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大人駕到

第十二章 拜見舅父

(文學度)

尸體找到,一干人犯互相攀咬,增壽在自己的證詞上按了手印,神情有點恍惚,便向范大人告辭。

范大人定睛看著他,低聲道:“之前我對你還有些誤解,現在看,朝廷派你去江南是有道理的。”

增壽一愣:“大人這是何意?”

“你怎么知道那么多?”

范大人眼神堅定,增壽不知該如何講起,停了一下:“這……恕我不能說。”

“每個人都有秘密,只要你的秘密不會傷害別人、作奸犯科便好。”范大人點點頭,拍了一下增壽的肩膀:“也該回去準備啟程事宜了。此行艱難,多多保重吧。”

這像是話里有話,增壽疑心他知道些什么,便露出誠惶誠恐的樣子,急忙點頭道:“一定謹記大人教誨。”

范大人看著他走出月亮門去,心里感慨著此人城府極深,若是能結交也算是段善緣。

增壽走了到前院庭中,羅凡剛將尸體運走,挎著刀走過來,增壽故意吸吸鼻子,呵呵一笑轉身就走。

羅凡則叫道:“正使,還有三天就要啟程了,還請正使做好準備。”

“這是關心我?”

“此行任務艱巨,我不想因為一個飯桶紈绔丟了性命,”

后者說完背著手就走。

“哎……臭,惡臭,臭不可聞!”

增壽甩著袖子,也學羅凡的樣子背著手大搖大擺走出提督府。

剛出門從側面就跑來一個人:“六爺,六爺。”

正是小太監順子。

“你來干嘛?”

“王妃不放心您。”

“哼,有什么不放心的,范大人對我好的不得了。”增壽得意地撇撇嘴。

“我們爺那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人見人愛,花……”

“停,別啰嗦,走吧。”

“那個爺,王妃說讓您二府街四老爺那去一趟。”

二府街國公府是他母親的娘家,四老爺是她母親的親弟弟,增壽不太喜歡國公府,很少過去,他瞪了順子一眼:“一定是你看上四太太那邊的小翠,假公濟私。”

“哎呦我的爺,就是借我十個膽子我也不敢啊,真是王妃吩咐的,說四老爺那正好有個極好的先生,可以跟爺到江南去的。”

增壽一想,他舅舅在翰林院,餓不死的清高窮官,不過認識的能人是有幾個的,點點頭,翻身上了馬。順子也上了馬,主仆二人直奔二府街。

二府街是因為街上秦國公府得名,國公府分兩房,并排占了一條街,增壽舅舅這邊是二房,叫西府,國公爺的爵位是東府的長房襲著。

主仆二人在西府大門下了馬,早有小廝過來牽起了馬韁繩。

增壽看了一眼門口的馬車,問道:“怎么今天有客?”

“是公主府的馬車。”小廝回答。

增壽哦了一聲,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長房那邊二表兄,娶了先帝的妹子,叫做昌平公主的,算起來這公主是增壽的堂姐姐,據說為人最是飛揚跋扈,現在的西宮太后,當初是貴妃時候還很是受她的氣。昌平公主是東府的兒媳,但一直和駙馬一起住在自己的公主府里。

增壽進了門,早有小廝過來磕頭,嘴里喊著可見到六爺了,四老爺正念叨著呢,同時又有人過來,拉著順子喊哥哥:“我帶順子哥哥去吃茶果子。”

增壽由小廝引領著,左拐右拐來到書房門口,四老爺的書童迎出來:“請六爺的安。”

進了書房,他舅舅四平八穩地坐著喝茶,一個三十來歲留著小胡子的男子站起身,增壽很謙虛地對那人抱抱拳,接著走到四老爺面前作揖道:“外甥拜見舅舅。”

“清平,看看,我一直說我這外甥不是外間傳聞那樣,今日一見,你可是信了?”

