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求生記

第六百七十一章 阿瑪有教過樂之

對弘時抵制畫本的事件。云錦卻一點兒也沒有沒生氣。扒聯也不是為他弄的,所以他喜不喜歡,云錦根本就不在意,云錦弄出這個來,只是為了讓元壽學習能輕松一些,這清朝皇子們上學的時間確實是太不人性,和他們比起來,現代的小孩實在是掉進了蜜罐里,再加上康熙那左一個一百二十遍,右一個一百二十遍,實在是讓人聽了就頭大,云錦可不想元壽被這繁重無趣的學業磨成了小老頭,他現在已經夠穩重了,偶爾也應該有些孩子的天性才對,可不能被那些個死記硬背弄僵了腦子。

所以,除了這個。連環畫以外,云錦還打算以后陸陸續續的再教給元壽一些東西,這并不是說云錦瞧不起這些師傅們,實際上云錦是很佩服他們的,能讓康熙選來給皇子皇孫們講課的,那必然都是飽學之士,都是這個時代尖端上的文人,元壽能跟著他們學習,并得到他們的贊許和認同,在這個朝代和這個皇宮里都是很重要的,云錦只是想讓元壽更具備多方位思考問題的能力罷了。

畢竟在歷史上元壽可是要管理著這個殃殃大國的人,所以他不只是要學習很多東西,心胸和眼界也要足夠寬、足夠遠,絕不是一個不敗家就可以勝任的,如果有可能的話,云錦還打算讓元壽能走出國門去看看呢,嘗到了從沙俄那邊取經回來的甜頭,十三阿哥又跟康熙請旨,接連分別向幾個歐洲國家派出了好幾撥人,估計近兩年也該回來了,到那時候,各種各樣新型的科技應該多少會給一直閉關自守的大清朝一些沖擊吧。

本來云錦還想再建議造船的,這樣再出去的人就不用搭乘外國的船了。也可以用來打開海外的市場,多交流才能多進步,看到的多了,也就會產生危機意識,不會那么固步自封了,可是看到康熙嚴厲禁海的態度,云錦最終還是忍下了這個建議沒說出來,決定等到雍正登位之后再看情況,反正天津港在那邊又跑不了。

云錦想的都是如何培養元壽的問題,又怎么會去在意弘時的態度呢?雖然她跟四阿哥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雖然她與雍親王府也是榮辱與共,雖然她也可能照顧好四阿哥其他的女人和孩子,象天申,他跟元壽差不多大,所以除了特定的有紀念意義的東西之外,凡元壽有的,天申都會有一份,當然這也跟耿氏和天申一直與自己這邊親近有關。

象弘時,雖然也是四阿哥的兒子,但他的額娘一直跟自己不對付,前前后后也給自己惹下了不少麻煩,而他本人對自己這個當家主母,也是成見多多,根本就沒有一個尊重的態度,云錦雖然不是什么惡毒的后母,但也犯不著端著自己的熱臉貼上去,所以除了在生活和學習上都不會苛待他,該有的絕對不會少了他的以外,其他額外的東西云錦自然也不必那么去費心,理由李氏都已經給找好了,弘時比元壽和天申大那么多,他們能用的東西,弘時未必能看的上、用的著。云錦對弘時這種不遠不近,不冷不熱的態度,也沒有人認為有什么不對的,雖然現在掌管雍親王府內務的是云錦,但她的位份卻只是側福晉,也就是說,她并不是弘時的嫡母,其實就算是烏喇那拉氏,對弘時也不是那么親近的,畢竟他還有親生額娘在,如果太親近了李氏也會有意見的。

