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大導演

第二百二十四章 誰的青春不迷茫

最新網址:wangshuge

第二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這部電影瞄準的是70后,講述的是70后那一代大學生們,在大學時的青春經歷。

如果這部電影放在華語青春片爆發的2012年之后,確實是有些不合時宜了,畢竟那個時候看青春片的都是80后這一代,他們的青春和70后的青春是不一樣的。

但放在現在,70后普遍才30歲上下,正是目前觀影的主力軍,那就真的很適合了。

李曉萍花了80萬,買了企鵝QQ的一次全用戶彈窗推薦,就是登陸QQ后會在右下角彈出一個小窗口的推薦位。

在當下,企鵝QQ雖然發展很蓬勃,但還沒有抓住盈利點,農場、牧場、搶車位等空間小游戲才剛開始發展。

這個彈窗推薦,就是企鵝最大的變現方式了。

即便如此,企鵝的這個推薦位也不太好賣,大多都被他們自家的門戶網站和游戲包了,很少有商會花錢買。

也就年紀輕輕,接觸互聯網比較多的李曉萍,敢于做這個現吃螃蟹的人,花了80萬為買了個電影宣傳位。

還別說,她這個大膽的選擇,確實給這部電影帶來了可觀的關注度。

雖然,網吧主力軍大多都是80后的年輕人,他們可能不是這部電影的受眾,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那個大學生都想往外跑,都想出國發展的年代。

他們在看到這個彈窗,順手點進去看了下電影預告片后,感興趣的確實不太多。

但誰說只有80后才用QQ這個社交軟件了?

經過幾年的發展,再加上國家大力推崇電腦進家,發展互聯網行業,現在家用電腦的普及率已經不低的。

而這些家用電腦,最大的使用群體就是70后,不管是用來辦公還是娛樂,他們都是深度電腦用戶。

當這些70后們和往常一樣,在公司或者家里登陸QQ后,第一時間就接收到了一個彈窗。

“每個人都有一段難以忘懷的校園時光,每個人的青春,都有一次為止奮不顧身的經歷。”

“后來,再也沒頂著大雨去見任何人。”

“,帶你回憶曾經那個懵懂卻熾烈的青春!”

下意識的,他們就點進了這個彈窗,一則電影預告片便映入了眼簾。

上來,便是一場磅礴大雨下的操場。

穿著一件90年代初特色的無袖白褂和短褲、人字拖的男主角,站在大雨中,任由雨水淋濕他的全身。

“非去留學不可嗎?”他眼神中有悲憤閃過,緊攥著雙拳,對著對面怒吼道:“外國有什么好的,哪怕拋棄一切都要去?”

在他對面,站著一個打著傘,穿著紅色碎花裙和水晶涼鞋的女孩。

女孩的眼角也閃爍著淚花,倔強的咬著嘴唇,“我只是去留學而已,等我三年可以嗎?”

簡單兩句對話,就將很多70后大叔們的心揪起來了。

特別是這些現在是公司中層的70后大叔,他們當年都是大學生,在大學的時候,大多數都經歷過是否要出國留學的掙扎。

他們自己,或者宿舍的好兄弟,都遇到過這種另一半要出國留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的情況。

他們有些緊張的看著屏幕,期待著接下來的對話,然而畫面卻突然切換到了一個陽光明媚的白天。

男主角騎著自行車,女孩側坐在后座抱著他的腰,倆人臉上都露著燦爛的笑容,在校園里穿行著。

是啊,在雨中鬧得那么難堪的情侶,曾經也是一對十分相愛的戀人啊。

在水房里的打鬧。

早餐等在樓下的溫馨早餐。

午后樹蔭下的情侶談心。

交際舞廳里穿著西裝裝大人,和女友的貼面擁舞。

傍晚在學校放映室里看免費電影時的面紅耳赤。

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手捧武俠或詩歌,床頭美女“蔓玉”“祖賢”相伴。

因為“第三者”出現而發生的爭吵,富二代與普通大學生之間讓人自卑的差距。

一幕幕似曾相識的畫面,勾起了無數70后大叔的回憶。

不算太長的預告片,最終又回到了開頭的那個場景。

站在雨中的女主角,倔強的看著男主角。

“你愿意等我三年嗎?”

“三年后,我會回來的。”

畫面就此定格,雨幕漸漸暗下,又再次亮起了一行字幕。

“你愿意嗎?”

“光影時代出品”

“李陽導演作品”

“主演:沈佳妮、王凱”

“11月5號,,找尋青春的答案!”

