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求生記

第一百三十五章 話不分用哪兒,好使就行

清朝求生記

到后世韓國的某些年輕人,讓他們國家拍的所謂歷史T]熱血沸騰、暈頭轉向,居然叫囂著要跟中國打一仗,當真是腦子進水了,簡直是叫人哭不得笑不得,既然有人皮癢癢了,云錦不介意先讓清朝的人收拾他們一下,省得他們總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反正他們大這個時候嘴就已經是夠欠的。

由韓國這兒,云錦又聯想到了小日本,心說你們也等著,以后只要讓自己得了機會,也一定會給你們上點眼藥的,現在十三阿哥那兒火器已經研制的很不錯了,也不斷的在融合國外的新技術,武器方面清朝現在不說是世界領先,但總應該比你個小日本強,真要開起仗來,不把你們打滅了國,也打你們個生活不能自理,看你們以后還拿什么來發動甲午戰爭,還拿什么來侵略中國,禍害中國人。

云錦心中越想越興奮,但卻是絕對不能表現在臉上的,現在自己面上的表情一定得是義憤填膺、憤憤不平的,否則讓老康心里不舒服了,頭一個倒霉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皇上,不值當為這些個不懂規矩的番邦小國生氣,”云錦先是表達了一番憤慨之情,然后又對康熙笑著說道,“皇上也好久沒聽云錦唱曲兒了吧,要不云錦現在就唱上一首,給您散散心如何?”

“好倒是好,只是你的嗓子?”康熙有些猶豫。

“云錦的嗓子只是啞了些,可是曲兒還是能唱的,”云錦笑了笑,“當然比起以前來是難聽了些,只能請皇上將就些了。”

“只要你嗓子無礙就好。”康熙點點頭。

“那皇上且稍待,云錦去取琴來。”

“只可惜,朕賜給你的琴沒有帶來。”康熙有些惋惜。

“可見得皇上的琴,云錦是無福消受了。”云錦笑著說,“還是用四爺這兒的琴吧,雖說是比不得皇上的琴,但音質也還是不錯的。”

“哪個敢說你無福了,過兩天朕就讓老四把那個琴拿過來給你。”康熙面色有些不郁的說道。

“皇上。那琴是皇上御用之物。如果無緣無故地失了蹤影。豈不是惹人懷疑?”云錦忙出言勸阻。

“怎么會無緣無故呢。朕會將它賜給老四地。這樣他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帶過來了。”康熙不以為然地說道。

“皇上。您把琴賜給四爺固然是好。但這樣一來。難保不會有人想去瞻仰一番。如果到時四爺一時拿不出琴來。豈不是又添麻煩。”云錦誠懇地對康熙說。“皇上對云錦地好。云錦心里明白。皇上這琴既是已經賜給云錦了。就由云錦做主吧。還是把它留在宮中吧。請皇上替云錦保管著如何?”

“那好吧。就這樣吧。”康熙總算是點了點頭。

“那云錦這就去取琴了。皇上稍待。”

雖說云錦的嗓子啞了,但這個院子里還是配著琴的,只是她住進來之后還沒唱過罷了,她讓紅袖和翠屏幫著把琴搬了過來,又坐下來調了調弦,才開口唱歌。

可憐朝鮮百姓,每天每夜想哭,

國家貧窮落后,不行就得逃出。

可憐朝鮮百姓,每天每夜受苦,

國家沒有物產,土地一片荒蕪。

想想大清文化,萬人頂禮膜拜,

他們朝鮮小國,也在翹首期盼。

他們該知足,他們該高興,他們該去放鞭炮,

泱泱大清胸懷寬大,對小國厚待。

無償施舍知識,給他們依靠,

他窮瘋了沒有臉皮,什么都想要,

可恨他們得了好處,卻忘恩負義,

做人居然可以無恥,到這個地步。

謝謝謝謝謝謝,尊敬的大清皇上,

求求求您,解救他們朝鮮百姓。

謝謝謝謝謝謝,可愛的大清將士,

這種國家趁早滅了,耳根清靜。

這首改編自《芙蓉姐夫的歌曲,從一開始唱,就引得屋里笑聲一片,就連四阿哥的臉上也難得的露出笑容,雖然是有些個無奈的韻味在里面,但總是笑了啊,云錦看了心里也是有幾分高興的。

