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晗

第六十七章

抵達保和殿的時候,考試即將結束,武安帝看到他們出現后,起身離開,他們二人跟在武安帝身后,一起回了御書房。

到御書房的時候,武安帝身體似乎有些不適,悶悶的咳嗽了幾聲,才開口道“殿試上,你們可曾看出什么?”

看蕭亓一臉茫然的樣子,就明白他并沒有太關注那些考試的學子,蕭晗挺身而出“回皇舅舅話,平樂覺得,馮千山此子可堪大用。”

一聽蕭晗提到馮千山,蕭亓的表情有些不太高興,但他也明白現在不是說這件事的時候,他也點了點頭說道“兒臣也覺得馮千山才學過人,又沉穩端莊。”

武安帝語氣淡淡“那你們二人均覺得馮千山可當狀元?”

原本蕭晗確實是這么覺得的,但她聽皇帝舅舅的語氣,似乎對馮千山并不是那么中意,這讓她不斷的思索著。

想到馮千山的出身,她似乎有些明白了皇帝舅舅的想法。

馮千山是世家子弟出身,雖然家族現在沒落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若是馮千山真的一躍而起,那他的家族必然也會隨之而起,說不準還可以重回一流世家的位置,這恐怕是皇帝舅舅最不愿意看到的。

現在朝堂之中,世家林立,多數官職、尤其是重要的官職都掌握在世家手中,雖然有科舉制度可以進行選拔,但寒門士子能成功進入朝堂的畢竟是少數,多數還是以世家勛貴子弟為主。

皇帝舅舅一直想要削弱世家的權勢,壯大皇權,自然也不會在培養出一個有權勢的世家。

所以,即便馮千山再有才華,他的家世擺在那里,就入不了皇帝舅舅的眼。別的不說,最起碼狀元郎這個位置,馮千山恐怕是坐不上了!

想明白皇帝舅舅話中的深意,蕭晗自然不敢在替馮千山說話,而是說道“平樂覺得,依照馮郎的樣貌,或許‘探花郎’更加適合他。”

蕭亓有些驚訝于她的回答,畢竟在殿試的時候,他可是親眼看到她看馮千山看的目不轉睛。如今卻如此輕易的轉變立場,讓他的心里五味雜陳。

相比較蕭亓心情復雜,武安帝的心情,因為蕭晗的回答變的好了不少。他明白,自己的外甥女猜到了他的用意,才會這么快就轉變了自己的態度,這樣的性格只要精心打磨,日后在朝堂之上必將大放異彩。

此時,蕭晗并不知道武安帝的想法,見皇帝舅舅一聲不吭,她的心里也七上八下的。

“朕覺得平樂說的話很有一番道理,馮千山年紀輕輕,又俊美無雙,‘探花郎’這個位置確實很適合他。”武安帝說道。

聽到這番話,蕭晗明白自己賭對了,心中松了一口氣。

問完這個問題,武安帝就放他們離開了,離開御書房后,蕭晗和蕭亓都松了一口氣。

時間尚早,蕭晗覺得自己該去給母親請安了,雖然母親對自己十分冷淡,但這并不妨礙她親近她。

聽到蕭晗要去永樂宮給福壽長公主請安,蕭亓立刻說道“晗姐姐,我也去!孤也許久沒有見到皇姑姑了,甚是想念,不如一起去見見皇姑姑!”

考慮到兩人平時的相處,若是沒有其他人在,確實比較尷尬,有蕭亓在的話,氣氛或許能緩和一些!處于這樣的考慮,蕭晗并沒有拒絕他的提議。

兩個人結伴去了永樂宮,福壽長公主身邊的大宮女青鸞進去通報后,將他們引到了小佛堂。

檀香繚繞,木魚聲一聲一聲的傳到他們耳中,青鸞輕聲說道“還請太子殿下和郡主在此稍等片刻。”

青鸞進去說了幾句話,木魚聲就停了,身穿素衣的長公主出現在他們面前。

蕭晗連忙起身行禮“給母親請安。”

一旁的蕭亓也跟著行禮“蕭亓給皇姑姑請安。”

長公主坐下后,宮人連忙奉茶,看到自己女兒和太子一同前來,長公主不留痕跡的蹙了蹙眉,但她并未多說什么,而是問道“殿試舉行完了?”

