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求生記

第一百八十六章 這下什么驚喜都沒有了

清朝求生記

然康熙最終還是接見了朝鮮的使臣們,嚴詞斥責之后來那象征性的歲貢提高了不少,礦產資源之類的也要了不少,反正是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朝鮮那邊現在只求大清別向他們發兵,自然都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至于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幾年,那就以后看著再說了。

處理完了朝鮮的事兒,接下來就是給各個皇子舉行正式冊典了,四阿哥領受冊寶,正式成為了和碩雍親王,三阿哥是和碩誠親王,五阿哥為和碩恒親王,七阿哥是淳郡王,十阿哥是敦郡王,而九阿哥、十二阿哥和十四阿哥則都是貝勒。

云錦當然是無緣到現場感受這個氣氛了,不過據她在宮中參與的那些個盛典的印象來看,這不應該是個遺憾,而是一件省時省力的好事兒。只是十三阿哥眼看著比他小的十四阿哥受封,心里一定會很不好受的,不過有四阿哥安慰他,云錦倒也不是太擔心,反正將來他還是會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輝煌的。

四阿哥剛受封,上門慶賀的人很多,他自然在府里呆的時間就相對的多了一些,到云錦這兒來的自然也就跟著少了些,云錦是能夠理解的,再說她本來也不是個喜歡什么人就一定要一天到晚膩在一起的,能長相廝守固然是好,但時不時的分開一下,也有利于體會小別勝新婚的感覺嘛,不是有句話說,相見不如懷念嗎?

云錦這邊沒在意,但烏喇那拉氏心里卻是有些過意不去了。四阿哥不是個好色的,為人又嚴謹,所以對府中的女人并不講什么專寵,基本上到每個房里的時間都是差不多的。現在云錦剛侍完疾,正是勞苦功高的時候,卻減少了到云錦這兒的時間,烏喇那拉氏生怕云錦會有什么想法,親自跑過來向云錦解釋。

云錦當然也得趕緊向烏喇那拉氏說明自己對這個事兒能夠充分的予以理解,也對烏喇那拉氏的一番心意表示誠摯地感謝,說有她這么個講究公平又能體諒人的領導,對自己來說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情,怪不得太后和貴妃娘娘以及皇上總是對她贊不絕口呢,四阿哥也一再告誡自己要向她好生學習,以后還請她對自己多多教導云云。

反正是烏喇那拉氏愛聽什么,云錦說什么,什么肉麻,云錦講什么,講得她自己雞皮疙瘩起一身,而烏喇那拉氏那邊已經笑瞇了眼,連聲夸云錦懂事、大方、得體,說在太后和貴妃娘娘身邊呆過的就是不一樣。

云錦心里也明白,烏喇那拉氏之所以對自己這么在意,主要也是看在宮里那些貴人的份上,雖然自己原來的身份沒有了,但太后和貴妃娘娘卻依然是自己堅實的后臺,讓他們高興了,對四阿哥也是有助益的,這個道理烏喇那拉氏自然是理會地。

終于把烏喇那拉氏打兌的高興而去,云錦接著又去忙自己地事兒,太后的七十大壽就要到了,總要準備個象樣的禮物啊。她正在翻書查資料,準備弄個暖室,種點瓜果蔬菜什么的呢。在現代時云錦的親威曾經在地窖里養過花,她也曾經進去看過,大概還記得一些。不過就算記得多也沒關系,反正反季節栽培在中國已經有N久地歷史了,清朝現在也是有的。

要說起反季節栽培來,在秦始皇時代就有文字記載了,那時是在山地谷中種植瓜果,并且獲得了收成。只是當時是怎么做的我們現在是不知道了,可通過分析來看,最有可能的就是利用地熱資源了,也就是溫泉,要知道驪山附近可是有著著名的游覽勝地華清池的。

如果說秦朝用溫泉還只是一個猜測地話。那么唐朝用溫泉進行反季節瓜果栽培。就是可以肯定地了。唐代還為此設立了專門地機構“溫湯監”來負責該項工作呢。他們地主要任務就是負責用溫泉水來灌溉蔬菜瓜果。使其“先時而熟”。

唐人王建地詩“酒幔高樓一百家。宮前楊柳寺前花。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說地就是這個。

