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農女要逆襲

第三十五章 張氏的憋屈

二興他們覺得這個新來的秋實姑姑太對他們胃口了,能陪著打鬧,能罵人,還能打架。

月明珠對秋實也很滿意,她剛才是故意不出聲的,就是想看看秋實的反應,一個丫頭最重要的就是要忠實護主,如今看來秋實是合格的,總算不用她親自應付這些事了,心下松了一口氣。

秋實帶著孩子們在林子里上躥下跳,一會兒拿彈弓打野雞,一會兒和二興比賽爬樹,玩得好不開心,月明珠就在邊上看他們笑鬧。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他們這邊開心了,張氏那邊卻是凄風苦雨的。

張氏覺得自己真的快不行了。

跟月明珠退親后,她一刻都沒耽誤去找了之前那個媒婆,跟她說兒子的親事已經退掉了,是不是可以跟于掌柜家的小姐說親了。

不想媒婆大為詫異,“我說妹子啊,你也太能想了,于掌柜的千金那是咱這種人家能高攀得上的,你可別瞎說壞了人家小姐名聲啊,到時候害人害己。”

張氏急了,“哎呀,不是你說的月滿樓的于掌柜讓你上門問我的嗎,我這親事也退了,你咋翻臉不認人了呢。”

媒婆立馬道:“是,我是這么說了,可我也沒說女方是于掌柜家的小姐吧,你可不能瞎說啊,你但凡帶點腦子,就不能有這么離譜的想法,這云泥之別的,咱就是踮著腳踩著梯子也夠不著啊,你怎么敢想的。”

“那于掌柜是替誰問的?”

媒婆喝了口茶,慢悠悠道:“是他的一個遠房侄女,家里人托他給這侄女說門好親,你家公子小小年紀就中了童生,于掌柜讓我給推薦人選的時候,我這不就想到了你家嘛。”

張氏不死心,不是于掌柜的閨女,要是這個遠房侄女家里條件好也行,忙問:“您給我大致說說這姑娘的情況吧。”

媒婆把知道的情況都跟張氏說了,倒是沒瞞著她。

這姑娘確實是于掌柜的遠房侄女,至于有多遠,反正七拐八拐的也說不清,還沾著點親就是了。

天大旱,老家沒法活下去了,這姑娘全家就來投奔于掌柜了。

在于掌柜的安排下,她爹娘在酒樓里打雜,倒也餓不死,但肯定沒余錢就是了。

張氏聽后心涼了半截。

鄉下丫頭,還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勉強果腹,跟于掌柜是遠得不能再遠的親戚,這樣的條件就是跟月明珠比也差十萬八千里啊。

這樣的姑娘娶來做什么,扶貧嗎,她家也扶不起啊。

張氏氣得眼前發黑,她感覺被人戲弄了,但她沒有證據,她只能咬著牙問媒婆:“那你怎么提前不說清楚?”

媒婆無辜,“瞧你說的,之前你家公子還有親事在身,能不能退成都不一定,我要是把姑娘的事都告訴你,結果你家還退不了親,那不是壞了人姑娘的名節呀,咱可不能干這缺德事,我們做媒婆的也是有操守的。”

媒婆一副都是你的錯的樣子,氣得張氏真想和她拼了,可她不敢,兒子還沒說親,要是得罪了媒婆,就憑媒婆那張嘴,她兒子怕是再難說到一門好親事了。

只能勉強笑著跟媒婆說:“這姑娘就算了吧,不合適,您費心再給找找。”

媒婆有點不樂意了,“我之前都跟于掌柜說好了的,說你挺樂意的,你這樣讓我怎么跟他說啊,你也太不地道了。”

張氏都想爆粗口了,他娘的,到底是誰不地道啊。

她怕得罪了于掌柜,人家隨便使點絆子就能壞了兒子的前程,又忍痛掏出二十個銅錢,“是我的不是,是我沒考慮周全,您多辛苦辛苦,跟于掌柜好好說說吧。”

媒婆這才勉強同意了,她好心勸張氏:“妹子啊,我做媒婆這么多年,見過的姻緣多去了,這什么鍋配什么蓋,婚事門當戶對才是正經,總想些有的沒的,最后別耽誤了孩子。”

媒婆這可是金玉良言,可聽在張氏耳朵里卻像嘲諷,嘲諷她自不量力,嘲諷她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張氏騰得站了起來,再也待不下去了,匆匆告別而去,再說下去,她怕自己忍不了。

張氏失魂落魄的回家了,回家就趴床上嚎啕大哭。

她怕鄰居聽見笑話她,蒙在被子里哭,哭得撕心裂肺的。

人這一輩子真是太艱難了啊。

等月鵬飛放學回家,聽說他娘把親事退掉了,他嗯了一聲就回屋了。

老實說,他對退親還是成親沒有特別的感覺,他現在就想著好好讀書,爭取早日高中,至于其他的,比如錢財,他娘從來沒讓他操心過,所以他根本就沒愁過這些。

要是月明珠知道他的想法,定會覺得,這就是個不知人間疾苦的書呆子罷了。

張氏看兒子這副樣子,欣慰的同時又有些傷心,難道兒子就不問問她受了什么委屈嗎?算了,兒子讀書最重要,不要拿這些瑣事去分兒子的心。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家里真的沒錢了,連地都沒有了,賣無可賣,再賣就是賣房了,可賣了房后住哪兒呢,顯然房子是不可能賣的。

兒子下個月還要交束脩,她一個婦道人家,錢從哪兒來啊,真是要愁死她了,男人早早就去了,徒留她一個人在苦苦支撐,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為今之計只能是再給兒子說門親事了,唯有借助一個有錢的外家,兒子才能繼續讀書。

再找之前有意的人家問問吧。

第二天張氏就托人去問了。

她本來有意的是鎮上開小酒樓的那戶人家的閨女,雖然還是不太滿意,但總比屠戶家的閨女強吧,窮教書先生家的閨女也不行,不能為兒子提供銀錢。

卻不想來人告訴她,鎮上開小酒樓的那戶人家不愿意了,原因是得知月鵬飛之前訂了親又退了親,覺得人品不行,人家閨女又不是嫁不出去了,犯不著非要嫁這樣的人家。

禍不單行,教書先生家的閨女也不愿意了,說是因為張氏太長時間沒給個準信,以為張氏不愿意,人家已經另外說親了。

如今就只剩下屠戶家的閨女了,這家也聽說月鵬飛訂親又退親的事了,但他們家沒那么講究,反正只是訂親而已,又不是成過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