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大導演

第五十七章 雙方都很滿意

想要塞演員進組的導演,杰瑞見多了。

想要塞劇組工作人員進組的導演,他還真的是第一次見。

考慮到吳淵的國籍,他又瞬間理解了。

現在的華夏電影行業,在好來塢眼里,基本相當于貧瘠的荒漠。

雖然華語文藝片在歐洲確實挺大放異彩的,但是華夏國內的電影市場幾乎為0,一年的電影票房還沒北美一個月電影票房的零頭多。

市場差距幾乎達到了百倍左右!

這樣貧瘠的土壤,確實是培養不出像好萊塢一樣的電影工業體系,劇組的工作模式都是比較原始的。

別的不說,好萊塢一個商業大片劇組,光各種職位就有近百個,大概能分十多個小組,加起來500-600個劇組工作人員,各自分工明確。

而在國內,一個電影劇組工作人員也就二三十人,頂天了五六十人,而且很多好萊塢劇組常見的職位,國內都沒有人做。

比如藝術總監、槍械師、數字影像技師、器械師、維護工程師、預視覺化技術師等等……

而他們的大部分工作,都被“場務”籠統涵蓋了。

這也就導致華夏國內的劇組里,干場務的就像一塊磚,哪里有用就搬哪里。

這樣的做法說好聽點叫充滿人情味,說難聽點其實就是不專業。

吳淵想要借雞生蛋,用加勒比海盜這種成熟工業體系電影下的劇組,給自己培養劇組工作人員,倒是挺正常的行為。

杰瑞沉吟著,思考著。

要不要答應這個條件?

杰瑞倒是沒想過吳淵能夠通過這個手段,將好萊塢的電影工業學走,在華夏復刻。

開什么玩笑呢,一個成熟的電影體系,不是幾個專業劇組工作人員就能建立起來的。

吳淵最多也就能通過這個方法,給自己培養出一個接近好來塢體系的劇組而已。

似乎這不是什么難以答應的條件。

至少比要票房分賬什么好談多了。

“Daniel,你這個條件我可以答應,不過人數不能超過30人,而且他們在劇組的工資,你需要自己承擔。”杰瑞聳了聳肩,沒太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不是吧,幾個劇組工作人員的工資還要我出啊?”吳淵有些無語的說道。

“嘿,Daniel,我這是為了你好。”杰瑞直視著吳淵的眼睛,意味深長的說道:“這樣你才能和他們簽一個合理的長期雇傭合同,不是么?”

嗬,吳淵一愣神。

不愧是資本主義國家來的啊,精還是杰瑞精。

吳淵也確實不能白培養劇組工作人員,得簽點保障合同才行,這工資自己發確實更適合。

不過這事可以等之后再慢慢去安排。

臉上浮現出笑容,吳淵伸手與杰瑞相握:“那就先預祝我們合作愉快吧!”

吳淵初步同意了執導加勒比海盜的意向。

工具人導演就工具人吧,這部電影畢竟劇本本身就挺好的,就算他啥都不改動,那拍出來也是叫好叫座的商業片,不然不可能做五部。

雖然票房分成不可能談到,但八百萬美元也不是一筆小錢了。

最重要的是,他現在真的挺需要一個達到或者接近好來塢水平的劇組。

通過加勒比海盜3部曲的鍛煉,吳淵相信他能借用這個平臺,給自己培養出一個能上手商業大片的華夏劇組班子。

這樣,加勒比海盜3拍完之后,內地市場也差不多要起來了,有人有錢的他,就可以打造自己的華語商業大片了!

如此一想,于情于理,吳淵都很難給出一個拒絕的理由。

唯一可惜的就是要犧牲他的休息時間了。

原本,吳淵是打算拍完入殮師后休息一段時間的,現在又要接著拍加勒比海盜,看起來是沒閑下來的功夫了。

......

談好了意向后,杰瑞并沒有急著回美國,而是跟著吳淵一起去了鞍山。

白天的時候,他幾乎全程跟著劇組看吳淵導戲,在旁邊判斷吳淵的執導水平。

晚上的時候,他則和吳淵一起討論加勒比海盜這個大項目。

按照迪士尼的規劃,這部電影最晚在2002年的11月必須要開機的。

而在這之前,劇組必須做非常多的準備工作。

包括打造一比一實體的無畏號、黑珍珠號,以及多艘17世紀的海盜船,這些都要做實物,而不是用CG特效制作。

而且第一部的最終劇情點,也就是巴博薩藏匿財寶的洞穴,迪士尼也打算完全實拍,光是這個洞穴的搭建,就耗時又耗力。

這些事情雖然不需要吳淵親力親為,但是他作為導演,也是有建議權以及知情權的,杰瑞必須和他溝通。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演員挑選的問題。

劇本到位,投資到賬,劇組也在有條不紊的籌備,現在唯一缺的就是演員了。

在這方面杰瑞還是蠻重視吳淵看法的,他天天晚上拉著吳淵和兩位編劇一起開視頻會議,挑選適合的演員。

因為吳淵的重心大多還是放在了自己的入殮師上,再加上他覺得加勒比海盜原本的選角就挺好的,所以他并沒有給太多建議。

最終劇組也還是選擇了約翰尼·德普、奧蘭多·布魯姆、凱拉·奈特莉這三人組出演杰克、威爾和伊麗莎白。

第一部的大反派巴博薩也還是杰弗里·拉什飾演。

一切都和原本的軌跡沒什么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換了個華夏導演。

吳淵這次沒有打算改變加勒比海盜什么。

這部電影原本就足夠好了,劇本也不是他原創的,所以他完全把自己放在了工具人的定位上。

杰瑞對吳淵的這個態度也很滿意,他也不希望一個不了解17世紀加勒比海的華夏導演,在劇本和選角方面太指手畫腳,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其他專業的人來做就好。

相反,隨著在入殮師劇組觀察了半個月,杰瑞對吳淵的導演水平倒是非常滿意。

能不能拍大場面先不說,至少在這種聚焦于小場景的故事片領域,吳淵確實拍的非常好,畫面、構圖、色彩、拍攝技巧上都無可挑剔。

甚至吳淵嫻熟的執導水平,看起來根本不像是個剛入行兩年的新人導演。

杰瑞自然不知道吳淵在夢中干了20年相關工作,他只覺得自己找來的這個導演是真的天賦異稟,至少肯定能勝任加勒比海盜的拍攝工作!

對吳淵很滿意的杰瑞,在最終敲定好加勒比海盜的選角后,就放心的告別了吳淵,飛回了美國,開始全心全意的為這部電影做開機前的籌備工作。

而吳淵,也需要在搞定了入殮師之后,抽出時間根據分鏡圖,制作情節串連圖板,并和制作設計師及幾位編劇經常相互交換想法,完善這部電影的拍攝計劃。

之后在2002年的11月之前,帶著20多位“進修學員”,準時前往美國接手加勒比海盜的拍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