當然這個反季節栽培。似乎只有地熱還是不夠地。也不能露天啊。要知道進行這個栽培地方冬天還是很寒冷地。怎么也應該有點遮蓋才能形成一個溫室不是?雖然想來秦朝有反季節栽培就應該有溫室了。可是很可惜在文字中卻是沒有記載。有關溫室最早地文字是在漢朝。《漢書信臣傳中記載著。“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王嘉《拾遺記中也說。“漢興至哀、平、元、成。尚宮室。崇苑囿。孝哀廣四時之房。”這里提到地“四時之房”。應該就是溫室。

在東漢。將反季節栽培稱為“郁養強孰”。“言火其下。使土氣蒸發。郁暖而養之。強使先時成熟也。”(王先謙《后漢書集解引《通鑒胡注)。除此之外。還出現了“穿鑿萌芽”栽培方法。大概就是挖掘土坑(堆土在北面)。利用坑內溫度比地上高地特點。在坑內進行蔬菜地催芽育苗。這個與清朝現在地反季節栽培技術就有些差不多了。

其實這個“穿鑿萌芽”在反季節栽培地技術中并不是最有名地。最有名地應當是堂花術。又稱唐花術。就是一個用紙做成地房子。里面開著溝。在溝中倒上熱水。用來增加室內地溫度。另外。還施上牛和馬尿。以及硫磺。來增加土壤肥力。同時提高室溫。通過這種辦法來促使堂中栽培地花卉提前開放。這在當時被看做是一種“足以造化。通仙靈”地奇跡。現代北京中山公園地唐花塢就是從古代堂花術發展過來地。蘇東坡曾有過“和述古冬日牡丹”地詩。這就說明在宋代地時候。人們就已經能使牡丹在冬季開放了。

在明朝時。北京城里有一處地名。叫灰池地。就是一處種植蔬菜地地方。那時人們在這里“種植瓜蔬。于炕洞內烘養新菜。以備春盤薦生之用。立春日進生(一作鮮)籮葡。名曰咬春。”而這個灰池地名字。則有可能是因為這些人將燃火過后地灰燼傾到入池而得來。明末徐光啟就曾說過“今京師窖藏菜果。三冬之月。不異春夏。亦有用法煨藝。令冬月開花結者。”因為這個栽培主要是在炕洞內進行。所以培育出來地蔬菜瓜果。又被稱為“洞子貨”

有蘿卜之外,還有黃瓜、韭黃之類的。

明代的灰池,到了清朝已經被改為南花園了,用來灌植江寧、蘇、松、杭州織造所進的盆景,而且還在暖室烘出芍藥、牡丹諸花,每歲元夕時安放,卻不再弄那些個蔬菜瓜果之類的了。云錦不知道清朝為什么會將灰池變做了花園,但就她所查到的資料來分析,可能與前人一樣,也是認為通過這種方法弄出來的蔬菜瓜果是“不時之物”,食用了可能會對人體有害。

漢元帝末年的召信臣就以生產“非時之物”為理由,奏請撤消太官園溫室。東漢永初七年鄧皇后也下令,禁止宮室用“或郁養強孰,或穿鑿萌芽”地辦法,培育“不時之物”。

唐代宮廷中雖然利用溫泉進行蔬菜的反季節栽培,但栽培出來地瓜蔬主要是用于祭薦陵廟,而不直接用于食用。

云錦在翻查到這種“不時之物”的說法時,想到即使在大棚培植蔬菜瓜果已經是平常之物的現代,也還是有人會擔心吃這種反季節的東西對身體不好,對古人們的這種看法也可以理解了。其實據科學分析,這些個溫室培植之物,只是在味道與營養上會遜于自然生長地作物,但對人體并沒有害處的。

云錦知道歸知道,但要憑一已之力扭轉現在清朝人地看法卻還是沒有信心的,好在她只是想送個禮物而已,只是要用這個來取個好兆頭,吃與不吃的她可不管,反正自己知道吃不壞人的也就是了。

所以四阿哥現在不過來倒是正好的,云錦可以盡情的折騰,她翻查了一系列地書籍之后,最后還是以現行的“穿鑿萌芽”術為主,以堂花術為輔,再加上自己在現代親戚家所看到地情況,設定了一個方案,決定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試試看。好在這個溫室地技術含量并不是太深,只要有適當的溫度、濕度與陽光也就差不多了。

