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的黑蓮花

第145章令我等須眉男子汗顏

看起來,倒也確實有幾分像投石機,但仔細看時,又覺得不太像了。

“都散開,我來操作給你們看。”

張繼業威風地一揮手,親自爬了上去,只見他拉動橫桿,一塊弧形鑄鐵升起來,擋在了他的面前。

看起來就是個巨大的盾牌,外形文弱的張繼業坐在后面,感覺格外瘦小。

后面一名木匠打開箱子,遞給他一把弩箭,張繼業到底是個書生,安裝得有些吃力。

不一會兒,十支弩箭便安裝完畢,張繼業腳下猛踩機關。

“唰唰唰……”

一陣勁風刮過,十支弩箭閃電般飛了出去,在遠處騰起一片煙塵。

好家伙,這勢頭也太猛了吧,比大梁目前最好的大型弓弩,天波弩,起碼高了好幾個檔次。

最關鍵的是,可升可降,最高可以有一丈,連一名普通文士都可以操縱。

立馬涌過去查看效果的幾名軍官,興奮地跑了回來。

“將軍,太妙了,足有三百五十步,勁頭足的很,都沒入地下去了。”

這么厲害?

林晏驚訝地接過隨從遞過來的弩箭,卻發現這支箭十分精巧,線條流暢,箭頭三棱錐,還有血槽和倒鉤。

估計入肉的殺傷力非常巨大。

“張公,林晏替四萬邊軍,多謝你的惠贈。”

林晏鄭重地抱拳行禮。

有了如此神兵利器,真是事半功倍,守住點翠山的幾率也大大增加了。

怎么不叫他心懷感激呢。

“哈哈哈……”

張繼業開懷大笑,“林將軍可是謝錯人了,我不過是幫忙運過來而已,制造這神臂連弩的另有其人。”

神臂連弩?

果然好名字,又威風又貼切。

“不知是哪位高人,可否替林晏引薦一下?”

在林晏的心目中,這一定是一位精通造器的當世大家。

“哈哈,就是我們越州城的顧二娘,顧夫人。”

“顧夫人?李氏商行那個顧夫人?”

林晏不敢置信地問道。

雖然聽說過她的許多趣事,但卻完全沒有想到,她一介女流,居然還有如此大才。

這個李二,真是前世走了什么狗屎運,居然讓他遇到這般當世無雙的奇女子。

“哈哈哈……原來林將軍也聽說過顧夫人的大名啊。”

說著又笑道:“夫人讓我傳話,說她不過是盡了身為大梁子民的責任,將軍如果能用神臂連弩多殺幾個敵人,就算是報答過她了。”

林晏肅然起敬,“顧夫人高義,令我等須眉男子汗顏啊。”

眾人全都心服口服,世間竟有如此奇女子,當真是比男兒還胸襟開闊。

“這幾個工匠留下來,教授你們如何拆卸和安裝,以及操作方法等等。”

豐陵鎮是軍事重地,張繼業又是一州刺史,事務繁忙,自然不便久留。

匆匆交代了幾句,連飯都沒時間吃,就準備返回了。

林晏親自相送,又請他代向蘇芙致謝。文新學堂

看著校場上佇立起來的二十多臺龐大機器,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滿了信心。

這樣強大的神臂連弩,完全能以一當百,出其不意,而且適合遠程攻擊。

能夠有效地減少大軍的傷亡。

幾個參軍互相看了一眼,目光中都閃耀著興奮的光芒。

“走,我們重新商量一下,看看下一步該怎么做。”

于是,新的會議又開始了,這一次,形勢大變,他們的思路都活躍跳脫,精彩紛呈。

其實蘇芙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經開始畫神臂連弩的圖紙了。

那時她在怡園百無聊賴,每日便看書打發時間。有次偶然間看到一本古書,說前朝有種神臂弩。

射程最遠可達七百步,連發十箭,威力十分巨大。

可缺點也十分明顯,就是過于笨重,而且開弦需要二十幾名士兵拉動繩索機關,很不方便。

再加上箭支需要特別制做,導置如此厲害的攻城利器,最后居然已經失傳了。

此書上也畫了一張模擬圖,是根據一位老工匠的口述畫出來的,據說那名工匠祖上曾經參與過制作。

然后口口相傳,記了下來。

所以說圖紙雖然缺少一些細節,但大致卻錯不了。

當時蘇芙便來了興趣,想到她在后世博物館見過的機械連弩,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

創造出一種比較省力的新弩箭出來。

反正日長無聊,蘇芙查閱了不少資料,然后根據后世的知識,起草了第一個版本。

爾后又涂涂改改,幾易其稿,最終確定了比較滿意的一種。

射程比記載中少了一半,但卻十分省力,普通人即可操作。

但不管怎么說,終究只是在紙上,沒有機會實踐,所以始終有些遺憾。

原本她以為,自己一輩子都用不上了,沒想到如今卻直面了戰爭。更沒想到無論是人力財力還是物力,她都已經全面擁有。

完全有能力創造出心目中的神臂連弩來。

但如果換一個人來駐守南疆,她也懶得理會,可來的人是林晏,她如何能眼看著他陷入困境。

所以,她便動了心思,讓她嘔心瀝血改造的神臂連弩,重見天日。

趁著打造水轉紡車的機會,蘇芙先試著制作了一臺,想看看效果如何。

實驗后的結果,雖然達不到她期望的水平,但也基本上差強人意了。

假以時日,她相信自己能夠作出更好的連弩來。

但如今戰事吃緊,沒時間再慢慢研究了,所以蘇芙只是略微調整了一些細節。

張繼業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自然也是不敢置信,但效果擺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

“天吶,顧夫人,你簡直就是我大梁的福星。”

至于她一個弱女子,怎么會這些奇技淫巧,卻被蘇芙一頓云里霧里的謊言遮掩過去了。

只說她出身于隱世大家,祖上曾經是前朝國之大匠,后來避世不出,經過十幾代人的鉆研,才有了今日的種種成就。

而她因為機緣巧合出世,對于名利并不敢興趣,只希望能憑著家族所學,為天下萬民造福。

這段經歷聽起來特別神奇,但卻又無法考察。

可世間之事就是如此奇怪,你越是說得天花亂墜,錯漏百出,可偏偏別人卻越是深信不疑。

甚至,張繼業在沒有證實的情況下,就信誓旦旦地替她做保,直接秘密上報了朝廷。

兩封奏折,一明一暗,一個是造福鄉里的紡車,另一個是造福國家的利器。

卻偏偏都出自同一名女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