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求生記

第一百九十二章 那就算爺著急好了

清朝求生記

爺,這可是太后的七十大壽啊,”云錦接著說道,就送些個平常之物呢,總得有點別出心裁的壽禮啊。”

“你有什么想法嗎?”四阿哥還是沒睜開眼睛。

“爺,古人不是有彩衣娛親嘛,”云錦想了想,又咬咬嘴唇,然后才小心的提議著,“您何不也試試呢?”

“你讓爺去跳舞?”四阿哥把眼睛睜了開來,盯著云錦,一臉的不可思議。

“有什么不可以嗎?”云錦笑著看四阿哥。

“你什么時候看爺跳過舞?”四阿哥瞪著云錦。

“倒是沒有見過的,”云錦承認,“不過凡事都有第一次嘛。”

“爺不想要這個第一次。”四阿哥又閉上了眼睛。

“爺,這可是太后的七十圣壽啊。”云錦趕緊提醒他。

“那又怎么樣?”四阿哥面無表情。

“所以您才應該讓她老人家高興高興啊。”云錦勸四阿哥。

“讓皇太后祖母高興地法子有很多。也不一定非得要跳舞不可。”四阿哥還是不為所動。

“爺。太后見過地壽禮肯定是不少了。想讓她老人家高興。總得要弄點新鮮地啊。”云錦還不死心。“爺以前沒跳過舞。正好是個新鮮啊。”

“你不用說了。再怎么說。爺也是不會跳地。”四阿哥很堅決。一點商量地余地也不給。

“要不這樣吧。讓十三爺跳。爺給伴奏如何?”云錦見實在說不動四阿哥。只好另想主意了。

不是云錦非得較勁兒想看四阿哥或十三阿哥跳舞。只是她依稀記得康熙曾經在太后地壽誕時跳舞助興過。那時他已經五十多歲了。想來想去。也只有這次七十大壽最有可能了。如果能讓四阿哥也跳舞。備不注還能上演一場爺子同場跳舞、兩代帝王一同與太后助興地佳話流傳下來呢。可惜四阿哥怎么說也不干。那就只好再拽上一個十三阿哥了。不過這樣也不錯。正好可以借此讓十三阿哥與康熙地關系往好地方向再進一步。

“老十三,”四阿哥聽到這兒,倒是有些動心了,他睜開眼睛看了看云錦,“等我跟他商量下吧。”

“爺,您同意了?”云錦見自己的提議終于被采納了,心里自然興奮,“您可想過要跟十三爺跳什么舞沒有?”

“爺可沒要跳舞。”四阿哥強調著。

“是,云錦說錯了,”云錦馬上改口問道,“云錦是問您想過讓十三爺跳什么舞沒有?”

“怎么,你勸了這半天,不是已經準備好舞蹈要教給老十三嗎?”四阿哥問道。

“沒有,這個主意云錦這也是剛想到的,哪能有什么準備,”云錦搖搖頭,“再說為太后壽誕獻舞,重要的是心意,不是舞步,最好弄個大家都會跳地,對了,咱們滿人在筵宴時不是有歌舞嘛,就跳那個好了,有一個叫什么來著,對了,蟒式舞,是叫蟒式舞對吧?”云錦看四阿哥又閉上眼睛了,就用手推著他問道。

“行了,別想了,等哪天我把老十三叫來一起商議吧。”四阿哥睜開眼睛看著云錦說道,“這次太后的壽禮已經有了,現在應該為太后下一次的壽誕禮物做準備了。”

“下一次?”云錦不明白了,“說您急您倒真是急起來看了,這一次的太后的圣壽還沒過呢,您就想著下一次了,好吧,云錦也聽聽,爺打算下一次給太后準備什么壽禮啊?”

“今兒個皇阿瑪不是說了,”四阿哥翻身壓住云錦,“太后希望你能盡快的給我添個兒子呢。”

“才沒有,”云錦紅著臉,“太后才沒這么說,太后只是問問而已。”

“好,那就算爺著急好了。”四阿哥用手解著云錦的盤扣,“急著想讓你給爺生個兒子,省得你總跟爺嗦。”

“云錦聽人說,生了孩子后,會更多話的。”雖然嫁與四阿哥已經有些日子了,但云錦對這種事兒還是有些不好意思地,心跳又加速了,呼吸也急促了,但嘴上卻還是下意識的辯駁著。