看著已經播放到盡頭的視頻,無數70后的大叔們,無力的向后一攤,靠在老板椅上,雙目無神。

腦海中,塵封已久的記憶閥門被打開,一幕幕校園時代的回憶在不斷閃回重播。

愿意等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但相同的是,他們心頭都升起了一股想看這部電影的欲望。

或許,用這部電影為自己那已經錯過了的青春,補上一個遲到了很久的結局,是個不錯的選擇。

70后現在都已經成為了社會中堅人群了,他們不像年輕人那么鬧騰,習慣于在互聯網上發表各種言亂,更多時候是內斂的。

的預告片發布后,并沒有像《你的名字》那樣,在網絡上引發了非常熱烈的討論。

但調研反響卻很好,播放量也蹭蹭的往上漲。

廈門,《那些年》選定的拍攝地點,某私立中學里,李陽正在指揮著劇組工作人員置景。

其實也沒啥置景的,《那些年》瞄準的是80后了,沒太多的時代特色,隨便找一所學校直接拍就行。

但李陽畢竟是新人導演,戰戰兢兢的運營劇組,每個細節他都不敢放過,得逐一親自檢查才放心。

就在他檢查主角團教室的時候,光影時代派遣給他的制片人興沖沖的走了進來。

“李導,你的預告片在網絡上發布后,才兩天時間,播放量就破五百萬了!”

“李總的宣傳點子確實好啊!”

“以前從來沒人想過用QQ的彈窗來宣傳電影!”

“QQ可是有上億用戶的,只要有十分之一的用戶會點開彈窗看我們的預告片,這就能覆蓋上千萬人了啊,比線下海報宣傳的效果好多了!”

一聽這個好消息,李陽也激動起來了,手都忍不住的顫抖。

“五百萬播放?!”

“這么多?!”

互聯網視頻行業才剛剛興起,像六間房等視頻網站上,播放量最高的視頻也就一兩百萬率而已,還沒到后世那樣動不動就幾千萬播放的程度。

憑借著QQ彈窗的覆蓋率,的預告片上來就成為了網絡播放量第一高的視頻!

什么,你說《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不好意思,因為凱戈導演的起訴,這個視頻已經被全網下架了,現在還在打官司呢.

李陽興奮的在教室內來回踱步,口中不斷的念叨著“五百萬播放”.

他對這部電影的期望非常大,壓力也非常大,現在預告片有了個開門紅的效果,也讓他心里松了一口氣,更敢暢享票房成績了。

“陳制片,你說我這部電影票房應該能有個兩千萬吧?”他語氣充滿了希翼的說道,雖然是詢問,但更像是在自問。

“肯定會有的。”李制片篤定的說道。

按照總共八百萬的投資來算,要獲得1600萬以上的票房才算是回本,2000萬的票房才算是小賺。

電影行業就是這樣的,你多投入一百萬,就要多收入250萬才算收支平衡。

所以300萬成本的《瘋狂的石頭》,票房2900萬就是票房黑馬,賺大錢了。

但500萬制作成本,300萬宣傳成本的,票房2000萬才算回本小賺而已。

也就是吳淵和李曉萍看好這部電影,才又追加了300萬的宣傳費用。

要是換程爾和李睿君的文藝片,他倆可舍不得再砸宣傳費,越砸越虧。

“還有一周就上映了啊。”李陽眼中閃爍著期待的神色,腦海里回想起了吳淵當年《彗星來的那一夜》出道就獎項票房雙豐收的美妙開局。

要是他也能這樣就好了!

11月2號,《那些年》劇組全員在廈門集合碰面,舉行了開機儀式。

有“吳淵親自編寫劇本”的名頭,再加上劉一菲主演,這部電影的開機儀式,也吸引了很多的媒體記者到來。

他們當然主要火力都集中在了女主角劉一菲身上。

“一菲,作為國內票房第二的女演員,你為什么會答應接《那些年》這部電影?”

“再次和同學朱亞紋一起演戲,而且還是演男女主角,你的感受如何?”

“從出道開始,你演的每一部電影都和光影時代有關,外界傳聞是吳導在背后力捧你,對此你怎么看?”

“從和吳導合作,到變成和李導合作,你感覺差別在哪里,會不會對自己的表演有影響?”

面對如此多記者爭先恐后的提問,有采訪牛逼癥的劉一菲一點都不虛,心直口快的就回答道:

“還能因為什么,因為劇本好唄。”

“能和亞紋一起演戲我很開心啊,他的戲很好的,吳導也經常夸贊。”

“他們認為吳導捧我就認為唄,我又沒辦法控制別人的腦子怎么想。”

“不管是吳導還是李導,都是很厲害的導演,反正都比我強,對我的演技當然是會有好的影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