云錦畫好了設計圖,就找來管家讓他找人過來開工,只是管家看她那個圖怎么也是看不懂,不停地問這兒問那兒的,云錦不禁感嘆一聲,看來自己的作畫技巧還是沒有進益的啊,還是不要拿出去現丑好了,于是她跟管家講解清楚之后,索性讓他重新畫一張圖給施工人員,你還別說,管家畫的圖比云錦可是好多了,讓云錦看了很是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再不好意思,云錦也不會奮發圖強要去學畫的,她對這個東西就是沒什么興趣,欣賞可以,但親自動筆則能免就免了。雖然說現在大家閨秀講究個什么“琴棋書畫”的,可是自己已經嫁人了,少個一樣兩樣的應該也沒什么關系吧?

琴,自己應該是沒問題的。棋,在宮中是學了的,只是水平實在是一般,與貴妃娘娘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自然是下不起來的,和如月嘛,大家是半斤八兩,湊到一起還是下五子棋居多。據說四阿哥是下圍棋的好手,所以云錦一直都沒敢跟他對弈,但不管怎么說,至少在棋這方面自己也還算是會的。書,云錦是練了好久的,只是因為沒有興趣,一直都在糊弄而已,尤其是最近,四阿哥在這里養病的時候,她更是連一張都沒有寫,可是再糊弄,練了這么多年,總也算有模似樣了吧。既然這四樣里自己已經會了三樣了,那個畫會不會的也就不那么要緊了,不是嗎?

更何況云錦除了上述三樣以外,還會刺繡、會唱歌、會跳舞、會烹,這些個技能應該也足夠用了,而且她還在開發新技能,這不,現在又種上菜了,雖然這個時候外面賣的也是綠色食品,但是想到能在大冬天里吃到自己種的新鮮蔬果,還是很令人興奮的。

云錦的小院子里大興土木了一翻(當然為了安全起見,這個時候云錦是躲在屋中絕不出來的),這個小小的暖室終于建成了,溫室種植實驗也開始進行了,撒下了各種蔬菜瓜果的種子之后,云錦每天都要來看看,看著它一點點的發芽、長大、結果,心中的興奮難以言表。黃瓜、籮卜、芹菜、茄子、菠菜、辣椒、扁豆等等一個個都長得水靈靈的。

最可喜的是云錦讓管家從外面連根帶土一起移過來的桃子樹也成活了,只可惜看那個樣子,在太后萬壽之時,是結不了果的了,不過沒關系,只要到時候能開花就好,在大正月里送給太后桃花蔭蔭的,應該也能讓她老人家高興一陣子了。

看著眼前的喜人成果,不只是云錦高興的不得了,就是小院子里的其他人也是興奮得不行,這第一撥的實驗產品,當然是要大家一起來品嘗了,他們這些勞動人民,可不象那些上層建筑的人們,有什么“不時之物”的說法,小院里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吃得津津有味的,全然忘記了給花授粉時的辛苦。至于說雍親王府嘛,為了保密起見,還是先不給送了,誰來就算誰有口福吧。

當然云錦也知道,自己通過管家做的這些事情,肯定四阿哥和烏喇那拉氏是知道得清清楚楚的,不過這沒關系,她本來也沒想瞞他們,這是準備要送給皇太后七十大壽的禮物,自己又不能到場,自然是需要他們轉送了。

雖然說以前太后的生日云錦送的都是不打眼的東西,但七十大壽可是不一樣的,誰知道這個關心自己的老人還會不會有下一個整壽了,現在云錦不能盡孝于她身前,精心的準備一份生日禮物還是應該做到的,也算是盡一分自己的心意了。

依云錦算來,在自己這個暖室的產品有收獲時,四阿哥或者烏喇那拉氏就應該過來了,畢竟他們也要來看看云錦搞什么鬼的,可是云錦沒想到的是康熙也跟著他們一起來了。

這老康不是帶著太子、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十三阿哥、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謁陵去了嗎?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看看跟在康熙身后的十三阿哥,云錦暗暗咬牙,估計又是他挑唆的,這樣一來可是壞了自己的事兒了,暖室就建在院子里,康熙還能看不見嗎?

唉,這老十三,真是會攪和,這下什么驚喜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