低,恨不能馬上就辭工不干的人,往往卻個個月全勤。

也許計劃再周密一些,詳盡一些,真的能鬧出些水花來。但一來都察院日日在此監察,二來時間太過倉促,容不得仔細謀劃。前線局勢緊張,倘大軍即日攻下錦州,就此凱旋班師,任朝堂上再大的水花,也沒什么用。

“好啦,”張齊賢說到:“大伙兒都上工吧,本官在此保證,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但也絕不會放過一個壞人,只要沒有參與此事,大家伙兒可放心做事,倘能提前完工,本官當即向朝廷為大家表功。”

役工老六率先跪下來大呼:“謝謝張大人。”眾役工跟著跪了下來:“謝張大人。”

所有人都站在張齊賢那邊,林彥升無法再糾纏,只好將張齊賢拉到一邊:“張大人,休怪本官沒有提醒你,他日皇上得知你如此草率處理此事,若是怪罪下來,須得你自家承擔。”

張齊賢說到:“如今江北之兵盡數進入遼境,倘激起民變后方不穩,皇上如何在前線打仗?所以本官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將局勢穩定住。他日朝廷問責,本官一力承擔便是,與林大人無關。”

只要能撇清關系,事情不成就不成吧,又不是宋王親自下令。不過林彥升還是裝模作樣色厲內荏的朝役工嘶吼到:“爾等休要竊喜,待將來案情查明,倘有與此有關者,本官定斬不赦。”

運河工地一直沒有消息傳來,趙德昭很著急,耶律恒德比他更著急。

在汴梁遷延許久,趙德昭找過他一次后,趙家父子便再也沒來過。繼續這么下去,耽誤的可是大遼的時間。

但整個大周,有實力有野心的也只有趙氏父子,而且趙德昭絕對有反意,不然他不會前來試探。

無奈,耶律恒德只得再次私下聯絡趙德昭。事態緊急,已容不得他打啞謎,只要趙德昭前來,他便將計劃和盤托出。

外面響起敲門聲,耶律恒德大喜:“趙大人果是信人。”開門一看,卻是一個蒙著面紗的女子。

耶律恒德警覺到:“你是何人?”

女子徑直入內:“我是何人?我與你一樣,皆是郭家的手下敗將。”

耶律恒德不敢關門,做出一副隨時逃跑的模樣:“你來此做甚?”

女子自顧自坐下:“來此規勸你,少異想天開,盡早息兵退往草原大漠,積蓄力量后再戰。”

既如此說,想必這女子與趙德昭熟稔,耶律恒德放下心來。

“莫不是趙大人退縮了?”耶律恒德爭取到:“只要趙大人愿與我里應外合,管保大事可成。”

女子冷笑一聲:“如今遼主被重兵包圍,自身尚且難保,如何與趙大人配合?你此來不過是利用趙大人搞亂后方,借機令遼主逃命而已。”

被說穿計劃,耶律恒德卻也并不心虛:“各取所需而已,倘趙大人愿意,我大遼鐵騎可拼死拖住周師,為大人謀劃爭取時間。屆時趙大人位及至尊,我主亦能得脫,豈非皆大歡喜?”

“皆大歡喜?”女子說到:“我看是異想天開才對,你可看到汴梁城頭火炮?可知城內尚有武裝到牙齒,精銳過背嵬軍的獵豹突擊營?汴梁留守曹翰手下,亦有上萬兵力,如何成事?”

耶律恒德低下頭不說話,女子繼續說到:“遼主倘有雄心,可乘此時留存實力撤往草原大漠,待將來中原有變,時機成熟,趙大人自會與遼主聯絡,到時再里應外合,大事可期矣。”

耶律恒德看著女子眼神,忽地想起來:“姑娘可是趙大人紅顏知己,當年南唐嘉敏郡主?”