“閉嘴。”四阿哥俯下頭,堵住了云錦的嘴。

沒過幾天,四阿哥倒真是把十三阿哥找來了,三人經過商議,最后決定還是跳云錦說的那個蟒式舞。蟒式舞,是滿族傳統的筵宴歌舞,有“九折十八勢”,舞舉一袖至額頭,反過一袖至后背,盤旋作勢,形似巨蟒跳躍,所以叫蟒式舞。

“九折”就是九組動作,一為“起式”、二為“拍水”即打漁動作、三為“穿針”即織網動作、四為“吉祥步”即歡慶動作、五為“單奔馬”即打獵動作、六為“雙奔馬”即出征動作、七為“怪蟒出洞”即龍舞動作、八為“大小盤龍(帶吸水)”即龍戲水動作、九為“大圓場”也是一個歡慶動作。這里面最有特點、最讓云錦喜歡看地則是“怪蟒出洞”,十三阿哥左右手握拳,分別從額前向下環繞,雙腳“正步”踏步,很有一種巨蟒出洞穴的蜿蜒之勢。

“十八勢”則是指十八個舞蹈姿式,“手勢”、“腳勢”、“腰勢”、“轉勢”、“飛勢”各三個,“肩勢”兩個,“走勢”一個。而四阿哥就手持抓鼓(滿族特有的一種打擊樂器)正步前進或后退,右手持鞭打擊“抓鼓”,為十三阿哥伴奏。

云錦在一邊看著,想著在太后地壽誕之上,表演的場地肯定是大的緊,如果只有兩位阿哥的表演好象是有些單薄了,就跟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商量,是不是再叫上十五、十六、十七他們一起演出呢。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想了想,最后還是覺得在這個非常時期,最好還是不要和其他阿哥扎堆為好,畢竟現在那些個小阿哥們已經長大了,開始辦差了,別讓老康再以為他們結成朋黨之類地,那就不好了。

云錦想想也是的,本來是想討個好的,如果反招了猜忌,那可真是得不償失了,自己這個主意真地是個餿主意,實在就是覺得人少,也不一定要找其他的阿哥啊,反正宮里也有專門跳舞的藝人,到時候讓他們給兩位阿哥捧個場伴個舞不就行了。

太后地圣壽是在正月十六日,因為是七十整壽,康熙決心要大辦一番,以表達自己的孝心,宮里宮外是格外地忙碌,到處張燈結彩的,呈現出一派喜氣

景象。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準備在太后壽誕之上獻舞地事情,他們二人都沒有隱瞞康熙,在一次被召見之時,一五一十地向老康匯報了,沒想到卻引起了老康濃厚的興趣,他決定也要參與進來,跳舞為嫡母祝壽。并在太后圣壽前夕,諭禮部:“蟒式舞,乃滿洲筵宴大禮,至隆歡慶之盛典,向來皆諸王大臣行之。今歲皇太后七旬大慶,膚亦五十有七,欲親舞稱觴。”

可憐的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準備的壽禮生生地叫康熙搶了去不說,自己還淪為了伴舞的。只是他們卻并沒有覺得不快,能和皇阿瑪同場而舞,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只會覺得榮幸無比,不會有一絲一毫的遺憾地,估計現在四阿哥應該會從心里感謝云錦的主意了。

太后七旬大壽的正日子到了,寧壽宮內舉辦了盛大宴會,燈紅酒綠的,好不熱鬧,因為年貢來京地外藩、貝勒、貝子、額駙、公、臺吉和全體皇子、大臣、侍衛以及福晉、夫人、命婦等也都齊集于此,為太后祝壽。

隨著歡快、悅耳的樂曲響起,皇太后在近侍攙扶下、緩步登上了寶座,等眾人坐定之后,滿族特有的蟒式舞的表演就開始了,先是宮中藝人們上場,舞動幾下之后,往后退了退,十三阿哥和著音樂的節拍,邊舞邊走到皇太后寶座前,而原來那些藝人們則在后面為十三阿哥伴舞,四阿哥這時也從藝人手中接過鼓敲了起來。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表演了一小會兒,康熙站起身來向太后行禮祝壽,然后也入場跳了起來,十三阿哥與康熙對跳了幾下,然后就識趣的退到后面,站在藝人地前面與他們一起應和著康熙的舞步。

康熙一邊舞動著,一邊向太后致意,中間還手捧酒杯敬獻給太后,這個情節后來被云錦知道之后,不知怎么地,馬上就聯想起一些穿越小說中蒙古姑娘們一邊跳祝酒舞一邊給阿哥皇子們進酒的場面,忍不住就笑了出來,挨個四阿哥好大一個白眼兒。

