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六一把將阿四摟在懷里,“別哭,別哭。若被人看見,又是一堆的麻煩。”說著,兩行熱淚順著阿六白皙的面頰滑了下來。
“阿二說,他把我們的孩子統統溺斃在恭桶里。”阿四從阿六的懷里掙脫出來,眼淚成串的往下掉,“我恨他,恨不能殺了他為我的孩子報仇。可我沒用,非但殺不了他,還得對他溫柔小意,不敢有半點不從。”
阿六與阿四相擁而泣,“漫說是你,就是我們十姐妹捆在一起都奈何不了他。別忘了,我們都是他教出來了。”
阿四偎進阿六頸窩,“我們的命為何這么苦。有時候我就想,要是我的父母知道我現在就如生活在地獄一般,他們不得心疼死么?”
阿六不記得父母是誰,家在何處。聽阿四一說,只覺得心里澀澀的酸。
阿四從阿六懷里掙脫出來,雙手捧著她的臉,柔聲道:“六兒,再有兩年你及笄了,他就要把你收用了。你、你還是跑吧,莫跟我似的,每一日都像是泡在苦水里。”
阿六慘然一笑,“跑?跑去哪兒呢?頂著這張臉,在哪活著,不都一樣?”
阿四嚶嚶哭著,含混不清的說:“有時候,我寧愿死了一了百了。好幾次把繩子懸到梁上,又不甘心。我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誰,究竟長什么樣兒,是像阿耶多些,還是像阿娘多些。”
這何嘗不是阿六的愿望。
“往后再不許尋死。你死了,一了百了,可憐我在這世上孤苦無依,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阿六抬手抿了抿阿四耳邊碎發,“趁孩子月份小,早早把他送走了吧,你說呢?”
“前次生產,傷了根本,原以為這輩子都不會再有了。沒想到……”阿四緊咬下唇,點了點頭,“讓他早早走了也好,死在我手里總比死在他手里干凈。”
“等陣我去尋銀婆,讓她配碗湯藥。”阿六嘆了口氣,又道:“咱們都得愛惜自己的身子,最好能活一百歲,跟他斗命長!”
阿四好像殘燭一般失了光亮的眸子登時有了神采,“對!跟他斗命長!”
八月節這天,城中熱鬧非常。
出了考場的學子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處,或飲酒賦詩,或高談闊論,未到晌午,茶舍酒樓都客滿了。
姜家二爺特特從封家班定制的花燈昨兒個悉數送來府上。大爺和二爺清早給姜老夫人請過安,便開始張羅著掛花燈。
姜家仆從無數,這等粗重功夫根本用不著他倆動手,可大爺和二爺都綁上袖子,親力親為。姜成姜云還有稱心也來幫忙。兩個大的帶著三個小的,園子里熱熱鬧鬧。
姜老夫人帶著小呂氏和于氏以及姜妧在游廊下觀望。
“誒?那盞仙音燭瞧著不錯。”姜老夫人抻長脖子,看了看,又說:“可惜吉祥如意燈就一盞,咱們是撈不著了。”
于氏點點頭,沒敢接話。
姜家二爺為定花燈使了好些銀錢,于氏唯恐姜老夫人知道了又生氣。
姜妧曉得其中關竅,故意岔開話頭,“祖母進屋坐著歇會兒吧,等天黑了燈都點上了才好看呢。”
姜老夫人以為她累了,伸手拽住姜妧,往松鶴院走,“好,好。聽福兒的。”
于氏松了口氣和小呂氏跟在姜老夫人身后,一同進到正堂。
幾人剛剛坐定,丁媼端來洗好的葡萄。一粒粒滾圓的葡萄跟瑪瑙珠似得,瑩潤透亮。
姜老夫人看的高興,吃的也高興。
待到華燈初上,姜老夫人帶著子孫們拜月。拜過之后,便在園里的秋水亭擺下席面,一大家子圍坐在一張桌上,飲酒吃蟹。
姜妧親手拆了蟹肉端到姜老夫人跟前,“祖母,吃蟹。”
姜老夫人樂得見牙不見眼,“還是福兒心疼人。”她將碟里的蟹肉分出一半給姜妧,“寒涼之物不能多用,咱倆分著吃。”
姜妧笑嘻嘻應了,與姜老夫人邊吃邊聊。
圓月這日就圖個團圓。姜老夫人望著兒孫們,頗為感慨的說道:“要是你祖父還活著就好了。他福薄,沒能看著你們長大成人。”
姜妧眼眶一酸,險些墜淚。她八歲時,姜老太爺駕鶴。
那會兒,她尚未重新開口講話。但心里明白。
姜老太爺過世之前,貌似有所感應,特意去到鎏華院,跟姜妧說了一下晌的話。無非是囑咐她下雨撐傘,天冷加衣之類。
至今,姜妧都能清楚的回憶起姜老太爺充滿希冀,卻又有些失望的眼神。他在等姜妧喚他一聲祖父。可惜姜妧終究沒能開的口。
彼時姜妧不懂,待她懂得了,就好似鈍刀子割她的心頭肉。
若說遺憾,這怕且是姜妧此生之最。
“祖父走時安詳平和,豈是福薄的呢。”
姜老夫人用帕子印印眼角,道:“也罷。死了,死了。他死了,一了百了,倒是我常常記掛他在那邊吃的飽不飽,穿的暖不暖。”
姜妧想再安慰,姜老夫人擺擺手,“不說這些了。你們該出去玩就出去玩,今兒個不關坊門,多晚回來都沒事。明兒個也不用早起請安,你們都踏踏實實的睡懶覺。”
姜老夫人發了話,大爺和二爺又陪她吃了幾杯酒,送她回松鶴院安歇,這才帶著小呂氏等人離府。
連翹多時不曾出來,上了車倆眼不錯珠兒的往外望。
不止通衢,坊里也掛著燈籠。
頑皮的小童手里擎著兔兒燈,你追我趕,歡聲笑語灑了滿地。
出了坊更是喧嚷。
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妙齡女郎打扮的光鮮亮麗,少年郎君英姿勃發。仿佛所有漂亮的人兒,紛紛匯聚到了通衢。
辛夷著一襲水色,端坐在雪白的高頭駿馬之上緩緩前行,一路上收獲了許多懷春少女投來的熱切的目光。
阿甲扁著嘴,“郎君,這鮸魚含肚小的去送就行了,您在咱自家的席棚里陪相公酬酢多好。”
通衢東面,正對賞韻樓的那一段路,皆是為朝臣搭建的席棚。
每年八月節,皇帝陛下與家人吃罷團圓飯,就會登樓賞景與民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