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求生記

第四百六十六章 就你這樣的還想領兵呢?

,一葉熙晚上也沒睡好,一早起來聽說元壽還是沒有找到,一,是又憤怒又擔心,憤怒的居然有人如此大膽,敢擄走皇孫,而且還是在京城的大街上,還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這個順天府尹也不知道是干什么吃的,而擔心卻是有兩個,當然最主要的是擔心元壽的安危,可是康熙還擔心這事兒自己那幾個兒子參與了沒有,雖然說元壽對他們沒有直接的威脅,他們犯不上冒這個險,可是這個皇位已經弄得他們五迷三道了,誰又能說他們就肯定不會出手呢,更何況十四阿哥已經很明顯的卷在里面了。

康熙心中雖然擔心,但在早朝上卻沒先說這回事兒,一來此事尚不能宣揚,二來也是國事為主,他壓著心緒,好似沒事兒人一般與群臣說著西北之事,并下諭給議政大臣,“兩路兵駐扎已久,軍中哨探之事甚屬緊要,倘有棘忽致策妄阿喇布坦之人在邊境私自往來,則大有關系。其嚴加防范之處,著速議具奏。尋議,各防守處派能干并員,不時巡查,若策妄阿喇布坦之人有歸順前來者,作速解送來京。其私行往來者,即行拘執。”

國事談完之后。康熙摒退眾臣,單留下了順天府尹和眾位皇子。

順天府尹昨兒晚上就覺得不對勁兒,本來“窈窕淑女”開業,有那么多人旁觀,那么多貴人到場,卻什么事兒都沒出,他還得意著呢,心想皇上知道了,就算沒有明面上的封賞,至少也會記著自己還是有能力的,可走到了晚上,就有手下人來報說街上動靜不太尋常,一番打探之下,卻原來是皇家之人不知在查什么,而且各府都有,他趕緊約束手下人不要妄為,不要參與,誰知道這里面有什么事兒,沾上了可未見得是什么好事兒。

今天上朝見皇上并沒有說什么,只是在說西北兵事,順天府尹心下還慶幸呢,幸虧自己沒有參與皇子們的事兒,可是現在自己被留了下來,再看到康熙那面沉似水的樣子,他不禁也戰戰兢兢起來,難不成昨兒個。晚上京城中出了什么事兒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肯定是這些皇子們所為啊,可是自己要如何去回皇上呢?照實說,會得罪了皇子們,裝糊涂,說不定皇上一震怒,自己就要回家吃自己了。

正當順天府尹心下難為之際。康熙冷冷的開了口,他這才明白,不是皇子們做了什么,而是皇孫丟了。這一下順天府尹更是惶恐了,光天化日之下,一個皇孫在自己的轄區被人擄走了,如果真要有個什么好歹的話,那自己就別說什么吃自己的話了,能不能保住這條命都是兩說呢。

好在康熙現在并沒有追究責任,只是責令他一定要把元壽找到,至于怎么做,只要他聽十三阿哥的調派就好。順天府尹當然是知道十三阿哥的,雖然現在沒有爵位,卻是個真有本事的。有他領頭去查,找到人的可能性也會大一些,于是趕緊唯唯諾諾的應了下來,退到外面去候著了,等十三阿哥出來后好聽命行事。

康熙逐一打量著自己的這些兒子們,心里暗自嘆息,自己對他們從小就著力培養,現在倒是個個都有能耐了,可是卻沒幾個往正路上使的,只管沖著皇位使勁兒,老大、老二、老八這幾個蹦得最歡的,已經讓自己拿下了,偏有人還不領悟,老三本是以文見長的,這些年卻已經失了穩重,處處都以長子自居,事事都要搶功,而老十四,在老八的扶持下、在自己的姑息下,當真覺得自己了不得了,這些年越發的自大起來,行事也不加避諱,這次元壽的事兒實在是太讓人失望了,且等元壽找回來之后。一定要有所處置了,這當擋箭牌的,有些自滿是可以容忍的,卻不能放肆太過了。

還有老八,雖然讓自己拘了起來,野心卻還是不死。如果不鎮伏了他,早早晚晚都是個禍害。老九就是個不成器的,明明生母的出身比老八強出一截,偏甘愿奉老八為首,一門心思的替老八籌劃,老十四更是個傻的,還真以為自己能掌握老八的人脈呢,能反客為主呢,只怕等他真得了勢,會讓人反噬的連渣兒都不剩呢。

倒是老十,雖然以前跟老八老九他們走的近,但其實這個兒子就是個愣頭青,不過是因為跟老九的私交不錯,才跟著他們起哄架秧子的,現在因為云錦的攪和,老十與老四這邊就有了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老八那邊不知是怕老十跟他們離了心,還是擔心他說走了嘴,反正大事小情兒就開始不太與他商量了,老十只是一根筋,并不是傻瓜,當然是能感覺出來的。自然也與他們有所疏遠了,康熙對此還是很樂見的,尤其是這次元壽的事兒