何況云錦又不是自己沒孩子,不只是有,而且還不少,親的養的加一起,都夠湊成一席了,自然也犯不著在別人兒子身上下功夫。

元壽和樂之是被養在康熙和太后那里,按說云錦就不用太操什么心了,可是一個做母親的,又哪能說不操心的就不操心了呢?更何況那不是單純的被養在長輩那里,那是在宮里,什么陰謀詭計都有的宮里,雖說養育他們是宮中最有權威的人,但連他們自己都有人敢算計了,更何況是兩個孩子,所以對元壽和樂之,云錦不只是要操心,還要擔心。

除了宮里的兩個孩子以外,云錦身邊的也不少,也正是因為如此,十三阿哥的女兒書琴雖然名義掛著由云錦撫養,但真正送到云錦這兒來的時候卻是不多,而十六阿哥看到云錦這么忙,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時常會來把巧曼接回府去住一段時候,只是巧曼在云錦這里住慣了,回家反倒不適應,沒住多少時候,就又鬧著要回來,云錦看到她每次回府之后,就瘦上一圈的樣子,也很是心疼,幾次折騰下來,十六阿哥干脆也不接人了,又恢復了以往想孩子就直接上門,順便再蹭上些好飯好菜。

至于云錦的另一個養女以晴,她的阿瑪和額娘都被圈著呢,她自然是回不了府的,雖說外面還有個已經成了人的哥哥,但弘暫為自己的事兒還忙不過來呢,除了有事兒要求四阿哥以外,也根本不把這個妹妹放在心上。而以晴對這個哥哥也從來沒指望過,現在的她與網到雍親王府時的樣子,可是判若兩人,這應該也算是在挫折中迅速

云錦對以晴的心思還是有些把不準,但除了小心些不讓她太靠近孩子以外,對她到也是能照顧到的都盡量照顧了,不只是帶著她學管家之道,而且還時常讓她跟自己一起出門,除了見見世面以外,也學習些應對之道,到底是皇家的孩子,慢慢的氣質也開始一點點的大氣起來了,一些有適齡男孩的家里也開始側面著打聽了起來,只是礙于她阿瑪的身份,來打聽的都是些官小職微的,好在以晴年紀還倒也不急于這一時,先落下個好名聲再說。

而安之和默之這兩個小家伙,雖然一個愛淘,一個愛講,但相比起來,卻是最不讓云錦操心的了,安之現在慢慢的大了,雖然鬧騰依舊,但已經知道些人情世故了,知道哪些場合得收著些,哪些場合可以敞開了玩,象是四阿哥這個小團體聚會的時候,那就是他可以撒歡兒的地方,反正有那么多的叔叔護著,四阿哥的冷臉他也可以當沒看見了。

而默之,越大越證實了云錦對他的猜測,他確實是一個話癆。每天都要跟人依依呀呀的說上半天,也不管人家有聽沒有懂,反正他自己是說的很開心,而這個愿望是太容易滿足不過的了,更何況他對說話的對象也不是那么挑剔,所以這個孩子帶起來也就格外的輕松。

云錦在過著自己安樂的小日子的時候,四阿哥他們在盡力低調恬淡的時候,十四阿哥也在繼續享受著康熙的榮寵,先是給他的長女指了婚,說是長女,其實這個,女兒并不是十四阿哥的第一個女兒,只是因為前面的女兒早天了,她才被稱為長女的,康熙給她指婚這沒什么,關鍵是將她破格提為了縣主,這縣主也就是多羅格格,是郡王的女兒才能得封的,而十四阿哥才是一個固山貝子,康熙把他的女兒封為縣主。自然是在表示對十四阿哥的寵愛之情了。

緊接著又是十四阿哥的長子弘春娶親,康熙除了對宴席、衣物、首飾等物俱都進行了封賞,而且賞的三所邸宅,也全都整修一新。要說之前女兒的破格封位大家還沒覺得太怎么樣的話,這兒子的婚事可就讓好多人心下里思量了。要知道康熙這次的賞賜可是照著弘暫娶親時的例來的,弘暫成親時是什么身份啊,那是太子的長子,康熙照著這個例來封賞十四阿哥的長子,自然是要讓很多人浮想聯翩了。

