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農女要逆襲

第三十八章 為三哥鋪路

村長領著縣令來找月明珠時,全家都有些慌亂,以為月明珠攤上了什么大事。

畢竟縣令可是一縣之長,是老百姓的天,平時誰能見到天老爺啊,如今見到可不得嚇一跳。

好在如今家里有錢了,有錢就有底氣,村長說明緣由后,一家人很快冷靜下來。

普通百姓見縣令是要下跪行禮的,縣令因為有求于人,免了這一家人的跪拜,看著很是親民。

縣令見了月明珠心里暗暗驚訝,農家竟也能養出如此鐘靈毓秀的女兒,要不是穿著打扮普通,說是大戶人家的姑娘的也不為過啊,瞧這一身清冷矜貴的氣質,便是他自家的女兒也比不上。

見著縣令,月明珠沒有特別的感覺,前世再大的官她都見過,淡淡上前行了個蹲身禮,不急不徐,不見慌亂,縣令在心里暗暗稱贊。

自打來到這個世界后,月明珠仔細研究了這個時代的禮儀,古人重禮儀,禮儀關系到人的臉面,關系到人的教養,行差踏錯容易被人瞧不起。

前世她家世顯赫,爺爺也格外注重這些,可以說禮儀規矩已經深深刻在月明珠骨子里,哪怕是來到農家,她也不曾忘記。

月明珠不是一個喜歡依賴別人的人,她從小就明白靠山山倒靠人人走的道理,無論什么時候都需要自身條件過硬,只有自己的本事是誰都拿不走的。

她第一次在月影山尋找水源的時候確實是靠系統小叮當,但她心里明白,不能過于依賴系統,否則哪天系統沒了或者出故障了,她將步履維艱。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學習,不斷充盈自己。

她這些日子以來不斷研究尋找水源的辦法,總算有所收獲。

研究的時候拉著三哥月明軒一起,兄妹倆按照研究出來的辦法偷偷試驗過,確實找到了水源。

只有月影村有水,對月影村來說也不是什么好事,長久下去,人被逼到絕路上,月影怕是會成為眾矢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最好的辦法就是其他村也能有水源,這樣大家就都安穩了。

三哥是讀書人,將來要走仕途,讀書人最重名聲,如果三哥能在高中前就有些名氣,將名聲打出去,將來高中會更容易些,更容易得民心,仕途也會更平坦些。

想到這些,她跟縣令說:“大人,尋找水源可不是易事,可能需要翻山越嶺的,甚至需要長時間待在外面,民女一個女子恐怕不太合適。”

聽她說這個,縣令也有點犯難,剛想許以好處,就聽月明珠繼續說:“民女勘察水源的辦法都是從書中得來,平時與三哥時常探討這些,民女會的三哥也會,不如讓三哥和縣衙的人一起尋找水源吧。”

今日月明軒正好休沐在家,聽小妹這樣說,他義無反顧站出來,“大人,學生月明軒愿前往,愿為我安遠縣百姓盡一份心力。”

月明軒不是月鵬飛那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聽妹妹這樣說,他立馬明白這其中的利害,心中感激妹妹為自己鋪路,他暗暗發誓,縱使千難萬難,也一定不辜負妹妹的心意。

縣令聽月明軒自稱學生,知他是個讀書人,問可有功名,聽說他已考取童生,縣令夸贊了兩句年少有為。

因為還要商量一些細節問題,村長極力留縣令吃午飯,縣令便留在了月明珠家。

縣令不是那等愛占便宜百姓的人,打發衙役騎馬去鎮上買了一些肉。

村長回家讓老伴把家里能拿得出手的吃食都拿出來,送到月明珠家招待縣令,就怕怠慢了。

由大嫂劉氏掌廚,其他人打下手,很快就做了一桌子好菜,看上去色香味俱全,竟不比酒樓做的差。

縣令本也不是為了吃,原想著對付一頓就行了,沒成想莊戶人竟也有這等廚藝。

縣令先吃了一口紅燒肉,頓時就被驚艷了,肥而不膩,軟軟糯糯,妙啊,就算是月滿樓也燒不出這么好吃的紅燒肉。

村長陪坐在側,他以前也來大山老弟家吃過飯,知道明強媳婦的手藝不錯,可以前也沒這么香啊,不由多吃了幾口,心里想著等有空的時候讓自家的兒媳婦來跟著學學。

瞧縣令吃得多高興,這就是臉面啊。

衙役們也沒挨餓,劉氏做飯的時候多做了好多,在外面給衙役單獨支了一桌。

衙役們表示這是他們外出執行公務吃得最好的一頓了,這家實在,沒有隨便應付他們,他們吃得竟然和縣令一樣,心下感激,稱呼王老太太她們滿口都是嬸子大嫂的,給王老太太樂得眉開眼笑。

縣令在席間跟大伙又商討了一下尋找水源的具體事宜。

尋找水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走街串巷,需要翻山越嶺,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會很辛苦,就是不知道月明軒一個讀書人能不能撐得住。

最主要的是,月明軒是個讀書人,明年還要考秀才,這要是耽誤了功課,可就是大事了。

對于這些,月明軒表示,他出身農家,自小做慣了農活,身子骨結實,不怕吃虧受累。

至于課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多出去走走體察民情,對他讀書做文章也會大有益處。

縣令拍著月明軒的肩膀連連夸贊,并隱晦承諾,來年考秀才時必不讓月明軒吃虧。

月明軒及家人們心中大定。

有了縣令的承諾,只要明年月明軒在秀才試中不出大錯,考中秀才算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這可給村長羨慕壞了,他家怎么就沒有讀書好的孩子啊,要是有,如今他也算是和縣令搭上話了,到時候是不是也能像月明軒如今這般了。

可是養娃跟種莊稼不一樣,不是辛苦伺候就能好的,得有天分有腦子,他這些年一直當著月影村的村長,有朝廷給的例銀,家境在村里算好的,不是沒讓孩子上過學堂,可一個個的都不是那塊料,都沒長著讀書的那根筋,真是讓人沒有辦法。

原來他不覺得有什么,科舉考試難如登天,能識幾個字就比普通人強了。

還是大山老弟有福氣,如今家境殷實,孩子出息,飛黃騰達的那一天怕是不遠了。

好在自家本就和大山老弟家關系不錯,兩家以后更要多多走動,將來富貴了怎么也不能忘了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