“云錦啊,你的嗓子雖然不如以前了,可這逗趣的功夫卻是見長啊。”康熙邊笑邊搖頭。

“皇上,云錦這唱的可是實話啊。”云錦笑著上前給幾個人添茶。

“皇阿瑪,其實要認真說起來,云錦這曲兒唱的也是不錯的,”十三阿哥笑著對康熙說,“咱大清的百姓自然是比朝鮮的百姓幸福的多了。”

“十三弟說的沒錯。”四阿哥也開口說道,“據大學士統計,自皇阿瑪登基以來到現在,咱們大清一共免錢糧的總數,共計有九千余萬兩了,皇阿瑪對百姓的恩澤,實在是亙古所未有。”

“他們都是朕的子民,朕關心他們也是應該的。”康熙摸著胡子笑得美滋滋的。

“皇上如此體恤百姓,也難怪他們要全心擁戴了。”云錦也隨著捧了一下康熙,然后又問他,“皇上此次過來,云錦是否有榮幸留皇上用膳呢。”

“也好,你就做些個朝鮮的飯食吧。”康熙想了一想,點頭說道。

“皇上,那朝鮮的東西真是沒什么正經玩意兒的。”云錦趕緊說道。

“無妨,朕就是要嘗嘗看他們的平常吃的究竟是什么東西,居然會養不熟。”康熙這時說起朝鮮來,語氣中已經沒有了怒氣,反而是帶著一些嘲諷和蔑視了。

“皇上這么一說,云錦倒是想起來了,這朝鮮人平日里也喜歡吃些個生的東西,或許就是因為如此才養不熟的也說不定。”云錦也跟著他開玩笑。

“嗯,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吧。”康熙與云錦對視一眼,同時笑了出來。

老康突然要吃朝鮮菜,難壞了云錦和張嫂,幸虧他們早就一起做了一些朝鮮的泡菜,本是留著開胃用的,現在倒是可以拿出來了,否則現做可是來不及的,可是這畢竟是給老康的吃食,也不能只是個咸菜、大醬湯什么的,總得有些個正經的吃食。

云錦不想象后世的那些個韓式飯館那樣,準備些個魚啊肉什么的,一來是以康熙現在對他們的心氣兒來說,并不一定希望朝鮮人民平時吃得有多么好,否則還用我們大清去幫他們嗎?二來朝鮮現在應該也確實是吃不上這些個好東西的,就是在現代,一般的韓國人家,哪能隨意的吃個肉啊魚什么的,對他們來說,那都是貴的要死的東西。

記得云錦在現代有一個做小生意的朋友接待了一個韓國的客戶,他來后

中國人的收入是多少,當自己的朋友把他的收入情況韓國人后,他居然搖頭晃腦的說什么太少了,我們大韓民國收入如何如何,當時云錦的朋友就對他說,這樣,咱們打個賭,你在我這里住一個星期,想上哪吃就上哪吃,想上哪玩就上哪玩,想旅游咱開車就走,一切都由我招待,然后我也上你那住一個星期,你也照此來招待我如何?當時那個韓國人就沒敢接言,他也知道韓國物價高,錢不當錢,他花不起。

韓國現在有些人就是這樣,看中國的經濟起來了,心理上不能接受,就想著法的來找毛病,是不是的都提起來就說,云錦另一個朋友也遇到過一件事,當時他去北京機場接一個韓國客戶,那個韓國人一下飛機,看到新建的首都機場,居然搖著頭,裝模作樣的說“太大了,一點都不方便”。真是丫丫個呸的!

他們倒是想大,有那個地方建嗎?總說是三千里錦秀華麗江山,那是指南北朝鮮加一塊而言的,再說這三千里聽著覺得還湊合吧?其實這三千里指的是朝鮮里,那一朝鮮里只相當于零點四公里。

“小姐,”張嫂見云錦正跟自己商量要給康熙準備什么飯呢,結果卻突然發起呆來,面上表情還挺豐富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趕忙出言提醒她,“時候不早了,您趕緊決定要做什么啊,不然就來不及了。”

“哦,”云錦反應過來,“這樣,咱們做個拌飯吧。”

這個時候現弄石鍋肯定也是來不及了,只好用沙鍋了,云錦與張嫂一起忙活,還有紅袖和翠屏幫著打下手,要說這人多力量就是大,很快他們就在云錦的指揮下準備了一大堆,看著倒是挺好看,花紅柳綠的。

“小姐,這能行嗎?”紅袖有些擔心的問道,“這些也沒什么好東西啊,都是個咸菜,真的要給皇上吃這個嗎?”

