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求生記

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然間的沒臉

,三熙當然是不會為這種小事而發作云錦的,但他既然已了,四阿哥趕緊在第二天向康熙提出請求,恭請他到自己的園子里游玩,從而也引起了三阿哥的不滿。他覺得自己已經打招呼在先了。四阿哥還這么做,再加上知道前一天云錦曾進過宮、見到過康熙的事兒,自然更加覺得他是有意而與自己過不有

十四阿哥曾經來找過四阿哥的事兒,三阿哥也是知道的,后來四阿哥又在朝堂上支持十四阿哥領兵,然后又全力為他出征準備錢糧,這所有的一切,都讓三阿哥認為,這是四阿哥投入到十四阿哥陣營的表現,現在十四阿哥在外面受著康熙隆寵,兒子女兒成親都是破格封賞,對他的意見康熙也是一力支持,他疏參誰康熙就辦誰,而四阿哥在京城就替他排除異已,不讓其他兄弟們在皇阿瑪面前賣好,這兄弟倆配合的倒是挺默契。

三阿哥不滿歸不滿,但現在卻不是他發作的時候,不管怎么說,決定要到四阿哥園子里的是皇阿瑪,如果自己要是因此表示不高興的話,那皇阿瑪也會對自己不滿的,算了,到誰的園子里去,并不一定代表著什么,再說皇阿瑪去的也是四阿哥的園子,而不是十四阿哥的。

除三阿哥之外,還有些人對四阿哥也有不滿,那就是八阿哥和九阿哥那幫人,他們覺得這是四阿哥在搶自己的勞動果實,明明是自己這些人給十四阿哥鋪好了路,明明是自己這些人也抬著他得了圣寵,就算是沒有四阿哥,憑自己這些人的支持,十四阿哥十之也是能領兵的,結果就在這個時候,四阿哥卻橫插了一扛子進來,把個舉薦之功一下子就搶去了。

這還不算,關鍵是四阿哥還管著戶部。十三阿哥又管著將士們補給,有著他們全力支持,十四阿哥取勝立功應該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這本來是好事一樁,因為這樣十四阿哥爭儲的資本就更大了,可是也因為這樣。四阿哥那邊的功勞就更大了,如果有他在十四阿哥身邊,那自己這些人要壓制住十四阿哥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八阿哥和九阿哥雖然不希望十四阿哥和四阿哥走的太近,但也知道在這個時候,不適于去使絆子,畢竟現在最主要的還是先讓十四阿哥登上儲位再說,等大事成功了,再想辦法拆散他們也不晚,之前他們沒矛盾的時候,自己都能把他們拆開,現在經過了這么多事兒,還有德妃娘娘因為云錦被發去過靈,要分開他們應該是一點兒都不難。

雖然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要讓康熙高高興興的,所以康熙這次的萬壽過的還是很順心的,帶著兒子們賞花賞景釣魚,玩的很是愉快,與之相比起來,宮中宴席上的還算不錯的新編歌舞就有些遜色了。

然后就是一年一度的避暑開始了,他照例留下了四阿哥,帶著三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和二十阿哥出發了,到了熱河之后,康熙不只是象往常一般又去游幸了三阿哥的園子,行圍時也還是帶著三阿哥一起,這讓他自覺又找回了面子,因此雖然轉過年來康熙的萬壽還是選擇去了四阿哥的園子,三阿哥也沒那么不滿了,他認為康熙這就是形成了習慣。

之后的熱河之行,雖然四阿哥中途去到熱河給康熙請安,康熙還是決定要到三阿哥的園子里,隨后的行圍也沒說順勢帶上四阿哥,反而把他打發回了京城,這就更加深了三阿哥的看法,但是最讓三阿哥覺得高興和出了一口氣的事兒,卻是發生在康熙五十九年的年底,那時康熙開始為兒子封世子,三阿哥的兒子弘員,還有五阿哥的兒子弘異,都被封為世子了,唯獨就把四阿哥的兒子弘時隔了過去。

康熙的這道旨意一出,自然也惹得大家猜測紛紛,明明這些年看著康熙對四阿哥的態度還不錯啊,雖然沒象早些年對十三阿哥和這些年對十四阿哥那般的隆寵,但也是很重用的,怎么會突然之間給了他這么大的沒臉呢?

大家自己琢磨也好,互相討論也罷,總結出來的原因有很多種,有說四阿哥惹康熙不高興的,但經過仔細回想,卻沒覺得四阿哥最近有什么事做的不對了,再看看康熙的態度,好象也沒見對四阿哥有什么特別的不好,不過皇家的事兒也難說。喜歡不喜歡也不一定是表現在表面上的;也有說是因為弘時歲數還小的,不過這個原因,大家卻不是很贊同,是,弘時是比弘員和弘鼻年齡但別忘了,他現在也已經是有侍妾的人了,而且那侍妾都已經懷上身子了,這樣的人即便是又能小到哪里去了?

但在坊間最流行的說法,卻說是因為云錦從中作梗的緣故,因為倒霉催的云錦,偏偏在康熙封世子的前夕進了一趟宮,結果這本來再正常不過的請安之行,就變成了居心叵測的有意而為之了。誰讓云錦現在是雍親王府的當家主母呢?誰讓云錦深受太后和貴妃娘娘的寵愛呢?誰讓云錦也為四阿哥生了三個兒子呢?誰讓云錦的兒子元壽深得康熙寵愛呢?這種種情形加在一起,如果云錦不是當事人,她都要覺得這個猜測是很有道理的。

可是因為云錦是當事人,所以她知道這根本就是沒影兒的事兒,別說自己根本就沒對世子的事兒說過一句話,發表過一個字的意見,就算是自己腦子發瘋了、進水了、糊涂了,也不會去摻和這種事兒的。立世子,就是在為兒子選擇繼承人。這么重大的問題,康熙怎么可能會容許一個皇子側福晉往里攪和。云錦本以為清者自清,只要康熙沒誤會,隨外面的人去說好了,等四阿哥當了皇帝之后,真相自然就大白了,可有人卻找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