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大導演

第八十三章 這是沖鋒的號角

內容大而空洞,歷數英雄的八大罪狀!

英雄劇情提前披露:光“色“四射魅力無窮!

英雄于12月20日全國公映,章紫怡張蔓玉正面交鋒!

拍片過程很痛苦英雄是張蔓玉武俠封山之作!

英雄劇組抵魔都,張一謀:電影就應該注重形式

程曉東談英雄的武術設計:要讓老外慢慢明白

票房火爆,影院經理皆大贊英雄!內地需要更多英雄!

當吳淵回到洛杉磯加勒比海盜劇組的拍攝現場,拿出電腦隨手刷一刷國內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的訊息時,眼前見到的全都是關于英雄的相關報道。

為了宣傳這部電影,張衛平是真的下血本了。

這2000萬也確實花的值!

只不過在大眾輿論中,這種鋪天蓋地的宣傳炒作方式,并不能被他們接受,反而有些感到厭惡。

國內觀眾什么時候見過這種好來塢式的鋪天蓋地宣傳啊。

打開報紙是英雄,街邊海報是英雄,打開電視機,還在放英雄的宣傳片,網絡上更到處都是英雄的宣傳軟文。

這樣狂熱的炒作,讓很多國內觀眾都有些煩了,在網絡上或者記者采訪時,大肆表示不滿,覺得這樣的炒作過度了。

但一些影視業的圈內人士,卻對英雄這種病毒式營銷炒作,非常認可。

一手打造了康熙微服私訪記系列的影視大鱷鄧建國,就接受了記者的公開采訪。

“我非常愿意為我們自己人的大片捧場,英雄創造了奇跡,讓許多觀眾重新回歸影院,這是張一謀拍得最好的作品,也絕對是他炒作最成功的作品!”

“我很佩服他!”

“他以前拍了一些被人指責為暴露落后的電影,這回絕對可以以英雄里彰顯的民族精神與暗含的人文底蘊嚇倒好來塢。”

他還談到,“炒作其實就是正常的宣傳推廣,好來塢哪部片子不是在進行炒作,否則那里怎能成為電影帝國?”

“國產電影低迷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炒作不夠!”

不只是他,同樣在影視商業化這一塊頗有研究的馮曉剛,也難得沒有開炮,而是聲援支持起了一謀導演。

“英雄宣傳還遠遠不夠!”

“華夏電影早就應該大張旗鼓地宣傳了,英雄只是給我們開了個頭,接下來別的電影都應該這樣效仿。”

“一年要是有四、五部電影像英雄這樣炒作的話,內地電影早就走出低迷了!”

而且他對“炒作”這兩個字也非常不滿,“什么叫炒作?如果一熱鬧就被說成是炒作,那宣傳指的是什么?”

當被記者問到,英雄電影勢頭強勁,必定要打破由他保持的賀歲片票房紀錄,對此他怎么看的時候,馮導也是各種夸獎。

“我怎么看?”

“當然是高興啊!”

“高興就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我就看不慣‘氣人有、笑人無”的風氣,大家比著勁干,這樣才能越干越好。”

馮導沒有絲毫嫉妒的意思,反而巴不得英雄的票房再更高一些,喚醒更多觀眾進電影院,為接下來的國產電影打開市場!

還別說,馮導不當馮大炮的時候,說話還是挺好聽的。

只是大眾才不會站在行業角度看問題呢,你電影行業發展好不好關我啥事?

幾位行業大佬的發聲,并沒有讓英雄的輿論環境強多少。

雖然這部電影上映后票房就一直在節節攀升,但隨之而來的各種爭議,鬧劇也接連不斷,輿論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惡劣。

可以說從上映開始,這部電影的口碑就非常兩極分化,喜歡的是真喜歡,討厭的罵得也是真的狠。

一謀導演也不得不再站出來接受采訪,還是央視的采訪。

“我希望電影完成之后,通過這樣大規模的有步驟的宣傳,還有反盜版的行動、保護經濟權益以及推廣,獲得好的經濟回報。”

“像美國好來塢,他們有一套精確的計算,你是多大的電影、你的宣傳費是多少、你的規模是多大?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行業的規矩。”

“英雄是個大投入、大制作,又是群英會的,全都是大明星,所以它投入的宣傳費也許是以往我那小電影的10倍、20倍。”

“我們這次英雄的所謂大規模的宣傳,實際上跟人家外國的那種方法和渠道途徑比起來,我們還就是那幾招。”

既然都談到好來塢了,那記者當然不會忘記目前內地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在好來塢都站穩腳跟了的吳大導演。

無數記者都想要采訪吳淵,問問他對英雄電影的看法,對“英雄炒作說”的看法。

可惜,我們在好來塢已經站穩腳跟的吳導,參加完首映就立馬飛回好來塢拍電影去了,并不在國內。

內地的記者朋友們想要采訪到他,恐怕是有點難了。

但你要真問他怎么看?

那他只會說:“用互聯網看!”

英雄在國內引發的討論度簡直太爆炸了,甚至都上升到了社會議題的程度。

不管看沒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在對這部電影,這個現象,發表自己的看法。

互聯網上每天都充斥著各種討論英雄電影的帖子,支持者和反對者從線上罵戰到線下約戰,那叫一個熱鬧刺激。

吳淵哪怕遠在大洋彼岸,每天加勒比海盜拍攝收工后,都會上網逛一圈華夏互聯網,狠狠的吃一波瓜。

上一部引發如此熱烈討論的內地電影是哪一部?

不是李桉的臥虎藏龍,是1982年上映的那部少林寺!

英雄目前在內地引發的討論熱潮,絲毫不亞于當年平均票價只有一毛錢,但卻創下了1.6億驚人票房的少林寺!

雖然,論觀影人數,英雄肯定不能和少林寺比,但是時代進步了啊!

現在有互聯網,有發達的報紙媒體,電視新聞的推波助瀾,英雄想不被廣為人知都不行!

吳淵也在這段高頻率上網沖浪的時間中,找回了一點點記憶中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快樂。

真的是每天上網都能看到英雄的黑子和白子在撕逼,每天都能看到新的和英雄有關的新聞。

什么英雄電影拷貝失竊拉,女職員為了自證清白自殺拉,隔天女職員的遺書又被公開拉。

然后隔幾天新聞就變成了英雄發生“窩里斗”,都是金錢惹的禍,英雄盜版碟泄露...

原本一潭死水,幾乎沒有多少動作和動靜的內地電影行業,被英雄這條大鯰魚,攪合的那叫一個天翻地覆!

而當英雄票房破2億的消息公布后,“2億”這個數字,更是燙醒了無數忽視和不關注華夏電影行業的資本。

2003年的伊始,一部叫英雄的電影橫空出世,撥亂了無數人的心弦。

華夏電影行業,在經歷了十年的寒冬之后,終于迎來了沖鋒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