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農女要逆襲

第八十三章 失望

蕭景毓遇刺后,暗衛已第一時間將消息送回京城,皇上知道寶貝兒子遇刺后,震怒。

令人嚴查,勢必要查出幕后主使之人。

可是幕后之人做的很小心,查來查去也只查到是暗夜盟的人做的,可大家都知道,暗夜盟也不過是一把刀而已,這真正持刀之人卻怎么也查不到。

但皇上是誰呀,那可是最大的陰謀家,最擅長揣測。

沒有確鑿的證據不要緊,看如果毓兒死了誰最得利就知道了。

毓兒雖然總闖禍,但那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沒有真正威脅到那些人的根本利益,不至于讓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更不至于下血本去殺他。

毓兒是皇子,能讓人下殺手的也只有這點了。

誰有動機下這樣的殺手呢?

貌似所有有皇子的后宮嬪妃都有這樣的動機,可是仔細想想卻不然。

毓兒地位尊崇,在皇子中地位僅次于大皇子,如果說毓兒擋了誰的路,也只能是大皇子,因為別的皇子都夠不著,即便除了毓兒,還有大皇子在那擋著呢,犯不著現在就對人下殺手,要殺也是先把大皇子殺了,這才是最大的阻礙。

事情一下子就清晰明了了,十有八九就是皇后和大皇子干的。

說是十有八九,其實就是肯定。

結合宮人稟報,毓兒遇刺那天,大皇子剛好進宮去給皇后請安了。

皇子成親后就會分府別居,大皇子已成親多年,平日雖然也三不五時就進宮給皇后請安,但哪會那么巧,那天偏偏就進宮了。

且據說那天大皇子臉色陰沉,形色匆匆。

為何會臉色陰沉,定是因為刺殺失敗了不高興唄。

哼,幸好毓兒勤于習武,要不然還真叫他們得逞了。

還是他的毓兒厲害啊。

雖然讀書用功也很好,但是讀書再好關鍵時候能保命嗎?你還能背書給敵人背死啊!

不過要說遺憾也是有的,要是毓兒喜歡讀書,能文能武的,這不就是現成的太子人選。

到底是人無完人,不能強求太多。

毓兒雖然不喜讀書,但心地善良,至純至孝,這一點就勝過大皇子百倍。

他曾經考慮過將毓兒立為太子,可是現在將人立為太子,無異于是一個活靶子,對容貴妃和毓兒都不好。

還不如讓皇后和大皇子在前面先擋著,這樣容貴妃母子也安全一些。

再說了,他如今還算康健,還能為大乾朝操持一段時日,就讓毓兒快活些吧。

其實他心里還期盼著,大皇子能更成器些。

他遲遲不立儲,也是希望大皇子能領會他的意思。

那就是他這個皇帝對大皇子不滿意,希望大皇子能繼續改進,直到讓他滿意。

他雖為天子,但也是一個父親,雖然不喜皇后,但大皇子到底是他的兒子,他怎么不愛大皇子?

那是他的第一個兒子,也曾寄予厚望,希望江山社稷后繼有人,可到底是讓他失望了。

他自認是人中翹楚,要不然當年也不能成功奪嫡。

可是大皇子也太過平庸了些,難道是遺傳了皇后?

平庸就算了,還心胸狹窄。

一個心胸狹窄的皇帝必不會容得下兄弟姐妹,這是他最為擔憂的地方。

果然他的擔憂成真了,他還活著呢,大皇子就敢朝毓兒動手,不僅心胸狹窄,還心腸歹毒,這樣的人怎堪大任?

他覺得很心累,培養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怎么就那么難。

作為父親,瞧著毓兒自然是千好萬好,可是作為一個帝王,也不能太過昏庸。

江山社稷不是兒戲,肚子里沒點墨水如何治理國家,很容易就被權臣把守朝政,到時大權旁落,皇上就跟個傀儡似的,那還不如不當這個皇上。

可是毓兒真的不喜讀書,為了讓毓兒讀書,他這個老子不知道想了多少法子,換了多少先生,可還是不行,先生一個個都被氣得吹胡子瞪眼的,年紀大點的都有些受不住。

唉,這可咋辦呢,真是愁死了。

毓兒讀書是真沒有動力啊,要是有人能成為毓兒的動力就好了。

他有時候真想找欽天監算一卦,看看有沒有這樣一個人,要真有,哪怕他三顧茅廬也得把人請來。

算了算了,讀書這事就先別想了,眼下還是保住毓兒的小命要緊。

這孩子也真是的,閑著沒事瞎跑什么呀,搞得他這個老父親坐御書房里還得操心兒子。

叫來暗衛統領,又選了最精銳的一批暗衛派去保護懷王。

另外,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是皇后和大皇子干的,但皇上心里已認定此事,便不打算輕饒了這對母子。

皇后出身承遠侯府,自打皇后入宮后,為了顯示皇恩浩蕩,他便恩準皇后的父兄陸續入朝為官,可都是些無關緊要的閑職。

皇上心里有數,皇后的父兄都是些志大才疏的,根本就沒有真才實干,不可放在要職,所以這些年哪怕她父兄再怎么蹦跶,想升遷也很困難。

他知道承遠侯父子一直在蹦跶,上下打點,可有他這個皇上壓著,誰敢讓他們父子升遷,活膩歪了嗎?

他對這種行徑很是看不上眼,想讓他們父子吃點虧,于是便讓王公公去暗示一二,意思皇上承遠侯父子如果送禮照單全收就是,不必客氣,說白了就是只收錢不干事。

看在皇后和大皇子的面子上,他一直不與這幾個跳梁小丑計較,可是如今皇后母子如此不安分,便別怪他不客氣了。

承遠侯父子為了升遷到處打點,據他所知,花費可不小,這遠遠超出了他們該有的俸祿,這家人又不擅經營,錢從哪來的?指定手腳不干凈,不是貪墨就是受賄,一查一個準。

于是便讓王公公指使人去查。

果然不到一天功夫就查出來了。

皇上在看到結果時被氣笑了。

縱然知道承遠侯父子手腳指定干凈不了,可也沒想到人能如此膽大包天,簡直是愚不可及,他們還真當大皇子已經是皇上了,這天下已經是他們承遠侯府的天下了?

就沖有這樣的外家,大皇子就絕不可能成為太子,除非外家死絕!

王公公辦事效率很高,第二天便有御史當廷參奏承遠侯父子,說他們貪墨銀錢,公然索賄,強搶民女,罔顧人命,種種罪狀簡直罄竹難書。

大皇子當時就懵了,這御史瘋了?怎么突然就參奏起他的外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