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傳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亡羊補牢

一住09,為您提供精彩。

漆黑的夜,掛著幾顆黯淡的星子,青妙手中提著的燈籠發出的微弱亮光是黑夜里唯一的光亮。

夏夜的風徐徐吹過,不冷,但是有點涼。林碧凝一只手捏住墨色斗篷的帷帽,以防寬大的帽子被風吹落,另一只手收緊了斗篷。即便她用斗篷將周身包裹住,綢布斗篷不擋風,她還是能感受到絲絲夜風穿過布料的經緯線,一直吹到心里,涼颼颼的。

柴房就在眼前,林碧凝隱在暗中,青妙上前往守在外面的周媽媽手里塞了一個荷包,有些哀傷地笑著道:“我和喜兒相識一場,她明天就要走了,我來送送她,還請周媽媽行個方便。”

周媽媽掂了掂荷包,分量還挺重,想著這個時辰也不會有人來,點頭道:“那你快點!”說著,搓了搓手,“我去廚房待會,你走的時候叫我一聲。”

柴房的鎖壞了,太太就讓她一直看著。本來以為是個苦差事,沒想到還能掙些錢,周媽媽腳步輕快地往廚房去了。

林碧凝見周媽媽走遠了,從黑暗中走出,跟著青妙一起進去。柴房里滿是木柴稻草,臟亂不堪,青妙提著燈看了一圈,發現喜兒面朝下躺在角落的地上。她趕緊走過去,小聲地叫道:“喜兒,喜兒。”

喜兒幽幽轉醒,抬頭看到是青妙,驚訝地喊了一句,想撐著起來,稍微一動就牽扯到傷處,疼得她悶哼一聲。

青妙舉燈去看她的下半身,只見臀上的布料叫血染得殷紅一片,根本看不出原來的顏色,忙道:“還有傷,你快別動了。”

喜兒虛弱地笑笑:“謝謝青妙姐姐來看我。”

“少爺也來了。”青妙往旁邊讓了幾步。

林碧凝走到喜兒眼前,半蹲下來,歉然道:“喜兒,對不起,是我思慮不周,才害得你落到如此地步。”

眼前的小丫鬟也不過十來歲的樣子,卻生生受了二十大板,林碧凝看著都替她感到疼,真不知道對方是如何忍下來的。

“少爺你別這么說,我不怪你的。”喜兒見是她來,不好意思地挪了挪,想遮住污穢的地方,偏一動就疼。

“你別動!”林碧凝扶住她的肩不讓她動,“我給你拿了些藥,對你的傷有好處,讓青妙幫你涂點。”說著,就要讓青妙上藥。

“謝謝少爺。”喜兒見她蹲在原地沒有動,紅了臉小聲道,“那個,少爺你能不能先出去?”

林碧凝顯然忘了在喜兒眼中她是男子,上藥時當然應該回避。還是青妙先反應過來,拉她起來推到外面,林碧凝站在屋外才想起這茬。

過來許久,青妙終于上好藥。

夜里寒氣重,林碧凝怕喜兒躺在地上會受風寒,有心給她弄條被子或是將斗篷給她,又怕明早被人看到不好。最后她和青妙一起用稻草厚厚地在地上鋪了一層,再合力將她抬到上面。

回去前,林碧凝對著喜兒認真而又堅定道:“喜兒,你且安心,我明日一定會救你的。”

喜兒眼中帶淚,含笑點頭:“我信你,少爺。”在林碧凝起身準備回去時,又說句話,“昨日,太太問我為什么騙小姐白公子會赴約,我說因為怕事情沒完成小姐會怪罪。我沒有出賣你,少爺。”

“我知道。”林碧凝聲音有些哽咽,“謝謝你,喜兒。”

回去時,林碧凝將帷帽帶好,先一步走出院子,青妙和周媽媽又道了謝,倆人才返回臨江軒。

林碧凝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好不容易睡了也是噩夢連連,第二天又很早就起了,和西席告了假,一直在書房里抄佛經。

昨日她終于體會到什么叫“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若喜兒真的出了什么事,只怕這一輩子她都良心難安。

她一面抄佛經靜心,一面告誡自己,事不三思要后悔,往后下什么決定前一定要考慮周全,不可沖動行事。

抄了整整三大頁,青妙進來語氣輕快地小聲道:“少爺,事情成了。”

林碧凝握著紫毫的手頓了頓,一滴墨滴在紙上,暈開一團墨色,雖然這幅字毀了,但她心里終于松了一口氣。

昨日知道趙氏要把喜兒發賣掉,她寫了封信叫人連同銀票一起送到甄家,讓甄默思出面在今日買下喜兒,人牙子得了好處,只和趙氏說是西北的馬商買了喜兒,喜兒則留在甄家養傷。

她放下筆,笑著吩咐了青妙準備了補品,去甄家看喜兒。

趙氏舒服地靠在水紅色織錦大迎枕上,放在桌上的手下還墊著一個小軟枕,肚子上蓋著條薄錦被,青翠色的底,上繡紅彤彤的石榴花,嬌艷欲滴,瞧著說不出的喜人。

侍書在旁邊輕輕扇著團扇,侍畫進來笑著道:“太太,老太太那邊又送來一些補品和一籃桃子,要如何處理?”

趙氏撫了撫錦被上的石榴花,懶洋洋道:“補品收起來,桃子洗兩個切了送上來,記住別沾了毛。”

侍畫笑著下去弄桃子,趙氏轉頭對侍書嘆道:“比起桃子,我還是更愛吃西瓜。”

侍書抿嘴笑道:“西瓜性寒,大夫說要少吃,太太暫且就忍忍,等生下小少爺,明年太太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趙氏輕笑一聲,侍書的那句“小少爺”取悅到她,含笑道:“既然我不好多吃,等下你們幾個拿一個瓜分吃了吧,算是幫我嘗嘗味了。”

“謝謝太太。”

正說笑著,侍棋撩起竹簾進來,趙氏讓侍書下去分西瓜,問道:“人賣了沒?”

“說是被西北來的馬商買走。”侍棋斂下眼瞼,掩去眸中譏諷的目光,語氣平平地回道。

趙氏輕哼一聲,道:“膽敢挑唆小姐,沒打死她都是輕的。”

侍棋低下頭沒有應聲,嘴角扯成一個詭異的弧度,似憐非憐,似嘲非嘲。

“二小姐那邊怎么樣?”趙氏想起女兒,頭疼地揉了揉眉心。

“勸了許久,二小姐已經不再鬧了。”

“老太太那送來些桃子,你挑些和西瓜一起送去,告訴她老老實實在屋里反省,過幾天我就和老爺說,放她出來。”

“是,太太。”請瀏覽.09xs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