四老爺放下茶碗,指著椅子叫增壽坐下。

增壽看著那男子尖嘴猴腮,聽舅父喚他清平,心里冷笑可不是一臉窮酸相?這名字到真真應了景的。

“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那男子捻著胡須,看向增壽。

增壽心里莫名煩躁,他在他舅舅和這個人的臉上看到待價而沽的神情。

而那男子身后,忽然顯出一張白紙,上面寫著柏清平,紹興人,進士出身,放過兩任地方官,因貪腐革職。

增壽揉揉眼睛,那白紙忽地不見了。

貪腐革職?這不是什么好東西吧?

“增壽……”

“舅父,昨日太后給外甥賜了字,喚作慎行。”

“慎行?嗯,太后對你寄予了厚望啊。”舅父點點頭,露出一點笑容,“這位柏先生,曾在你父親幕下,后來做過兩任知縣的。這些年一直賦閑在家,他是紹興人,出師爺的地方,你此去江南任重道遠,柏先生有功名在身,卻能在我請求下愿意做你的師爺,陪你一同前去,這可是半師半友的交情,快拜見柏先生。”

因貪腐被革職的師爺?增壽心里起了疑惑,但看著舅舅殷勤的眼神不好拒絕,只好站起身又對著柏清平作揖:“見過柏先生。”

柏清平連聲道不敢,對著他也作揖。

“哎,你這是……從沒出過門,也從沒領過差事,此去江南兇險萬分,柏先生是南方人,在那邊為官多年,你有何事都要多和柏先生商量。”

增壽不管心里怎么想,面子總要給他舅舅,連連點頭。

又坐了一會,秦翰林問了些準備的如何之類話題,見增壽有點心不在焉,便說道:“昌平公主在你舅母那里,想要見見你。”

“她見我?”

增壽和這位堂姐都沒說過話,這位公主是寵妃所出,當年先帝在世時也極為跋扈,增壽這樣年輕的閑散宗室,從來不被她看在眼里,怎么今天巴巴的跑舅父家里要見自己。

他就知道這眼高于頂的公主怎么會來翰林家,雖然兩家是沒出五服的兩房,可公主那邊和這邊素無來往的。

“可是公主要帶些江南胭脂水粉?”

增壽試探著問。

“以公主之尊,怎能讓你帶這些東西,是東府的一點事情,你去見你舅母便知道了。”

增壽起身又對舅父和柏先生做了一揖,柏先生急忙還禮,秦翰林道:“你是我禮聘來,不必多禮,增壽要對你執弟子禮的。”

小事帶著增壽穿過花園,來到后宅門前。

有婆子迎上來:“六爺里面請。”

小廝垂手在月亮門前站住,增壽隨著婆子往里走。回廊上站著個鴨蛋臉的大丫頭,見增壽過來,急忙上前福身:“見過六爺。”

“紫煙姐姐不必多禮。可否通報一下,增壽拜見舅母。”

紫煙是施舅母身邊最得力的大丫頭,在增壽耳邊低聲道:“公主來了有一陣了,像是有事找六爺。”

增壽點點頭,含笑道:“還是姐姐疼我。”說著手里一松,將什么東西塞進紫煙袖管之中。

小丫頭打開簾子,聽著里面有人稟告:“六爺來了。”

“見過舅母,見過公主。”

增壽進了門,秦四太太起身拉著他的手:“我的兒,聽說給你派了差事,可準備的如何了。”昌平公主三十來歲的樣子,柳眉杏眼,不怒自威,爽朗地笑道“四嬸娘,我看增壽兄弟這有了差事,整個人都看著比過去穩重多了。”增壽心道,你何曾正眼見過我,哪里知道我是不是穩重?

寒暄一陣,不外乎是問王妃最近身體如何,增壽去江南準備的如何,可還缺些什么之類。

“其實今日請六弟來,是想求六弟一件事。”

昌平公主直接按照宗室排行,稱呼增壽為六弟。

她是有品級的公主,增壽是無品的閑散宗室,連聲道不敢不敢。

“自家兄弟,六弟不必和我客氣。這是駙馬的私事,正好六弟去江南,別人我也信不過,駙馬和六弟又是中表至親,只能求六弟了。”

公主看了四太太一眼,用帕子擦著眼角:“哎,我們家那可憐的大姑娘啊,真是命苦。”

說著按了按,像是真流了幾滴眼淚似的。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