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農女要逆襲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兒臣舉薦四皇弟

見圣上如此直白發問,宋寒聲自知躲不過去,便道:“啟稟圣上,懷王的確武功卓絕,但孩童心性,性子跳脫,實在不合適,雖說舉賢不避親,但正因為臣了解懷王,更覺得他不合適,還請圣上另擇人選吧!”

聽到宋寒聲拒絕,眾大臣皆松了一口氣,同時又覺得這人傻得可以,送上門的機會都不要。

當然圣上也可能只是試探,畢竟大家都知道懷王有腦疾,難當大任,即便圣上再寵愛,也不能置江山社稷于不顧。

但除了懷王的親舅舅,誰都不敢當著圣上說懷王不好。

懷王就是圣上的心肝肉,你敢說他心肝肉不好,無異于摸老虎的屁股,不要命了!

可他們不知道,即便是懷王的親二舅這樣說懷王,圣上這個親爹也還是不太高興。

他的毓兒怎么不合適了?他武功難逢敵手,估計只身入敵軍軍營,也能取敵軍將領項上首級。

別人能做到嗎?

他的毓兒射術也很好,即便貪玩時用小石子也能在距離特別遠時輕松打中妃嬪頭上珠釵雀鳥的眼睛。

別人能做到嗎?

當然這只是他的心理活動,大臣們都無從得知。

如果知道,必然要回一句“不能”,除了調皮搗蛋的懷王,哪個正經皇子敢這么戲耍后宮妃嬪,真這么干了,圣上肯定重罰。

懷王就不一樣了,干了這么不著調的事,圣上還樂得哈哈大笑,說毓兒有出息了,還挺驕傲。

當然懷王功夫好,這一點沒人質疑,可是打仗能單憑武力不用帶腦子的嗎?

尤其如果真派懷王去了,那必然是三軍主帥,就憑他那胡鬧的性子,那不得沒幾天三軍就死絕了?

圣上臉色嚴肅,不辨喜怒,就是否派懷王去沒發表任何自己的個人想法。

于是底下的大臣又熱烈討論起來,但很明顯支持大皇子的占了上風。

在一邊聽政的大皇子有些急了。

只見他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滿臉孺慕之情的看著圣上:

“父皇,大乾有難,兒臣本該身先士卒,可是兒臣舍不得父皇,此去不知道要幾年才能歸來,兒臣不忍這些年都無法陪伴父皇左右。

非是兒臣怯戰,實在是兒臣舍不得父皇啊!”

說完伏地痛哭起來,好似在感到羞愧。

云丞相一黨此時都想罵街了。

這什么情況?他們說得唾沫橫飛,引經據典的,好不容易占了上風,結果大皇子自己不想去,來了個釜底抽薪,那他們爭論了老半天是在干嘛?

真想扒開大皇子的腦袋看看,這里面是得有多大的坑。

說什么想要陪伴父皇左右,你特么就是怕死唄!

這一刻他們有些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明智,大皇子這樣的是否值得追隨,將來登上皇位會不會是一代明君?

他們許多人雖然站了隊,但并不代表著他們都是奸臣。

他們也是寒窗苦讀多年才一朝得中的,也曾滿懷理想和抱負,即便如今在官場浸淫多年,曾經的天真漸漸褪去,可是他們也希望大乾能有一明君,未來國力強勝,其他國家都不敢來犯。

可看大皇子這副懦弱無能的樣子,他們實在有些失望。

身為一國之君,連戰場都不敢上,怎么可能會是一個好國君。

大乾開國百余年,哪一任皇帝不是在馬背上長大的,便是當今圣上,在被冊立為太子前也去過多次戰場。

身為太子,不僅要以德服人,還得勇武善戰,否則如何震懾朝臣,將來如何在軍中樹立威望?

如大皇子這般,平時看著還好,滿口仁義道德和雄心壯志,需要上戰場的時候卻怯懦不前,別說武將,連文臣都覺鄙夷。

別人怎么想皇上管不著,但看大皇子不敢上戰場,皇上卻并不驚訝,仿佛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心底多少有些失望。

大皇子是他第一個皇兒,中宮嫡出,便是他不喜皇后,也曾對大皇子抱有很高的期望。

但凡他爭點氣,他早就將其立為儲君了。

他在心底嘆了一口氣,朝大皇子點點頭道:“嗯,你自來孝順,你的心意朕都知道,起來吧!”

他倒是想訓斥一頓大皇子,責備他的不爭氣,可是兒子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兒子,朝臣面前還是給兒子留些顏面吧。

大皇子心底戰戰兢兢,他知道他這樣做會讓父皇失望,讓大臣失望,可是他真的不敢上戰場啊。

刀劍無眼,萬一丟了命可怎么辦,有命在才能爭奪儲君之位,否則便是立下再多戰功又有何用?不過是為了他人做嫁衣罷了。

不如就讓他的好弟弟們去,他趁機在朝中繼續籠絡朝臣,到時邊關安寧,他未來的太子之位也會坐得更安穩些。

其他皇子看大皇子也棄權了,簡直大喜。

也不用朝臣舉薦了,紛紛毛遂自薦。

二皇子道:“父皇,兒臣不才,愿前往平嶺關,誓死守住平嶺關。”

三皇子:“父皇,兒臣皮糙肉厚,且兒臣自小便崇敬父皇文武雙全,父皇年輕的時候數次征戰沙場,兒臣心向往之,愿效仿父皇,即便馬革裹尸也不后悔。”

二皇子聽三皇子這么說,在心底暗暗咬牙,好你個老三,竟然拍馬屁。

他剛才怎么就沒想到呢,要不他再補兩句?

其他幾個皇子似是受到了三皇子的啟發,在后面的自薦中對自己的父皇狂拍馬屁,簡直是天花亂墜,五花八門。

皇上表示,他雖然享受人們的贊譽,可是這么拍馬屁,都都感覺沒耳朵聽,當著眾朝臣的面,甚至覺得有些丟臉。

真是造孽,他這是生了一群什么玩意!

他擺擺手,制止了各位好大兒的踴躍發言,道:“幾位皇子都想去,朕心甚慰,只是只能派一個去,當如何?”

這時大皇子朗聲道:“父皇,兒臣舉薦四皇弟。四皇弟的武功確實是我等遠遠不及的,到了戰場上遠比我們這些人有用。”

與其讓其他皇子去,不如讓懷王去。

懷王有腦疾,萬一到了戰場上真丟了命,也算是解決了他一樁心事。

若僥幸不死且立下戰功,于他而言也不算糟糕,與其讓其他皇子立下戰功,還不如懷王。

懷王的腦疾是他登上儲君之位的最大障礙,便是立下再多戰功也不能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