“偶爾一頓,不要緊的。”云錦笑了笑,“來,咱們端上去吧,皇上他們怕是要等急了。”

“皇上,請用膳吧。”云錦過去請康熙他們過來餐桌這兒落坐。

“朝鮮的百姓平時就吃這些個嗎?”康熙走過來,看著那一桌子咸菜,也有些個愣了。

“哪能啊,皇上,”云錦笑著把一碗飯拌好了呈給康熙,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那邊只能由紅袖和翠屏去服侍了,“那些百姓怎么可能吃得這么好,這可是他們那兒達官貴人們才能吃到的。皇上的龍體要緊,云錦怎么也不能真把他們百姓吃的粗食做出來啊,萬一皇上吃得不相應,鬧了肚子,云錦可是擔待不起的。”

“哪里有這么嬌貴了,”康熙不以為然的笑了笑,開始吃起拌飯來,“嗯,味道還不錯,老四、老十三,你們也嘗嘗。”

“是,皇阿瑪。”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也開始吃了起來。

“不錯吧,”云錦得意的笑著,又給老康盛了一碗海帶湯,“云錦就是怕皇上吃不慣,所以把這個飯用咱們大清的烹飪方法改了改,也加了好些個配料進去。”

“我就說嘛,這朝鮮的東西哪里有這么好,原來是云錦改過了。”十三阿哥聽了云錦這話就笑了。

“你這丫頭,朕明明說要吃朝鮮的東西,你卻用這些個來糊弄。”康熙也笑著搖搖頭,又喝了一口湯。

“皇上,不是云錦要糊弄您,只是那朝鮮本來的食物太過寒酸,云錦怕照樣子做出來給皇上吃了之后,皇上以后就再也不會來了。”云錦笑著解釋,又夾了點泡菜放在小碟子里,送到康熙面前,“就是這個泡菜,云錦也是加了好多材料呢,牛肉湯、小干魚、蘋果、梨什么的,那些個朝鮮的平民百姓,哪里能加這些個。”

“還不錯,等會兒弄一些朕帶走,回宮去給太后嘗嘗。”康熙嘗了嘗,點點頭說道,“還有這個拌飯”

“云錦一會兒會把方子寫下來。”云錦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

“這個東西現在不能以云錦的名義獻了,老四,”康熙看著四阿哥,“就說是以前云錦給你福晉留下的方子吧。”

“兒臣知道了。”禛起身行禮。

“皇阿瑪,既是四哥家的方子,兒臣那里是不是也應該有一份啊?”十三阿哥涎著臉問康熙。

“少不了你的。”康熙笑瞪了十三阿哥一眼,“難為你對這朝鮮的吃食也感興趣。”

“皇阿瑪,剛才云錦也說了,這可不是純粹的朝鮮吃食,而是云錦改過了的,”十三阿哥笑著說,“這東西雖沒有我大清飲食那么講究,但偶然吃吃也是個新鮮嘛。再說了,要教訓朝鮮人,多少也得了解些他們的東西啊,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嘛。”

“偏就你話多,為個吃食也能找出這么些理由。”康熙笑著搖搖頭。

“皇上,其實還有一個理由,十三爺沒說。”云錦笑盈盈的對康熙說。

“哦,是什么?”康熙微笑著問云錦。

“是啊,云錦,還有什么啊?”十三阿哥也好奇。

“民以食為天嘛,”云錦笑著說道,“這朝鮮食物雖不中吃,但好歹也是食啊,十三爺這是想民眾之所想,解民眾之所憂呢。”

“是了,這個理由好,我怎么沒想到呢。”十三阿哥做出一副懊惱狀,“這理由多有意境啊,多理直氣壯啊。”

十三阿哥在那里一個勁的贊嘆,可是四阿哥卻是皺著眉頭瞪了云錦一眼。

“想民眾之所想,解民眾之所憂,”康熙笑著瞅云錦,“這話說的不錯,只可惜用在了砌詞強辯上。”

“皇上明鑒,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云錦調皮的沖康熙一吐舌頭,“話不分用哪兒,好使就行。”

“哈哈哈!你這丫頭啊,總是能讓朕開心。”康熙大笑了起來。

“皇上,云錦沒什么本事,不能象四爺、十三爺那樣為皇上分憂,也就只能這么插科打諢,逗皇上開心了,好歹也算是略盡綿薄之力了。”云錦柔聲說道。

“好,朕就取你這份孝心。”康熙點點頭,“老四,云錦在你這兒,你可要照顧好了,如果出了什么差錯,朕可是要唯你是問。”

“皇阿瑪放心,兒臣一定盡力。”四阿哥語氣堅定的應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