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日常:佛系少女在古代第六百五十章宮女如花滿春殿_wbshuku
第六百五十章宮女如花滿春殿
第六百五十章宮女如花滿春殿
想到激烈之處,他嘴角便浮起微笑來。
忽然聽到王上答允了發兵中原一事,心頭更加激動,眼前似乎已經出現了大好河山的畫卷。
當下哈哈大笑三聲,連聲稱贊:“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王上殺伐果斷,處事厲雷風行,臣佩服得五體投地!”
張林劉若茗二人聽聞,也是驚喜不已。他二人此次前來淇水,便是為了勸說淇水部族的王上發兵攻打中原地區,以吸引朝廷的注意力,來個聲東擊西。
他二人卻沒想到這件事如此簡單。一路上還隱隱心虛,擔心那淇水部族的王上會固執得很。
二人因此帶了祁風過來,若是那王上脾氣又硬又臭,不聽勸說,三人便要用強了。
是夜,宮中大擺筵席,慶賀出兵中原之事。宴席之上,穿著妖嬈的宮女或端著酒壺菜肴來回穿梭;或身輕如燕水袖飄飄。
此時雖是將近冬天,西北更是嚴寒。大殿之中卻是溫暖如春,一派喜樂祥和的景象。當真是燈火闌珊,繁華盛世。
巴爾達端著酒壺,卻有些心不在焉。他一心正想著如何將那少年侍衛和拉爾扯上關系,讓二人比試一場。一來讓他開開眼界,看看如今的年輕人是什么水平;而來,他想好好領略一番那少年侍衛的功夫。
心中這般想,巴爾達眼睛便在宴席之中四處搜尋。他一眼便看到了坐在角落里的那少年侍衛,頓時雙眼一亮。
卻找不到那拉爾的身影,不由得有些失望。便嘆了口氣。
忽聽得眾人哄堂大笑,巴爾達回過神來,見眾人都望著自己,面上帶笑,各種各樣地笑。
他心下惘然,方才出神嘆氣,卻不知當下發生了何事。身邊侍衛見他如此情狀,心中奇怪,忙悄聲提醒:“巴爾達大人,王上說您精通中原詩詞歌賦,讓您就這此情此景,吟詩一首。”
巴爾達這才回過神來,低聲道謝之后,舉目看了一眼宴席之上的盛況。
只見燭火搖曳,將大殿襯托的金碧輝煌。四周的火爐熊熊燃燒,大殿每一個角落皆是溫暖如春;穿著妖嬈暴露的宮女身形靈動,猶如飛燕合德一般在那殿堂上來回穿梭。
巴爾達只覺得眼花繚亂,方才喝下去的酒在肚中回轉一周,頓時便覺有些熱氣涌上腦袋,他隨口道:“宮女如花滿春殿,至今唯……”
想到這里,他忽然住了口,一頭熱汗冒出頭來,巴爾達硬生生改口:“至今還添勇士來。”說完便面色漲紫,不敢抬頭在看王上。
眾人見他居然隨口說了出來,心中有的傾佩,有的感覺無趣……
眼見王上喝彩,眾人也只得趕鴨子上架,跟著心不在焉的喝起彩來。
巴爾達兀自坐下,偷偷用袖子擦拭腦門上的汗珠兒。卻只覺得擦了又有,擦了又有,簡直是無窮無盡。
當下窘迫至極,趁四下里無人注意到這邊,便偷偷出了門去。
夜風一吹,他頓時清醒了不少,正自慶幸還好當時王上沒有聽出來,自己也反應迅速,沒能將原詩句說了來。
那“宮女如花滿春殿”的下一句,原本是“如今唯有鷓鴣飛”,是古時候某個詩人的作品。描寫的是那古時候一個朝代的興衰。
巴爾達在京中居住十幾年,對詩詞歌賦也頗有研究。今日見此情此景,他迷迷糊糊中竟然想起這一句來,也不知是巧合,還是命運使然。
看著蒼茫的夜色,巴爾達忽然覺得有些灰心喪氣,對于發兵中原也有些擔心起來。
正自渾渾噩噩只間,便聽得一人朗聲道:“宮女如花滿春殿,如今唯有鷓鴣飛。”
巴爾達幾乎要魂飛魄散,勉強支持住轉過身來,卻見到一個身形高大纖細的男子,正是白日見所見的張林。
巴爾達見他神色如常,似乎沒有譏諷自己的意思,聲音也不高不低,顯然不是要揭自己的短,便稍微放下心來。
“張林兄弟何不在殿內飲酒?西北地夜風可是寒冷得緊啊。”
“沒什么,只是殿中有些熱,便出來透透氣。巴爾達兄弟,方才為何會想起剛才那首詩來?”
“……這……只是一時糊涂而已。沒想到張林兄弟也是個飽讀詩書之人。”巴爾達聽得張林又提起那兩句不好的詩句來,心中又慌張起來,忙不迭想要轉移話題。
“既然想了出來,巴爾達兄弟,又為何要將后一句作改動?難道不對嗎?”
巴爾達欲要爭辯,卻隱約覺得話中有些深意,當下便亂了心神,欲要再問,心知那張林是不會多說了。
果不其然,張林扔下這一句話,便又轉身進殿中去了。
巴爾達一人在殿外的臺階上,雙目呆滯,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經此一番,巴爾達對于那張林討厭之余,更增添了幾分害怕忌憚之意。
但見殿中燈火通明,直到半夜眾人方才散去。巴爾達今日以來奔波勞碌,今日才回到王都,卻又接二連三遇見這許多怪異之事,一時半會便緩不過來,當夜就病倒了。
第二日,王上朝帶領眾大臣在殿中討論關于發兵中原一事。巴爾達許是夜風吹多了,一直高燒不退,無法去殿中。
王上聽了,只是嘆氣。幾日討論下來,便擬訂了計劃。由護國將軍吉拉帶領半數精兵,先取西北地區,一步一步向中原地區發展。
這便是有名的“蠶食”計劃。
巴爾達久臥病榻,從來未曾參與謀劃布陣之事。只是王上敬重感恩他的輔佐之恩,時常去看他,將自己每一步的計劃都細細告訴他。
巴爾達初時意識還是清醒,只是身體疲軟,高燒不退。后來便開始說不出話來,意識也模模糊糊。王上每次去看他,他少有清醒的時候。
王上自然著急,讓宮殿中的太醫察看,卻也是束手無策。
那西北醫術傳自中原,因此也不如中原地區那般完整,很多稍微復雜一些的病癥都不能解決。
那巴爾達雖然高燒不退,但每日用了退燒藥材,也不見得好轉。幾日下來,便愈發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