別人愛怎么想怎么想,愛怎么猜怎么猜。四阿哥和云錦都顧不上了,現在他們有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準備,那就是康熙的萬壽又要到了,還沒容他們想出什么禮物來呢,太后就宣召云錦進宮了,目的無外乎是見見孩子,結果與貴妃娘娘一起說著說著,就說如何操辦康熙的萬壽上來了。

“要不,準備些好聽的歌舞?”貴始娘娘一邊逗著放在身邊小車里的默之,一邊提議著,“眼見著太后和皇上的圣體越來越康健,也該好生的慶祝慶祝。”“也好”太后摟著樂之笑瞇瞇的點頭,“不過,宮里原有那些個東西聽著都已經不新鮮了。”

“那怕什么的”貴妃娘娘笑看著云錦,“有云錦在這兒,還怕沒新鮮的曲兒嗎?”

“我也是指著她呢”太后也看著云錦笑,“我上次聽云錦的曲兒,還是在她給我侍疾那會兒了,是唱來給我解悶的,這說話也過去這么長時間了,這回皇帝萬壽的曲兒就交給你了,你只管寫出來,排由他們自己去排,我們就只管看新鮮的就走了。”

“承蒙太后和娘娘這么看的起云錦”云錦笑著看向他們,“云錦要是推托的話,那就是矯情了,行,這個曲兒云錦就是想破了頭,也給弄出來就走了。”

“太后,您聽聽”貴妃娘娘用手點著云錦,笑對著太后說道,“這還說不矯情呢,瞧她說的這可憐見的,要不是咱們知道她寫個曲兒是信手指來的事兒,只憑她這副樣子,還以為是如何難為著她了呢。”

“是不是啊,默之?”貴妃娘娘說完這番話之后,又故意低著頭去問坐在小車里的默之,而默之這個沒腦子的,見有人問他話,不只是樂呵呵的點頭,還拍著手依依呀呀的,儼然一副擁護的不得了的樣子,逗得貴妃娘娘樂個不停,“看吧,默之都認同了。”

“娘娘,您可不帶這么欺負人的”云錦故意扁著嘴,做出一副委屈相來,“云錦哪里有矯情了?就不許云錦有個江郎才盡的時候嗎?”

“太后,皇上向這邊來了。”貴妃娘娘網要笑著再對云錦說什名的時候小玉過來稟報。

“快去迎進來。”太后連忙說道。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了。”過不多時,康熙走了進來。

“快起來坐那兒吧?”太后上下打量了一番康熙,笑著說道。“瞅著皇帝的心情還不錯,看來今兒個沒什么煩心事。”

“是啊”康熙也笑著點頭,“現在大軍已經發出去了,目前倒也沒什么特別煩心

“那就好。”太后點了點頭,“我們正在這兒商量要怎么給你過萬壽呢

“臣妾給皇上請安貴妃娘娘趕緊趁這工夫上前給康熙請安。

“起來吧康熙看著貴妃娘娘笑了笑,“萬壽的事兒,你跟皇額娘商量著辦吧,只別弄得太奢靡了。”

“臣妾遵旨貴妃娘娘行禮領命。

“云錦給皇上請艾。”云錦這時也上前來行禮了。

“樂之給皇瑪法請安。”樂之也早就從太后的懷里出來站到一邊去了,這時候隨著云錦一起給康熙見禮。

“快起來吧康熙叫起之后,又伸手叫過樂之去,笑瞇瞇的看著她,“樂之真是個好孩子,居然想著給皇瑪法送點心了。”

“皇阿瑪”樂之倚在康熙的懷里,抬頭看著他,用軟軟的童音問道,“點心好吃嗎?”

“好吃”。康熙點頭微笑著,“樂之讓人送去的,哪能不好吃呢?”