山一能二話不說的就派人出去找。雖說莽撞了些。但卻辦一,熙對他有了幾分改觀。

至于老五、老七和老十二,他們三個雖然沒有修道,卻把道家的“清靜無為”做的是頭頭是道,凡事能不出頭就不出頭,自己對皇位沒有什么企圖,也不準備投入到其他的陣營中去,對黨派之事從不沾惹,只求明哲保身,雖然沒對朝廷做出什么大貢獻,至少安分,康熙對他們也就不好太苛責了。

現在看來,老四還算是好的,既不象老三、老八和老十四那樣為皇位爭紅了眼,也不象老五他們那樣無為,雖然也修佛養性,但對朝廷、對百姓卻是比其他人多了一份關心,一些難辦的、得罪人的、別人不愿意辦的差事交過去,他也能毫無怨言的完成,再加上他還能掙銀子掙了銀子也不自己留著,至少大頭是歸國庫或是康熙的,不象那個老九,只顧著自己和老八,國庫空不空的他根本就不在乎。

老四還有一樣好。就是他面上雖然嚴肅,卻很是重情,因為德妃的偏心,他明里暗里受了不少氣,吃了不少虧。可他從沒在自己面前埋怨過一分,就這份孝心已經是難得了。還有上次老八對元壽下手,他也看在自己的面子和兄弟的情份上忍下來了,怪不得老十三那樣文武全才的人,也甘愿跟著他,這樣也好,有他鎮著,老十三才不會惹出什么旁的事兒來。

只是老四受了這么多委屈,這次的事兒無論如何也該給他個交待了,更何況元壽是自己寵愛的人,是由自己親自撫養的,去謀害他的人,豈不是連自己也不放在眼里了嗎?

“元壽的事兒,你們都知道了吧?”康熙想到元壽現在生死未卜,臉色又沉了幾分,說話的語氣中也就帶了幾分嚴厲,“聯希望這事兒與你們俱都無關

“皇阿瑪”十四阿哥搶先出列說道,“不管怎么說,元壽失蹤的事兒,總是兒臣疏忽所致,雖然昨兒個兒臣找了一夜都沒有消息,但今兒個上早朝前兒臣已經吩咐過了,千萬松懈,一定要繼續找下去。”

“疏忽”。康熙看了看十四阿哥雖然有些泛紅卻依舊神采奕奕的眼睛,冷冷的說道,“你這一疏忽,惹出了多大的事兒,你找一夜又如何,誰這一夜又睡得安穩,看看你四哥他們的眼睛,這一夜怕是根本就沒闔眼。”

“是兒臣的錯”十四阿哥這回錯兒認得很快,又沖四阿哥深施一禮說道,“四哥,小弟向你賠不走了

“賠不是的話就不要再說了”四阿哥淡淡的說道,“現在一切都以找元壽為要,十四弟能親自去找元壽,我很感激,只是還望你約束手下,動靜小些,免得驚動了賊人對元壽不利

“老十四”康熙皺了皺眉對十四阿哥說道,“這事兒聯也聽說了,大家找人都是暗訪,唯有你的人四處泄露行蹤,你這樣的找法還不如不找呢

“兒臣本是囑咐他們要隱秘行事的”。十四阿哥忙說道,“想是有奴才著急立功,這才露了行蹤,皇阿瑪放心,兒臣一定會嚴加約束的。

“連幾個手下都管不好,就你這樣的還想領兵卿”康熙冷冷的看著十四阿哥說道,“罷了,你還是把人收回來吧,沒有你的人搗亂說不得我們找元壽還快些。”

“皇阿瑪”十四阿哥還再想說什么,可是看到康熙的神情嚴厲不由得又咽了回去,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說道,“兒臣謹遵皇阿瑪之命。”

“你們”。康熙見十四阿哥領命了,也不再看他,只對其他皇子們說道,“聽說昨兒個都到老四那兒去了,顯著倒還有幾分兄弟之情,聯希望你們以后也能這樣

“皇阿瑪放心”三阿哥上前說道,“兒再身為兄長,一定看著弟弟們。

“這次找元壽的事兒。”集熙沒理三阿哥,又接著說道,“就由老十三統一布置,他需要什么人啊物啊的,你們都配合著些就走了。”

“謹遵皇阿哥吩咐眾皇子齊聲說道。

“行了,你們都先回去吧”。康熙沖兒子們揮揮手,又對四阿哥說道,“老四留下,跟我去給太后請安。”

今天是兒童節,祝親們節日快樂!

本想著今天就讓元著回家以示慶賀的,可是卻沒寫到。

不過之錦跟大家保證。明天,明天元壽就可以回家了。

還有,之錦說這個月每天三章,不是把以前的章節拆成三章,而是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