雖然有些驚訝自己的母親會關注朝堂上的事情,蕭晗還是老老實實的回道“是的,殿試已經結束了。想著幾日未見母親,特意來給母親請安。”

長公主點點頭,表示知道了,一旁的蕭亓卻蹭了上前去,可憐兮兮的說道“皇姑姑,父皇最近一直在逼著我學各種東西,你能不能和父皇說說,減少一些課業?!”

一聽蕭亓這樣撒嬌,長公主的臉色柔和了下來,語氣卻依舊十分嚴厲“亓兒,你身為國之儲君,不能這么任性。再者你父皇這樣做也是為了你好,所以你答應姑姑,乖乖聽你父皇的話,好不好?”

這是蕭晗第一次見到自己的母親和蕭亓相處時的樣子,她從來沒有想到,母親對自己如此冷淡,對‘非親非故’的蕭亓卻如此疼愛,就連說話也是如此的柔聲細語。

當她看到自己母親對蕭亓露出一臉慈愛的表情,心臟就好似從熱水中滾過一樣,疼痛不已。

她又是怯懦的,即便心中在難受,也不敢說出來,只能強擠出一絲笑容,在一旁靜靜的看著。

似乎察覺到了一旁蕭晗的沉默,蕭亓連忙從長公主身邊起來,對長公主說道“晗姐姐這段時間一直念著您,不過因為父皇吩咐了不少事,導致現在才來見您,皇姑姑您莫要怪她。”

長公主嘆了口氣“本宮并沒有怪罪她的意思,太子殿下多慮了。既然皇上吩咐她去做,說明是信的過她,自然是要先緊著重要的事先做。本宮這邊,整日除了誦經念佛外,也沒有什么其他的要緊事。”

蕭亓一聽,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長公主繼續說道“這段時間本宮會留在宮里,陛下身體不好,本宮會在永樂宮為陛下祈福。若是你們有閑暇時間,只管過來便是。”

蕭晗一聽就明白了,自己的母親是在委婉的示好,她也順勢而為“這幾日正好得了空閑,來個母親請安。”

長公主不置可否,并沒有拒絕,這讓蕭晗的心情瞬間明媚起來。

他們離開永樂宮的時候,蕭晗的臉色不錯,看蕭亓也順眼了很多,沒有之前的嫉妒了。心里想著的也都是自己母親,已經緩和不少的態度。

蕭亓笑嘻嘻的湊上前說道“晗姐姐,你是不是應該謝謝我呀?!若非我剛剛說的那一番話,你和還咕咕咕之間的關系恐怕沒有那么順利緩和吧?!”

蕭晗心里也明白,他說的并沒有錯,她和母親之間的關系能緩和,他確實功不可沒。

她也不是什么小氣的人,隨即說道“那你說,你想要什么,只要我能做到的,就幫你辦到!”

這下輪到蕭亓有些為難了,想了半天,最后說道“我現在也想不出,這樣晗姐姐你欠我一個約定。日后我想出來后,你必須履行。當然我也不會白的便宜,這段時間你和皇姑姑間的關系,就由我來想辦法!有我在的話,保管你和皇姑姑之間向尋常母女一般!”

看到蕭亓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她有些哭笑不得,其實重生歸來,她只希望自己身邊的人都能安好。至于關系如何,她反倒不是特別在意了。

不過,她并沒有拒絕蕭亓的提議,笑著點頭應下。

蕭亓似乎十分開心,笑著離開了,而蕭晗則回了歡喜樓。

洗漱過后,躺在床上,想到今日看到的馮千山,心中倍感可惜。

馮千山確有才華,若非世家出身,這個狀元郎非他莫屬。可偏偏他的身份擺在那里,而皇帝舅舅被世家所煩擾,對世家多有打壓,反而是寒門士子最合他的心意。

不過,馮千山的才學擺在那里,皇帝舅舅也不可能做的太過,寒了世家的心。若是所有世家聯合起來,反倒是棘手。

狀元這個位置,皇帝舅舅肯定是不可能同意,那探花郎就合適馮千山了。

相比較默默無聞的榜眼,探花郎這個位置是除了狀元外,最出風頭的了。再加上他的那張臉,這個位置確實很適合他。而世家那邊,也說不出什么不好。

蕭晗確實是相中了馮千山,不光是他的才學,更是相中了他的那副樣貌。

在看到馮千山時,產生的哪一點心動,被蕭亓和皇帝舅舅這一折騰也就所剩無幾了。

對于馮千山,她決定暫且放在一邊,若是能替蕭亓拉攏過來,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若是不能的話,她也不強求,只能說立場不同。