“點心是額娘帶來的,樂之吃著好吃。本來要自己去送給皇瑪法的”。樂之看著康熙說道,“可是老祖宗說,皇瑪法有正事要忙,樂之不能前去打擾,點心讓奴才們送去就好

“你老祖宗說的對”康熙笑著點頭,“皇瑪法那里事兒是很多。樂之去了也是無趣,還是等皇瑪法辦、完了正事,再來看樂之好了。”

“好”樂之乖母的點頭,“樂之就在這里等皇瑪法過來

“嗯,樂之真乖。”康熙告訴的摸了摸樂之的頭。

“樂之過來”太后沖樂這招招手,把樂之叫到自己身邊,然后笑著對康熙說道,“這個樂之,到什么時候都想著皇帝,確實是個孝順的孩子

“那是”康熙笑著對太后說道,“皇額娘教出來的,還能錯的了嗎?。

這時候默之聽到了康熙的聲音,把頭從小車里探了出來,指著他對貴妃娘娘又開始依依呀呀起來。

“默之”。貴妃娘娘忙把住默之的小手,笑著柔聲說道,“這是你皇瑪法,來,給你皇瑪法請個安。”說著把著默這的小手擺了個請安的姿勢。

“這個孩子就是默之?”康熙看了看默之。

“是啊”。太后笑著點了點頭,“皇帝到現在還沒見過嗎?。

“沒有”。康熙搖了搖頭,“說來這個默之也進宮過幾次了,可是偏巧一次都沒碰上。”

“那今天就算是正好了”太后笑著對貴妃娘娘說道,“貴妃,你把默之送到皇帝那兒

“是貴妃娘娘連車帶人,一并送到了康熙身邊。

“皇瑪法”樂之見弟弟到了康熙身邊,趕緊一臉獻寶似的對康熙說道,“我弟弟可好玩了,他很會陪人聊天的。”

“走了”康熙看了看樂之,又看看默之,臉上的笑容不經意間加深了許多,“這就是叫著沉默的名,卻很愛說話的那個小小子了。

“皇瑪法”樂之搖了搖頭,神情很是認真的對康熙說道,“老祖宗說了,默之是默契的默,不是沉默的默。”

“好,是默契的默”康熙對著樂之從善如流的點頭笑著,“那樂之會寫這個默契的默嗎?”

“樂之會寫”。樂之馬上點頭。

“你會寫?”康熙愣了一下。這一愣就泄露出來他本來的心思了,在他認為,樂之這么是不應該會寫這個比較復雜的字的,之所以會問,其實也不過是逗逗樂之,想看看她著急或是懊惱的樣子罷了。

“樂之會寫”。樂之又點了點頭,很肯定的說道,“阿瑪有教過樂之。”

“你阿瑪教你的?”康熙看了看樂之,“他什么時候教你的?”

“阿瑪來給老祖宗請安的時候,還有樂之回府的時候”樂之扳著小手指說給康熙聽,“反正只要阿瑪有時間的時候,就會教樂之還有額娘也教過樂之,不過她教的是拼音,這樣樂之看到字,不用人教,就會讀了呢。樂之還有好多的卡片,這就拿來皇瑪法看

“好”康熙對樂之點了點頭,“你去拿來給皇瑪法看看

雖然康熙發了話,但樂之卻沒有馬上動,而是抬頭看了看太后,見太后點了頭,這才邁動著沉靜的小腳步,往里邊去了。

“這個。卡片,也是你弄出來的?”康熙看向云錦。

“是”云錦很痛快的承認。本來也沒什么可隱瞞的,“云錦覺得這樣教孩子們認字會快一些,他們也愿意學一些

“是啊,皇帝”太后笑著對康熙說道,“別看那些個卡片簡單,可是樂之就是用它認了不少字呢,雖說是胤鎮在教她,但胤鎮不在的時候,樂之也一樣能自己學呢

“皇額娘的意思兒子明白”。康熙對太后笑了笑,“先等兒子考過樂之以后再說

ECHO處于關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