有些消息靈通地人士,事先就已經從禮部那里知道了康熙要為太后獻舞祝壽,這時倒并沒有太過驚訝,只是看到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居然與康熙同場而舞,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可還有很多不明就理的人,看到康熙不顧天子地威嚴,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跳起舞來,這簡直是聞所未聞嘛,一個個的都看傻了。

不過,康熙雖然經常騎馬打獵鍛練身體,但畢竟已經是快六十的人了,一場舞跳了下來,額頭已然微微出了一些汗,把個皇太后感動得不行,站起身來,連聲說道:“皇帝的孝心,天地昭昭,快歇息歇息吧,千萬不要累著了。”

云錦事后聽到這些情景,口中雖然是連連稱贊康熙敢為天下之孝子表率,真的是讓人敬佩萬分,可是在她心里卻總覺得康熙的這種做法應該不完全是為了孝順太后的緣故,現在是什么時候,太子剛復立一年,還有一些人在蠢蠢欲動、躍躍欲試的,所以云錦猜想,很有可能老康是想借著這件事,讓自己的兒子們也感受下自己是如何孝敬嫡母的,也就是說,要對他們旁敲側擊一下,告訴他們要恪守孝道,愛重長輩,在自己沒話之前,不要想什么不該想的東西。

當然了,這也是云錦的猜測,也許還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也說不定,現在先不說這個,接著來說太后的壽誕。

康熙跳完舞之后,就是眾人獻禮了,金銀財寶、綾羅綢緞自然是無數,因為是太后七十整壽,額外還敬獻了一些新鮮壽禮的也不少,四阿哥府里所獻的大地回春也是其中的一樣。在康熙的暗示下,太后已經明白了這個禮是云錦所獻,自然是高興的合不攏嘴,馬上命人將盈盈開放的桃花插入花瓶,然后又看著那一籃子的蔬菜瓜果,直說是看著就想吃,今天的壽宴就用這些做些菜來。

當然這時肯定是有些人出來講一些不時之蔬吃了對人身體不好之類的話來,四阿哥也向太后說明,這些東西只是用來給太后增加些喜氣,并不是想讓太后品嘗的。太后本來還想說什么,見康熙正沖自己使眼色,也點頭笑笑,不再說什么了。

壽宴結束之后,太后把康熙和四阿哥留了下來,追問云錦所送壽禮的詳細情況。聽到這些蔬菜瓜果是云錦親手種的,而且是在自己所住的院子里建了一個暖室,這才使得生日在冬天的太后能夠嘗到這些新鮮蔬果,太后高興極了,連說云錦有孝心,并說道,她才不管別人說什么呢,只要是云錦說可以吃的東西,她就可以吃,云錦是絕不會害她的。從進宮之后,云錦給自己做的那些東西可都是對身體有益的。

“皇額娘既然這么說,”康熙聽太后這么說之后,就笑著說道,“那兒子今天就要給皇額娘嘗個鮮了。”

“你,”康熙指著一個寧壽宮里的宮女,“把老四送來的蔬菜瓜果拿過來。”

“是。”那個宮女答應著,一會兒就連蔬果帶籃子一起拿了過來。

“放到這兒,”康熙命令那個宮女將籃子放到自己面前,然后從里面拿出幾個西紅柿,“去,把這個洗干凈,再切一切,用糖拌好拿過來,讓太后嘗嘗。”

“皇上。”那個宮女嚇得跪倒在地,連連叩頭,話都說不出來了。

“皇帝,你這是何意啊?”太后也惑的看著康熙,“這個東西不是有毒嗎?難道說拿糖拌了就沒毒了。”

“你先下去吧。”康熙打走那個腳都軟了的宮女之后,才笑著對太后說道,“皇額娘,不是拿糖拌了就沒毒了,而是它根本就沒有毒。這還是上次朕到云錦那兒,聽她說的,朕也嘗過了,確實是沒事的。”

“皇帝吃過了?”太后嚇了一跳,“真的沒事兒嗎?”

“皇額娘不要擔心,兒子沒事兒的,”康熙笑著回答,“再說也不是兒子先吃的,是云錦先吃了說沒事兒,然后老四和老十三也吃了之后,朕才吃的。”

“云錦這丫頭,膽子也是太大了,”太后埋怨著,“什么東西都能隨便吃的嗎?再說沒確定之前,怎么能讓皇帝吃呢?,你也該管管她才是。”

“是兒臣管教不嚴,還請皇太后祖母治罪。”四阿哥老實的認錯。

今天的加更終于趕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