除了馮千山外,還有一個人,她是看中的,也是最有可能進入三甲的人。

這個人名叫何生,寒門士子出身,今年已經三十余歲。雖然個性有些古板迂腐,但見解獨到。

之所以前幾次不中,是因為他的策論風格并不符合當今主流,所以才會屢次不中。

因為科舉選取的多是世家子弟,辭藻華麗,卻沒有什么有用的內容。像是何生這樣的務實派,幾乎不會有考官喜歡。

但她覺得,對于皇帝舅舅而言,眼下更需要何生這樣的務實派。所以,這一次殿試,何生的希望很大。

殿試的結果在三日后公布,這三日中,她除了每日和蕭亓一同前去永樂宮請安,和自己的母親說說話,之后就是去御書房。

方謙不知適合緣故,向武安帝告假幾日,所以她們無需在去上書房,一直待在御書房中。

現在他們兩個人對于奏折已然上手,武安帝也開始將不同的奏折,分別交由他們批閱。最后,在由武安帝統一過目。

也正因為,武安帝身上的擔子輕了不少,最近幾日氣色也好了不少,讓蕭晗略微松了一口氣。

三日后,殿試結果出來了,何生被高中狀元,榜眼名叫周鴻,和何生差不多的歲數,也是寒門出身。就如同之前說的那樣,馮千山成為了探花郎。

名次宣布后的第二天,前三甲將會領著進士們游街,接受百姓的祝賀。在游街結束后,皇帝會親自在瓊林苑舉行瓊林宴,并親自到場,向進士們祝賀。

太子自然也要一同前往,不僅如此,就連蕭晗也跟在蕭亓身邊,一道去了瓊林宴。

在瓊林宴上,她不可避免的看到了馮千山,這時的馮千山有些沉郁,一點也不像是在殿試時,大放異彩的才子。

不過這也并不難理解,馮千山對自己的才學很有自信,自認狀元之位,入探囊取物,輕而易舉。

如今,他卻成了第三名。

雖然因著探花郎的名頭,加上他的年紀、以及俊美無雙的容貌,讓他的風頭都蓋過了前兩位。

但這顯然名沒有讓他的心里好受多少,更何況還有其余進士在一旁奚落,心情要是好,大概才會奇怪。

蕭晗到底不忍心,在一旁幾位進士大聲奚落他的時候,她站在了馮千山的身前,語氣冷冽“本郡主有些奇怪,想讓幾位幫忙解惑。”

‘平樂郡主’的名號,在整個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畢竟這位郡主可是開創先河,足見今上對她多么疼愛。

因此,一見到郡主問話,自然陪著笑說道“敢問郡主有何疑惑,但凡我等知曉的,定然為郡主解惑。”

她冷笑道“那本郡主可就問了,本郡主想知道幾位在這次考試中名次如何?!若是本郡主沒記錯的話,馮郎的是本屆探花,而狀元郎和榜眼似乎都不是幾位,那幾位拿來的資格嘲笑本屆探花?!”

她的這一番話就像一個耳光,狠狠的扇在了他們臉上。他們也明白這位平樂郡主是來替馮千山出頭的,自然不敢多言,灰溜溜的離開了。

其余人一走,這個涼亭就只剩下了她和馮千山二人。

一陣沉默過后,當她以為馮千山不會開口的時候,他突然起身作了一揖“多謝郡主仗義執言,只是郡主金枝玉葉,何必為了草民和那等小人一般見識!”

此時,還未授予他們官職,所以馮千山自稱草民,也確實沒有什么不妥。

書客居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