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離開
“人住哪里?”
九爺問道!
“就住在城東的街上!”
來喜忙回道,既然主子爺叫調查清楚,來喜自然是從里到外,從上到下,調查的清清楚楚的!
就差把人十八輩祖宗查出來了
“哦,爺去瞧瞧!”
四次都能落榜的人,還真叫九爺稀奇了!
這每次落榜的人不在少數,四次落榜的也不少。
九爺好奇的是,這許欒的名聲他是聽過的,人爺確實是個人才,至于為什么不能中榜,這其中的原由就有些令人費解了。
等九爺找到許欒的時候,人還在屋里看書,一副雙耳不聞窗外事的樣子。
“你是?”
對于突然找上門的九爺,許欒眼里閃過一抹驚訝。
畢竟他家窮的狗都不愿意來,更別說人了。
“這是皇上的九阿哥。”
九爺沒有開口,而介紹他的則是一起跟過來的來喜。
“小人不知是九阿哥,還請九阿哥受罪。”
許欒站起身來,走到九爺面前,抱拳微微躬身,態度不卑不亢。
“是本王唐突了。”
九爺也是一個愛惜人才的人,笑著點了點頭。
“不知九阿哥到小人這里來,可有何事?”
許欒站直了身子。
本想給九爺端上杯熱茶,可是想了想,自家貌似沒有茶葉這種奢侈的東西,因此只好作罷,將人帶到一旁的桌子邊坐下。
九爺自然也不是差他那一口茶,便也覺得無所謂。
坐下之后,便開口說道:
“本王聽聞,你學識淵博,便想請教一番。”
九爺自知自己不是讀書的那塊料,所以想要解決黃河決堤的事,還得多聽聽別人的意見。
朝廷那些官員只會借著水災機會,說是治理水患,但實際上就是貪污謀私。
因此,對于他們的紙上談兵,九爺都懶得去聽。
“請教不敢當,還請九阿哥直說便是了。”
許欒眉梢微微上揚,顯然是很樂意和九爺論事兒的。
“就黃河水患這件事,你覺得該怎么處理妥當?”
九爺也不轉彎抹角,大家都是聰明人,說話的時候沒必要兜兜繞繞。
對于九爺的提問,許欒一時并沒有回答。
而是皺眉沉思許久,這才說道:
“以如今的情形來看,徹底治好水患,那是不可能的。”
說到這個話題上之后,許欒的表情嚴肅了許多。
他是自小在這水邊長大的,深知問題所在。
徹底解決水患,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這事身為當地人都知道。因此,這才對九爺來治理水患并不抱什么希望。
“嗯,說說看。”
九爺挑眉,上一世,直到老四繼位,這黃河水患也沒治理好,所以九爺來這里,也不是一定要聽到一個治理方案。
“嗯······”
許欒皺眉沉吟了一聲,隨即小心的看了九爺一眼,瞧著九爺一臉的期待,許欒這才放下心來。
他確實曾經整理過水患的問題,只是因為他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秀才,因此,這事兒也就擱下了。
如今,見九爺提起,許欒心里又升起了一絲期待。
“首先,修筑堤防是面對水患的最有效方式。”
許欒本來不是一個多話之人,如今,同九爺說起這些事來到侃侃而談,話多得像是永遠也說不完似的。
“其次就是疏通河道,通過對黃河流域開通多條河道,實現對黃河的蓄水和泄水······”
許欒說到激動處,語氣都高昂不少。
九爺一邊聽著也一邊點點頭,但是直到許欒說到開通多條河道之時,九爺簇起了眉頭。
“你可知黃河流域涉及范圍極大,開通多條河道,那可是跨流域,跨地區,耗資巨大的持久性工程?”
九爺雖然覺得許欒這個提議很好,但是,卻不切合實際。
“嗯······其實朝廷可以動用民間力量,讓老百姓們參與起來,作為疏通河道主流,這樣一方面可以讓當地的群眾貢人力,物力,緩解朝廷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水患而造成的民間暴動等問題。”
許欒想了想說到。
他也只是提議,卻不想他這話剛說完之后,九爺頓時如醍醐灌頂,瞬間那根一直緊繃的弦,斷開了。
朝廷以前不是沒有人提出開通河道,但是因為耗費太多人力和物力,因此只能作廢。
如今,聽許欒如此一說,九爺覺得之前困擾的問題,如今已經不是問題了。
“呵呵,本王受教了!”
九爺真的是不得不佩服此人啊。
“不知你可愿意,來做這個水道總督!”
開通水道是個大工程,九爺不可能一直待在這里,因此他需要找一個熟知這里的情況,并且懂得治理之法的人來留在這里。
而眼前的許欒無疑是最合適不過的。
“我?”
許欒有一瞬間的詫異以及不可思議,眼里透露著興奮到的光芒。
但也只是一瞬間的,他只是一個秀才而已,那當得起水道總督。
“對于你方才說的那些,你可有信心?”
瞧著許欒眼里的由興奮到平淡,九爺微微挑起了眉頭。
“自然是有的!”
許欒既然敢說出來,那就是有幾分把握,方才的不自信,也只是因為四次落榜的原因。
“那就好!”
九爺說完就站起身來,他是不會看錯的,許欒是個人才,若是這般晾著,實在是可惜了。
“本王先走了,明日你便來衙門找本王。”
說完之后,九爺就帶著來喜離開了。
他這會的先去衙門,這給許欒一個水道總督的官,還得寫奏折送去江南。
九爺爺不含糊,先是說了許欒的提議,之后說了許欒的諸多好處,,然后再試向康熙爺舉薦許欒來當水道總督,治理黃河水患。
奏折是加急,因此到了第三天的時候,九爺就收到了康熙爺的圣旨。
一就是如九爺所愿,封許欒為水道總督。
二就是命九爺安排好這里的事之后,速來金陵。
既然圣旨以下,九爺自然不拖拉。三天的功夫,便將這里的一切事物交給了許欒。
孫巧兒也安排到了新宅子里住著。
而他自己則帶著十三爺和劉琛,離開開封府。
因為九爺傷勢還沒有好利索,只能做馬車,晃晃悠悠,八月底的時候到了金陵。
屆時九爺的身子已經全好了。
到了金陵,九爺還沒來得及歇兩天呢,康熙爺便下命,啟程回京。
昨天晚上困的睡著了,忘記定時發布了,今兒都補上晚一點還有四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