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大導演

第二百四十九章 迅速降溫的“大片熱”,被看衰的二吳

最新網址:wangshuge

第二百四十九章迅速降溫的“大片熱”,被看衰的二吳第二百四十九章迅速降溫的“大片熱”,被看衰的二吳

這一天,吳淵和林偉聊了很多。

他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了解到了電影院這個行業的各種內幕,以及發展方法,裂變模式。

聊得越多,他也越明白了,不是專業人士玩不轉電影院這個行業。

電影院線雖然不算密集勞動業,但和文娛產業這種幾十個員工就能貢獻數億產值的行業相比,還是很“密集”了。

如果按照林偉的規劃,到了2015年,光影時代院線下轄180家左右的影院加影城。

其中除了影城都會是直營,影院的話只有三分之一會是直營,剩下的三分之二主要都會以加盟商為主。

做加盟有好有壞。

好處是在裂變階段,開放加盟的話品牌方能夠以少量的錢,獲得大量的加盟店,擴大自身品牌影響力。

在大家都在搶占市場的時候,誰的店多,肯定誰更容易被大眾記住和選擇,占據的市場也更大。

但壞處就是,加盟店注定了水準會參差不齊,哪怕品牌方派遣專業人士把控整個開業環節,培訓員工,但終究加盟店的自主權利更大,開業運營一段時間后,什么糟心事都能搞得出來。

很多敗壞品牌口碑的事情,八成都是加盟店搞出來的。

可這點壞處是可以克服的!

現在正在全國進行高速擴張的院線品牌,不管是萬達還是金逸又或者大地、時代等等,也都是走的直營和加盟并重路線。

時間不等人,賺錢機會也不等人。

現在是百年難得一遇的院線藍海,基本上開一家電影院半年時間就能回本,然后就躺著賺錢了。

你不趕緊擴張,找加盟商盡快開影院占據市場,那市場就被其他品牌給搶走了。

現在一年全國能有200家新電影院開張,每新開一家,那就少一家市場。

光影時代如果堅持只直營的話,哪有那么多人力物力和精力去全國到處開店啊?

招加盟商就不一樣了,只需要派遣一個三五人組成的團隊,和加盟商實地考察選址,做開業指導,提供設備購買的支持,培訓員工,對接影院資源,一家店就能開起來了。

而且合作的加盟商一般都是當地地頭蛇,人力物力資源都很容易搞定,遠比開直營店面臨的困難低多了。

林偉就打算在一線城市主要搞直營店,到二線城市就直營和加盟兩條腿走路,三線地級市干脆全都開放加盟,不做直營店了。

如此一來總公司這邊的精力能節省很多,更多的精力都能放在擴大品牌形象和影響力的影城項目上。

不太懂怎么搞院線品牌的吳淵,當然是秉持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態度。

在看到計劃書條理清楚,頭頭是道的情況下,大手一揮,全力支持林偉的工作,除了給錢外,基本完全放權,任由他來折騰。

AMC出身的影院高管都不放心的話,他還能對誰放心?

很快,在吳淵全力支持下,林偉又在光影時代所在的辦公大樓租了一層辦公樓,光影時代院線傳媒掛牌成立,招兵買馬準備開始大干一場。

有了這位專業人士加盟,吳淵的院線計劃也算是正式駛入快車道了。

吳淵的注意力也能從這方面,重新轉移到他的專業領域上。

張國榕的《好家伙、壞家伙、怪家伙》已經順利在內地大規模上映了。

上映當天,加上之前預售的票房,日票房達到了1200萬!

更重要的是,上映當天看完電影后的影迷,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并不算差。

雖然西部片可能對內地影迷來說有些陌生,但沒關系,一部電影的好壞從來都不是根據風格來判斷的。

充滿笑料,同時又帶有狂野奔放氣息,詼諧中透著俠氣的三位馬匪帶來的故事,還是蠻能讓內地觀眾接受的。

從開場的火車大劫案,到一路上針對這伙日本軍官的各種陰謀詭計,三人內部的勾心斗角,每個劇情都很有趣。

雖然不至于說是什么經典電影,但大部分看完電影的影迷還是認為值回票價了。

這樣就足夠了!

在口碑沒有崩塌下滑的情況下,《好家伙、壞家伙、怪家伙》上映第二天,票房強勢增長,日票房破1500萬,兩日票房相加,就拿下了周票房冠軍寶座。

中影的韓董和光影時代的關系多好啊,安排的檔期非常合適。

8月13號上映的《不能說的秘密》,經過一周的放映,這種愛情片的票房潛力基本已經到頭了,3000萬的累計票房,以周捷倫的票房號召力來說,已經不算差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會在韓國非常受歡迎,甚至成為韓國人眼中的經典愛情片之一

也不知道韓國的影迷為什么會這么喜歡這部電影。

靠著兩岸三地再加上韓國的票房,這部電影最終能獲得7500萬左右的票房,也難怪至此之后,周捷倫就更加堅定了要走演員這條路了。

首度擔任導演并自導自演的處女作都這么賺錢了,那后續再拍不得起飛了?

