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羽容
巧蘭偷偷地瞄他一眼,想了想才搖頭道:“不討厭。”
“那我就放心了,你回去吧,回頭我再來看你。”傳虎高興地走了。
那意思分明就是你不討厭我就是喜歡我了?天啦嚕!這是兩個概念好么?傻傻的巧蘭沒反應過來就被裝到筐里了。
巧蘭歪著頭在思索,覺得哪里不對又說不上來,奇奇怪怪的感覺,搖搖頭想不起來,算了不想了,反正有長輩們做主呢。
她干脆一推二五六,全推給老太太做主就行了,不用費勁想這么多還是回去繡花吧,任務還重著呢。
回到院子,李母問道:“走了么?”
“嗯,我回屋繡花了。”巧蘭給自己拎了個茶壺就進去了。
也沒說縣太爺的事,更沒提傳虎神經兮兮的樣,縣太爺的事還做不得準沒必要這么早說,至于傳虎不好意思提,不知該從哪說起,干脆都不說了。
“哦,再繡一會就得了,別累著了,看不見就別繡了。”李母叨念了兩句。
“嗯,知道了。”巧蘭在屋里應了一聲。
洗過了手晾干這才坐到繡架前,看了看自己已經起了個頭,相信若是手快應該能在六個月左右完成,要是慢就得耗長一點時間了,她的手速還是可以的。
巧蘭很快專心的繡了起來,人物是繡藝很難繡的一種,因為要表現不同人物的表情神態,這個很難,最難的是肖像,這個首先要畫的好,然后要用繡技的形式表現出人物的神態眼神,才能做到肖似。
巧蘭的這幅圖也很難,因為是雙面的,費的功夫更多,而且人物動物眾多,需要考慮的事情也很多,好在巧蘭也不是第一次繡,以前還繡過比這更難得雙面圖,這個其實不算什么。
沒兩日傳虎帶著一個陌生人過來了,這人看著像是個小廝的樣子。
“給老太太請安,給嬸子請安了。”小廝一進門就先行禮。
老太太輕輕擺手,“農家人不行這些俗禮,起來坐吧。”
“謝老太太。”小廝很有規矩。
“是縣太爺大人讓你來的?有什么事吩咐么?”老太太坐在躺椅并沒有起身。
“是這樣的,先前我們爺在李太爺家里看到了李姑娘的繡圖,驚為天人贊不絕口,一下想起了明年我家老太太要過壽呢,要是也能有這樣一幅圖,老太太必定高興呢,這不讓我來求來了。”
傳虎這才補充道:“前面我跟巧蘭提了兩句,大人還沒給準話,估計巧蘭還沒跟你們說呢。”
“哦,那你等會吧。”老太太讓李母去喊巧蘭出來。
“虎子哥,你來了,這位是縣太爺跟前的大哥吧?”巧蘭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個是小廝一類的人物,但舉手投足也有幾分氣勢,不像農家人。
“姑娘客氣了,我們大爺來求您的圖來了。”小廝客氣的微微躬身。
“我前兒跟虎子說過了,要我繡可以但要跟李叔說一聲,從李叔這塊走,我不能繞過他去,往日李叔沒少幫襯我。青山縣就這么大沒理由遇到好事了我把他撇開,李叔答應了你們我就繡,其他的我不問不管。”巧蘭不會談價錢,也不說這個。
“是聽虎子哥說過了,今兒李叔那邊有點事沒過來,讓我來問你的意思,你答應接了他就安排了。”小廝對巧蘭越發客氣了幾分,眼里也多了些尊重,是個不忘本的,這李家人教養還是可以的。
“我沒什么要求,李叔怎么說我就聽著就行,把你們的要求說清楚詳細,最好是尺寸一起標出來,越詳細越好。再就是要預留出路上運送的時間,還有我手里還有個大活雙面繡,年底之前都不行,明年老太太過壽是什么時候幾月份,東西多大?都要給我明說,我好預估一下時間。尺寸越大費的時間就越多,人物最費力氣,比雙面繡還要費勁,耗時也更長,這個你們要心里有數,這可不是今天定明天就有的東西。”巧蘭怕他們不了解,先說清楚為好。
“您放心,這個我們知道規矩,只要您答應了,我們都會安排好的,給你留給足夠的時間,寧可路上我們快一點也不能擠您的時間啊。這是一點小意思是我們大爺讓我拿過來給孩子們甜甜嘴的。”
小廝手里還拎著東西呢,有幾包打包好的點心,還有一卷子紅布包好的,還有兩壇子酒,東西不多但勝在有禮有數。
巧蘭那眼去看老太太,詢問能不能收,老太太溫和的點頭,“替我謝謝大人,還想著我們巧蘭呢,多謝了!巧蘭啊把東西留下,留小哥在家吃個飯,家里還有點糟魚和醬菜,你給小哥裝一些,把那山貨拿點,不值錢就是個家鄉味。”老太太又轉過頭沖小廝笑笑。
“感情好,大爺說就想這一口呢,以前在京里就愛吃一口糟魚,到了這沒人能做出那個味了,那我不跟您客氣了!”小廝很會來事,也不推辭,這是人家李家的臉面不能推辭,農家人也有自己傲氣,不白拿你東西,咱們也有回禮。
巧蘭裝了一些東西放在竹編的簍子里,簍子是李老頭編的,編得很漂亮很實用。
“我還給裝了一只狍子,拿回去趕緊做,不然天還有點熱呢,今早上我哥在山里弄來的。我多裝了一小壇我們自己釀的酒,是給小哥的,勞煩跑這么遠,那里面小盒子是給您的下酒菜,我各樣裝了一點,您嘗嘗鮮,農家人自己的東西圖個干凈。”
小廝頓時眉開眼笑,“難為姑娘還想著我呢,謝謝您,我不跟你客氣了,我可聞著糟魚的香味了,我都饞了。”
“留下來吃飯吧,我給你們做飯去。”
“多謝姑娘了,不能留了,我們大爺還等著我的回話呢。下次吧,下次一定要嘗嘗您家的飯菜,我可吃到虎子哥的魚了,可好吃了,我們大爺都說好吃呢,來的時候讓我一定要帶點回去,說拿酒跟你們換呢。”小廝也覺得李家人很有規矩懂禮數,心里多了些好感,話匣子也打開了。
“那當然,我娘的手藝四里八鄉都知道的,以前還靠這個去市集賣錢養大了我們兄妹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