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狂魔

第14章 吃席、張海

余家村僅有兩個生產隊,總計不到兩百戶人家。

一隊肯定是村長那邊,人口較多,否則不會強勢。

二隊則是余陽所處的村子西北,人口較少,并且大多屬于孤寡老弱,或者外來回遷。

如今擴建虛假的塑料大棚,自家從二隊招了幾個初中畢業生,和十幾個務工回來的泥瓦匠。

六叔跑去定制大型拖拉機車廂,又帶走了十個無證司機。

再加上許多人在外地務工沒有歸來。

其實二隊已經沒剩下多少勞力,頂多再招收幾個小媳婦和十幾個老嬸子。

因此余陽沒有排斥村長那邊的人,當場招了十個老實巴交,從不惹事的漢子,外加對方的媳婦。

其中就包括村長的二堂兄。

而人手充足,自然要開工。

壯漢先進入塑料大棚的東區種豆苗,女工在外面學習如何分割豆苗,男工則戴上手套去掏糞。

等壯漢轉移到中區,女工進入東區收割裝筐,男工排隊往外運,再幫菜販子裝車。

等壯漢進入西區,女工轉移中區,男工繼續運輸,老漢們則給東區撒上糞土……

如此,效率提升三四倍,排隊等待的菜販子,也肉眼可見的減少。

可惜北邊荒地的塑料大棚尚未建成,只能進行一輪就收工。

但即便如此,男工和女工,還有掏糞的老漢,也都拿到了10塊錢工資。

皆大歡喜。

臨近中午。

余陽從村里買了三頭豬、幾十只雞,又從十里營拉來辦完喪事的做飯大師傅,連同桌椅、鍋碗瓢盆,一同租賃下來。

然后把北邊荒地偷工減料的火窖,改成土灶,再把桌椅搬進剛建好的塑料大棚,當場開席。

還別說,這虛假的塑料大棚,確實好用。

外面飄著小雪,里面卻是暖洋洋的。

尤其烏壓壓的上百口子人,加上剛放學的小娃娃,甭提多熱鬧。

就在這時。

在村里德高望重,很少管事的老支書,招呼余陽。

“村長,安排倆人,把這條橫幅掛起來。”

余陽知道對方又認錯人了,不過還是讓大哥接下橫幅,并展開。

“好客余家村,笑迎四海賓!”

“好詞,好字!”

“掛起來!”

余陽說完,想到排隊等待的菜販子,索性讓人招呼那邊一同入席。

同時也沒忘記安排幾個人幫忙看車,省得吃完回去,啥都沒了。

老支書樂呵呵的找個位置坐下,“好久沒這么熱鬧了。”

是啊,一隊和二隊鬧騰多年,哪怕有紅白事也不往來。

如今坐在一起,確實是破天荒地頭一次。

……

席間。

“三元,你有沒有發現,咱這豆苗,味道確實比夏天種的好很多。”

“是嗎?”

余陽之前吃過六嬸炒得豆苗,味道非同凡響。

但重生回來,吃啥都香。

包括包子、肉壯饃、羊肉湯。

他也只以為這個時代沒有工業污染,沒有各種基因轉變。

加上跟六叔喝多,也就沒多想。

現在仔細品品……

是啊,咱雖然沒拿到城鎮中心,但怎么說也屬于基地一類。

基地出品的豆苗,味道能差了?

余陽思索之后,對自家豆苗攻占大型商超,更加自信。

當即端起酒杯,招呼大伙一口悶。

吃喝片刻。

六叔帶人開著五輛拖拉機返回。

每輛車兩節車廂,并且駕駛室還安裝了小樓子。

看上去,應該能跑高速。

但這年頭的農機,絕大多數沒上牌,加上司機也沒證,能跑咱也上不去。

稍許。

六叔停好車,走進塑料大棚,順手拿出一個棕色的皮包,又從里面掏出半塊磚。

不,是掏出一個大哥大。

余陽有點迷,“不應該買手機嗎?”

“手機太小了,這個拿在手里多大氣?”

“我出門在外,總不能時刻拎著半塊磚頭吧?”

“趙師傅經常跟著你,他拿著。”

“他又不是保鏢。”

“三元啊,咱現在有錢,十里營又那么亂,叔去少林寺,給你招幾個專業的。”

“算了。”

再專業,也沒壯漢靠譜。

余陽接下大哥大,看了看號碼,讓小堂弟去小洋樓,用大喇叭宣傳給菜販子們。

以后誰家要的多,可以提前打電話。

要的少就算了,還不夠電話費呢。

隨后,余陽招呼六叔。

“今晚把十節車廂全裝滿,你帶著司機去趟縣城農貿批發市場,看看能賣出去多少。”

“叔辦事,你放心。”

這時。

上菜的大堂弟,湊到耳邊,“三元哥,剛剛張海帶著十幾個兄弟,還有幾條狗,從北邊跑過去了。”

“張海?!”

張海是十里營出了名的‘大支客’。

置換到香江,或者古惑仔電影中,又叫大佬、話事人。

其早年上過南越戰場,當過偵察兵,殺了不少敵人。

退役的時候選擇自主擇業,拿到了一筆可觀的安置費。

等回到十里營老家,為了營生,張海做起了民間貸生意。

由于能打,又講義氣,收服了不少閑漢和地痞,加上幾個戰友來投奔,生意越做越大,逐漸成了十里八鄉,甚至縣城幾個大哥都禮敬三分的道上人。

當然,張海從不認為自己是道上人,他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每逢鄉里紅白事,他都會主動扛起大梁,一分錢不貪,一分錢不要,只為落個好名聲。

包括鄉里的治安、西邊高速的維護,他也從中出了不少力。

至少在十里營路段,你遇不到劫匪。

然而。

最近周圍幾個鄉鎮,賣豆苗的全都在喊高速翻車了。

尤其前天晚上,還有個不長眼的上去劫道,搞翻了一輛大巴車。

這讓張海感覺臉上無光,抽調十幾個兄弟,再帶幾條獵犬,跑到高速蹲點,希望能抓到始作俑者。

萬萬沒想到,曾經十幾分鐘見不到一輛車的高速公路,忽然來了三輛半掛車。

然后前車看到眾人來了個急剎,后車碾著積雪就撞了上去。

咋辦?

只能跑。

咱又不是高速系統的人。

……

“張海?!”

余陽起身走到塑料大棚邊緣,瞅了瞅雪花紛飛的北邊,“可能攆兔子去了吧。”

老余當初修磚窯,借了張海五萬塊。

去掉砍頭息,再加上利滾利,按照九出十三歸的規矩,余陽直接給了六萬。

雖然利息確實高,但誰讓咱借了呢。

所以雙方沒啥矛盾。

驀然。

省道方向傳來幾聲警笛。

余陽爬上桌子眺望,頓時看到印象中,這年頭從未有過的陣容。

警車、路政、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