這不叫有天賦叫什么?

對于周捷倫的這條影視不歸路,吳淵是沒興趣多關注的。

只要《不能說的秘密》不會影響到《好家伙、壞家伙、怪家伙》的票房就行。

接下來的幾天,《好家伙、壞家伙、怪家伙》的票房依舊漲勢喜人,平均日增票房1500萬,上映七天累計票房破億,讓無數內地電影制片公司都跌破了眼鏡。

不是吧,光影時代怎么又做了一部破億票房的電影啊?

怎么光影時代的電影票房破億就和喝水一樣簡單?

吳淵自己的電影票房破億就算了,畢竟是國際大導,內地票房過億對他來說都算是成績很一般。

可從演員轉行做導演的張國榕,怎么票房也過億了,成為“億元票房俱樂部”的一員了?

不知道多少導演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唯一值得讓他們慶幸的是,就算內地票房過億了,但《好家伙、壞家伙、怪家伙》也沒回本。

這部電影的投資八千萬呢,總票房至少要2億人民幣,才算是回本小賺了,沒到2個億,那就是虧錢!

只是大多數內地電影人都不知道,《好家伙、壞家伙、怪家伙》可不止有國內市場,吳淵瞄準的一直都是韓國市場!

說來也可憐,目前國內票房過億的內地電影,如果只看內地票房的話,只有《天下無賊》和《你的名字》賺了。

剩下的其他“大片”,全都是指望的海外票房才回了本,包括《畫皮》也是這樣。

這也難怪馮曉剛會被當做內地商業電影之王了。

(吳淵是國際級別的,向來被內地電影人當成好來塢大導,默認不和其他國內導演對比,不然根本沒得比。)

也難怪華藝會抓著馮曉剛不放,把他當寶了。

這是唯一一個拍商業大片,光靠國內市場就能回本的內地導演啊!

現在張國榕也再次證明了,拍五千萬以上投資的商業大片,單靠國內市場是真的很難回本!

實在是《無極》《墨攻》《夜宴》等幾部投資過億的大片連翻血虧的下場太過可怖了,讓人觸目驚心啊。

對于過去幾年一味追求“大場面”“大片”“大特效”的這股風氣,大家也紛紛開始自省,是否過于盲目了一些。

像《瘋狂的石頭》《誰的青春不迷茫》這種小成本搏大收益的電影,似乎才符合當下內地電影市場的發展。

火熱的“大片”市場,在這幾盆涼水澆下之后,迅速開始降溫了。

內地電影公司的投資腳步都謹慎了起來,打算多嘗試拍一些小成本的喜劇片、愛情片,不再盲目的想要搞大片了,這玩意不是一般人能碰的。

港臺的,內地的導演都試了一圈,也只有張一謀做到了幾部大片都沒虧本,吳淵做到了《畫皮》亞洲大賣。

馮曉剛的《夜宴》也血虧了,1.2億成本收回9000萬票房,就算能賣幾百萬美元的海外發行權,也還是虧。

很多人對明年將要上映的《赤壁》和《地心引力》都幸災樂禍了起來。

這兩部電影可都是號稱投資過3億的,一個3.5億成本,一個3億成本!

就算兩位導演都是混過好來塢的,想要指望這兩部電影亞洲甚至全球賣到10億人民幣以上的票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著看倆人的笑話呢,尤其是吳淵!

成功惹人眼紅啊!

就連韓董,在今年幾部大片的票房都備受打擊后,心里也有些忐忑起來,檢討自己全力推動華語大片的行為,是不是太不穩妥了。

他連著給吳淵打了好幾個電話,話里話外就是在詢問吳淵對《地心引力》有沒有信心,這部電影能不能創造大賣的票房。

要是《地心引力》和《赤壁》也都虧本了,那他的華語大片計劃可以說算是徹底完蛋了,估計接下來幾年內地都不會有公司敢做投資過億的大片,只敢做點小成本電影了。

對此,吳淵有些哭笑不得,只能反過來安慰韓董,他對《地心引力》是充滿信心的,相信這部電影會取得一個讓所有人震驚的票房。

吳淵是真不在乎業內那些電影人們最近的各種唱衰言論。

吳白鴿的《赤壁》分成上下兩部做,都沒虧本,他吳淵憑什么會虧?

國內導演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他做不到!

比起關心這些,擔心離著上映還早的《地心引力》票房,吳淵現在更關心另一件事。

劉一菲的20歲生日,要到了!

20歲,這可是一個很重要,且很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去年沒時間給劉一菲過生日,今年他可得好好補上!

(本章完)