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守則

第五百九十二章 麻煩

»言情小說»»正文卷第五百九十二章麻煩正文卷第五百九十二章麻煩文/佛前青蓮本章字數:2719:

揚州的花樓分兩種,一種是自己就有瘦馬坊的,一種則是定期向瘦馬坊進貨。

這兩種應該說是各有利弊。

有自己的瘦馬坊,可以說是貨源掌握在自己手里。

前期投入小,在培養的時候,倘若能發現些好苗子,那么,能擠入頂級市場,或者是不被踢出頂級市場,就有了保障。

但是,倘若五六年內,也培養不出一個好苗子,一旦出現了斷層,那就麻煩了。

而定期向瘦馬坊進貨有個好處,是等人家培養到十二三歲才入貨。

雖說價格是貴了很多。

可是前期無投入,無風險。

顧敏聽了,便知道了,這就和現代做馬卡龍一樣。

馬卡龍小小的一塊之所以賣這么貴,那是因為失敗的風險大。

有可能做成功一塊,你得失敗掉十三四塊。

所以,你買一塊的價格,其實是同時買單了另外失敗的那些。

以前也曾聽素蘭和小胡提起過,人家買流荒或者窮人家的小姑娘,一次性都是買五十個甚至上百個。

而最后能成材的,基本都是十分之一罷了。

有些烈性子的,指不定就撞墻死了。

要么是受不住瘦馬的培訓死了。

或者是死于別的病災天災一類的。

而那十分之一里,能挑出一個一等瘦馬就要偷笑了。

基本都是二等三等的瘦馬。

沈花魁自己攢了不少的銀子,再加上曾老板那時候也是四處走的,所以那瘦馬坊倒也算是初成規模。

算是揚州城里能排在前五的瘦馬坊。

揚州城里也好,江浙一帶的花樓也好,十之七八都是她這兒的主顧,所以,她也不能為了顧敏得罪了那些熟客。

雖說人家是京城來的,還有可能是貴人,可到底是貴在哪兒,她不知道。

所以,她和顧敏說,按照顧敏的要求,她只能提供五個。

至于別的四十五個,她就要想另外的法子了。

要么是向別的花樓均,要么則是向別的瘦馬坊買。

倘若是十二三歲這樣的,她倒是還能提供十五個左右的。

畢竟,從曾得寶哪兒得知,倘若人家看得上眼,讓老曾的寶貝女兒都能送給人家當丫頭的。

你說一個女人要老曾的女兒干嘛?

還不是想把女兒進獻給雍王或者簡王的?

但是這位所謂的顧爺是雍王還是簡王的人,沈花魁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所以,她的想法是,一不得罪這位顧爺,二不能得罪揚州城里的熟客。

畢竟,那些熟客,才是她立身安命之根本。

這也是她看出了顧敏女兒家的身份,再加上顧敏開口都是和她商議,態度和藹。

倘若換了是王府別的管事來,她哪里敢討價還價的。

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她還是懂的。

說穿了,她敢和顧敏這么說話,也是一眼看穿了顧敏是個面嫩的,是個做生意的雛鳥兒。

這些,顧敏自然是不知道的,她雖然名下有不少的生意。

可問題是,壓根沒有親自打理過。

都是她出個頭想個主意,交給素蘭等人去規劃,只問結果不問過程。

再加上,她自己提出的要求挺古怪的,所以,她覺得,能找著五個,也是可以的。

畢竟,她說要找五十個,也是這么一說。

真批發了五十個瘦馬去南洋,那就不能吊高來賣了。

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她還是懂的。

她總共向沈花魁提了幾個要求,第一,除了找三個二等的瘦馬要是雛兒之外,另個的三等,全部是要老手中的老手。

有些瘦馬雖然資色不行,不過,皮色不錯,再加上會侍候人,也是能引得挺多火山孝子的。

畢竟,各花入各眼嘛。

顧敏這點,還是挺明白的。

就拿李氏和年氏來說,顧敏就沒覺得李氏有多漂亮。

相反,真論顏色來說,李氏還不是武氏呢。

可是呢,偏偏入了四爺的眼。

到現在,也還是四福晉的眼中盯!

所以你說,姿色這東西吧,真說不準的。

因此,她就覺得在姿色上,要各種各樣的來一些,這樣,能滿足各方面的要求。

另外就是年紀要稍長些。

嚴格來說,真找十二十三這樣年紀的,她也感覺很有罪過的。

再者,十六十七八這樣的年紀,一方面,她們也在考慮轉型的方面。

在揚州,這個年紀的瘦馬,要么是找了恩客贖身,要么是看破紅塵,積極攢錢,想著成為下一個的沈花魁這樣。

或者是多攢些銀子,好將來防老。

另一方面,由于不是雛兒了,價格也會低些。

再者,她本來就是把這些人算是開荒牛的。

倘若這些人自己能混得好,自然是算能吃到頭口水的人。

可倘若混得不好,估計也和在揚州差不多。

所以,顧敏那時候是想著,倘若人家能提供五十個人,到時候,自己問問人家的意思。

愿意帶走,不愿意那就算。

這種事情,還是要人家愿意才好。

畢竟,要人家離鄉背井的,離開故土的,其實已經難為人家了。

有些事,還是早早攤開來講的好。

顧敏別了那沈花魁之后,便回了別院,一到別院,便聽說有拜帖,指明是求見顧二爺的。

顧敏一看,才知道,原來蘇州的江老板,金陵的袁老板來了揚州。

因此,便讓人去通知,讓二位倘若今天有空便來別院一遭。

理論上,這幾人應該都是在寧波府才對的,怎么會跑來揚州了?

雖然自己南下的時候有去信過各家,但也有說明,他們哪兒是不會去拜訪的。

只是和他們說,倘若有時間,那就在寧波府匯合。

大家互相好交流一下工作。

船期的話,年前是肯定要出發了的。

這樣,一來一回,剛好能錯過臺風期。

這年頭又沒現代的天氣預報,所以,大家都是慣著老路走的。

袁江二人倒是來得快,給顧敏請了安之后,便問起了顧敏在揚州停留的原因了。

顧敏倒是把她的意圖都說了遍,那就是奉上頭的命令,她南下做生意。

他們五人之中,除了曾老板和周老板猜出了顧敏的身份,另外三人,都只是有些懷疑罷了。

而這次顧敏說奉上頭的命令南下做生意,他們就覺得,和他們當初猜的有些不一樣了。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