女子不答,只說到:“你快走吧,此處本為符氏產業,倘被人發覺身份,就算插翅也難飛。”

耶律恒德有些不甘心:“如今便是大好時機,倘待中原有變,不知要到何時。”

女子說到:“中原萬里江山,只系于郭氏一人,變化也許說到就到。”

耶律恒德立時明白,拱手到:“在下謹遵郡主教誨,退回草原大漠,等候趙大人的消息。”

安州城。

得知耶律賢被圍,遼宗室大軍由宋王耶律喜隱率領趕至安州駐扎,準備前往錦州救駕。

耶律喜隱與耶律賢本為堂兄弟,其妻蕭氏與遼后蕭綽是親姐妹。

如此關系,耶律賢被困,耶律喜隱本該奮不顧身前往援救,但耶律喜隱卻一直猶猶豫豫不想出兵。

這里面,牽涉到遼國皇位繼承的幾筆孽債。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有嫡子三人,長子人皇王耶律倍,次子遼太宗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三子生母皆是獨臂皇后述律平。

耶律倍身為嫡長子,勤敏好學,善騎射,是個文武全才,最受耶律阿保機喜愛,本是皇位繼承的不二人選。

奈何耶律阿保機突然崩逝,當時耶律倍并不在朝中,且其母述律平一向不喜他的漢化,又兼其弟耶律德光戰功赫赫。

耶律德光便在述律平的支持下,繼承了皇位,是為遼太宗。即位后耶律德光為討母親歡心,封了幼弟耶律李胡為皇太弟,天下兵馬大元帥。

耶律倍雖甘心臣服于耶律德光,但德光豈能對他放心?日日派人監視騷擾,無奈之下,耶律倍只得帶著小妾投奔后唐,最終為后唐主李從珂所殺。

耶律德光在南征途中病逝,按照漢人的規矩,繼承皇位的應該是皇太弟耶律李胡。但李胡性情暴虐,不得人心,很多宗室和大臣因同情耶律倍,便提議立其長子耶律阮為帝。

述律平得知此消息后大怒,處死了不少人。眾宗室和大臣為自保,紛紛勸說耶律阮前往太宗靈柩前繼位,是為遼世宗,由此皇位回歸長子耶律倍一系。

述律平豈能甘心耶律阮為帝,即刻派耶律李胡率軍前往攻打耶律阮,哪知李胡竟大敗。述律平親自率兵,與耶律阮在橫河之橫渡對峙。

危急關頭,遼大于越耶律屋質出面斡旋,勸和雙方達成橫渡之約,耶律阮這才坐穩帝位。隨后有人告發述律平與耶律李胡謀反,耶律阮便將二人囚禁于祖州。

但因為遼本是部落聯盟,權力并不集中于皇帝一身,且國內契丹與漢民族矛盾不斷,耶律阮即位后叛亂不斷。

當了五年皇帝之后,耶律阮于火神淀被叛亂的宗室耶律察割和耶律盆都刺殺,大于越耶律屋質與遼太宗耶律德光長子耶律璟率兵平叛,殺了耶律察割和耶律盆都。

耶律璟在血泊中登上王位,是為遼穆宗,皇位回到次子耶律德光一系手上。

耶律璟是史上有名暴君,荒耽于酒,畋獵無厭,賞罰無章,朝政不視。在位期間,宗室奪權活動愈演愈烈,國內極不穩定。

偏耶律璟性情暴戾,醉酒后喜好殺人,尤其是近侍,被殺不知凡幾。最終,其被不甘心坐以待斃的幾名近侍在黑山合謀殺死。

耶律璟死后,耶律阮之子耶律賢,也就是大遼現在的皇帝,在宰相蕭思溫、飛龍使女里,南院樞密使高勛的支持下,雪夜飛奔至靈前繼位,大遼皇位又回到長子耶律倍后人手中。

反正這皇位轉來轉去,就在耶律阿保機長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一系,就沒有幼子耶律李胡什么事。

要知道耶律李胡曾是皇太弟,又深得太祖皇后述律平喜愛,這讓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喜隱如何甘心?

在穆宗朝時,耶律喜隱便曾興風作浪要奪位,事敗后耶律李胡為其頂罪,自盡于獄中。

耶律喜隱雖死罪已免,卻一直被囚禁,直到耶律賢即位大赦天下將其放出,并賜宋王。

即便耶律賢沒有被圍困,耶律喜隱也是小動作不斷。如今耶律賢被困在錦州,耶律喜隱怎會傻傻的救他出來?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